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气_第十四章 山雨欲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2/2页)

的无限欣慰,轻轻点了点头后,慢慢悠悠地转过身去。

    下一刻,此方天地的万千真气混乱逃窜,像是一位被人掐住脖颈的少年,挣脱之后的大口呼吸,又好似被人随手拘禁的林间小鹿,第一次逃出樊笼时的嘶鸣。

    极为不易!

    并非在街上的众多老祖皆是这般不对付,无非是郑家一脉与叶家一脉本就有世仇在先。

    对于小辈们来说,多些摩擦和争斗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对于两位先前出手的老祖来说,在没有一击必中的前提下,是不会下了要打生打死的念头的,不敢也不能。

    即便是刚才的叶家家主唤出了本命法宝,也依旧只会是闹出些动静的小打小闹。

    当然,这等无伤大雅的摩擦,对于他们这类修道百年的“老妖怪”来说是一个意思,对于小镇另外一批人来说又是换了个意思。

    不然的话,那位早就无欲无求,唯一惦念自家孙女的老人,也就不会出手制止!

    两位出手即试探的老祖宗,不过都旨在试探对方的境界修为,以及向周围作壁上观,隔岸观火的众多老祖们流露出一个不经意间的消息。

    修为未退,气血未衰,尚能食饭!

    一层象征了仙人玄之又玄的“璞玉浑金”门槛,是困扰了这群人中但并不包括远处裘衣老人的拦路虎,以至于修道百年来仍旧难以迈出那一步。

    那一步至关重要,甚至称之为修士极尽升华的登天一步,也是丝毫不为过!

    碍于远处裘衣老人的威慑,长眉老祖有些收敛,不去管那正对他冷眼旁观的叶家老祖叶胤,反而是选择拉过脸,将目光扫向了右侧的银发老妪。

    扯了扯沙哑嗓子的长眉老人,目光炯炯,同裘衣老人共视一处。

    “师妹,你说这次是真的还是假的?”

    老人目不转睛,好似稀松平常的随口一问。

    银发老妪肃穆神色,深吸一口气,用下巴指了指立在远处的裘衣老人,一字一句认真回答道,

    “他.在了......你要的答案不就有了?”

    银发老妪口中的他,是那位早就突破仙人门槛,跨越登仙龙门,铸就璞玉rou身的裘衣老人,更是在学塾里那位已无生志的读书人没来之前,最名正言顺的主事人!

    ————

    江畔迎着春风,逐渐起了波澜,泛了涟漪。

    不远处,有一座学塾,独自感受着昏沉。

    在学塾的窗边,由一位先生支起门户,并摆上一副品相极佳的棋盘。

    水晶棋枰,白玉黑玛瑙,各为黑白子。

    透过窗户,可以见到对弈的双方,一位是小镇学塾的吴先生,另一位则是福禄街曹家的小姐曹学儒,又或者说,那是一位远古女修士的今世身。

    靠西边的白衣女子,一双杏目流转,望穿秋水一般盯了棋盘良久,随即纤指微移,啪的一声,轻声道,

    “吴明阳,你当真决意如此?可曾想过在暗处盯了许久的那群人,会作何感想?又会作何谋划?”

    东侧同样身着白色儒袍的中年儒士,以手抚掌,轻轻笑着,一袭儒袍雪白无暇,竟然穿出世间所有豪门公子都难有的芳华。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随后,吴先生眉目舒展,眼放流光,直视水晶棋盘。

    黑子玛瑙棋幽光璀璨,细细执于先生如玉指尖,却远不及他眼神幽深难测。

    “吴明阳在这,先行谢过曹姑娘了”

    并未得到正面回复的曹学儒,轻捻指尖白玉玛瑙棋,悬停在半空中,久久不曾落子,

    “不过一轮仿月,本就比不得天外天上高挂的真月。更何况那个少年,我倒也不排斥,如此,已经是很好了”

    身着素雪白衣的曹学儒,微微向前探了探头,神色怪异地玩笑道。

    “反倒是你,真的心甘情愿舍了这身连我都艳羡的修为,在这座小镇里散尽一身道行与气运?话先说好,如果你真的散道,我肯定是放不下身段去争取你的气运的,倒不如你现在就将一身文运输给我?”

    吴先生仍旧正襟危坐,

    “像个人了”

    这仿佛如骂人爹娘毁人祖坟的一句脏话,在学塾吴先生口中,又仿佛理应如此一般。

    更何况,明明是受了侮辱般的曹学儒,反倒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白玉黑玛瑙,一子接一子,对弈双方,你来我往数个回合。

    棋盘之外唯有沉寂音,棋盘之上仅有落子声。

    镇门外的马蹄声,践踏掉这份静谧。

    “来了.......”

    曹学儒正要落子一处“围城”时,稍稍一顿,继而畅通无阻。

    “嗯”,吴先生好似根本没听到一般,自顾自地落子流畅。

    “吴明阳,我没开玩笑”

    曹学儒忽然间抬起头,神色真挚。

    好像被吓了一跳的吴明阳,惊愕了一瞬,旋即连连摆手道,

    “不了不了,姑娘也许不知,我儒家一脉的文运传承,并非一送一收的简单往复......”

    “这你就不用管了,暂且不提我今世身的名讳压胜之事,即便是没有‘学儒’二字,我也是有秘法去炼化你这一身文运。”

    说到这里,这位身份来历都是极远极难考证的远古女修,神色傲然地看着那个在自己眼中颇有些“冥顽不化”的读书人,仿佛又置身于千万个光阴前,自己独尊一洲山水的年代。

    少女一语落下,如重物掷地,久久无言。

    窗门吱呀声里,

    有一缕春风穿堂而过,送起那位读书人雪袖翻飞。

    “就怕姑娘,吞不下这份文运”

    恍然间,在曹学儒眼中,前一刻还端坐蒲团之上的死板读书人,眼下竟然起了座,满身文运环绕,欢呼雀跃有如久逢干旱后遇雨!

    曹学儒一双杏目睁得圆滚,这一刻,简直就如同千万年前,自己面对那位手执戒尺背负书笈的儒家初代圣人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