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完本感言  (第1/2页)
    重生之似水流年扬帆起航完本感言结束了…    齐磊的青春之旅,到这里画上了句号。    终于可以没有负担地聊聊天了。    对于故事,现在回想,也许我可以让它更好,我真的可以让它更完美。    可惜,没有如果。    我们都不是齐磊,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所以,人生未完待续,让我们尽量让它更好吧!    流年开书是没有大纲的,突发奇想,脑海中只有一张旧课桌,一个在阳光里炫目的女孩,就随笔写了一个开头发给编辑。    记得那天正和媳妇在超市,编辑回话说不错,照这个趋势万订没问题,于是决定写。    这里得感谢我的编辑青舟,没他这句话上哪挣钱去……    其实我想说,流年开书是很草率的,因为没有具体的大纲,高中篇之前都是照着老苍年轻时干的,看的,听的那些荒唐事来写,写的也是我对那個年代的记忆。    所以有很多结构上的瑕疵,也没有考虑年轻读者的感受,但是很有生活,这也是前半部分很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同样是因为没有大纲,到高二合校剧情之后,老苍其实写的就有点吃力了,巨量更新让老苍没有时间再回忆更多青春剧情,而且我发现,纯校园青春剧情书也写不长。    很多人感觉没看够,其实那是错觉,一味地重复学校里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一遍不错,第二遍很爽,第三遍就开始乏味了。而这个时候加大商业剧情是没用的,商业大家看多了,写不出来花用它当流年的看点就是找死。    当时老苍有三个选择:    第一,大学篇重复高中的基调,最多换一换冲突结构,可还是逃不开老师、学生、成绩这些主要元素,必然被诟病,开始摆烂。    第二,干脆点,两百万字左右完本,成为一本纯校园怀旧。    第三,在重复第三遍之前,找到新的关注点,说白了就是换故事的核心看点,这无疑是冒险。    结果你们看到了,后来就有了洞察模型和传播学的加入。    说实话,这是不符合写作规律的,因为前面几乎没有铺垫,只是前期老苍凭直觉留了一个钩子,写齐磊要上北广,打算为中后期的大学生活做一个预热。但完全没想过把侧重点放在传播学上,算是唯一的一点点铺垫。    其实洞察模型,老苍就完全是在赌,赌新看点有书友买单,对传播学感兴趣。    当时的想法就是看反响,如果好那就成了,如果大伙不喜欢看,那就只有一个洞察模型,后面回归校园,然后用收购畅想做为高潮点完本。    对于这个冒险的决定,有利有弊吧!    好的是,真抓住了一部分老读者,也引来了一大批新读者。    不好的是,一批只想看青春校园的朋友注定要失望,后来逐渐弃书。    不过好在一进一出没有影响成绩。    直到完本,流年两万多均订,追读也有8000左右,而且还是老苍一天四千的情况下。已经很满意了,现在的qd日更四千根本活不了,大家都卷。    最后,老苍想说...    没尽兴。    不管是齐磊的青春,校园里的阳光,教室里的吵闹,还是传播学的科普,都没写尽兴。    可是流年已经这样了,我不能再狗尾续貂,死皮赖脸地继续编下去,况且身体情况也不允许了。    所以,虽然之前说过打死不再写都市,但那都是一时气话,可能以后会再写一本都市,把这个遗憾补上。    但不是下一本,等老苍好好想一想,沉淀沉淀,要更有生活一些。    其实现在完本身体是主要原因。    尽管老苍没有像大宋、熬汤那时那么一个劲的卖惨,也没有长时间断更,可实际情况是比那个时候严重得多得多。    就拿右边一条胳膊来说吧,手指的关节一直是肿的,腱鞘炎也从来没有好过,这是这一年多敲坏了两个键盘的成果。手腕不能吃力,肘关节也肿了,而且不能伸直。肩周炎带着大臂肌rou,肩膀,后背,锁骨,脖子大筋一起痛,整宿的疼。    大伙儿知道打齿的齿轮转起来啥感觉吗?现在老苍的右肩活动起来就是那样,咔嚓咔嚓响,离我一米能听见那种。    而这还仅仅是一条胳膊,另一条强点有限,还有腰椎颈椎。    说心里话,诸如肠胃这种内里的毛病老苍都能忍,拉个肚子便个血,这不好受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