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_第四十九章休养生息,投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休养生息,投资发展 (第2/2页)

地百姓,怎便不顾忌治下百姓?休养生息一年,上百万户家庭,新生婴儿或高达百万。使百姓和悦,民间无为休养,精心照料百万婴儿。亦足以充实我诸夏人口。”

    最后审配总结道:“君侯,需知欲速则不达!”

    一项项政令,一份份数据,充斥在张瑞面前。冰冷的数字,代替了一切的个人情感。连一直以来的认知也败给了数据下的真相。

    张瑞这一刻有些茫然无所适从,甚至有些弄不清奋斗的意义。

    怎么现在自己什么不做,休养生息,反倒更有利于诸夏壮大。

    一直以来,张瑞都以为结束乱世才是最根本、最快速保存诸夏元气的事情。

    今天却被所有人告知,你什么都不用做,诸夏就在缓慢恢复元气。

    内阁阁辅裴潜博学多识,说道:“黄老家主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君侯,休养生息,并非彻底无为。乃是为了厚积薄发,更稳健的统一山河。”

    无为而无不为,这么矛盾的话,也只有诸夏苗裔才能理解其中道理。

    张瑞沉思了良久,下定决心说道:“明年凉州战事结束,孤尽量不发起新的战事。右将军府治下将着力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整训新军。”

    “君侯远见万里。”民部中郎司马芝立即拱手称赞,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份策文,说道:“此乃民部早已前规划之休养生息方案。”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是指尽量减少打扰百姓,同时合乎规律之事亦应积极引导。民部因此节省军事度支,将财富投资于生产,以期增加民富。官府将投入重资引导,百姓勤劳垦殖,生育幼子,皆奖以钱谷rou帛。”

    随着张瑞同意签署策文,右将军府滚滚战车,终于稍微放缓了速度。

    正式开始减少军事征战,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投资发展。

    政令颁布以后,张瑞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连续不断的征战了四年。府兵一路从太原打到河东,又从河东打到关中。踏过了关中八百里广袤秦川,奔袭过凉州长河落日。

    曾在潼关下血流成河,染红太华。也曾在北疆狂飙突进,十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片刻不歇,彻底碾碎鲜卑。

    南下过荆襄水网密集的南阳战场,也钻进过巴蜀十万大山,在深山密林里浴血厮杀,清剿胡虏。

    这一切,仅想想张瑞就觉得疲惫、劳累,更何况府兵亲身参与其中,长年累月征战不休。

    恐怕府兵们也是心中疲倦,不知何时能休息。

    魏文帝曹丕登基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

    贾诩极力劝阻,反对征战,提倡休养生息,回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

    如今张瑞有些能理解贾诩建言的苦心了。

    一张一弛,松弛有度,才是建功王道。

    每天都关注于凉州战事、益州战事、北疆战事、冀州战事,张瑞其实也有些厌烦。

    虽说右将军府开始逐渐休养生息,但各项工程却并未立即停止。

    这是因为在凉州俘获了大量的胡虏,被遣送至关中,逐渐接替诸夏百姓铺路造桥,兴修水利。

    被送至关中的都是胡虏中青壮劳力,高强度工作,效率比往日还高。

    唯一的缺点是,这些正值壮年的劳力,并不温顺。

    在永济渠左冯翊段,有上万胡虏在十一月中旬掀起了叛乱。

    叛乱很快被血腥镇压,刚刚组建的左武卫大军,出动了三千精锐甲士,一千甲骑具装,两千精锐游骑,在广袤的平原上将上万胡虏血洗殆尽。

    叛乱之所以这么快被平定,最关键在于叛乱是无根之木,完全无法扩大。

    居住在左冯翊的诸夏百姓,对胡虏的痛苦没有任何共鸣,束手旁观胡虏拿着竹竿、穿着麻衣,冲向了远方甲光曜日的精锐大军。

    这次叛乱,深刻的向右将军府治下所有官员百姓都展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诸夏自己内部不发生混乱,其他敌寇,无论怎么跳脱,都会被诸夏碾为尘埃。

    在胡虏青壮叛乱失败被屠杀的同时,远在凉州的老弱也没有躲开屠刀。学不会诸夏语言文字的胡虏尽皆被处死,死难者多是胡虏老人,这导致胡虏的风俗传统几乎被人为消灭断绝。年幼的少年近没有父母,上没有宗祖,对胡虏风俗没有任何记忆与认知,只能在屯田营中听从教化官员的指导,按照诸夏习俗自幼垦田种植。

    随后官府“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开始对能够使用诸夏语言的百姓编户齐民。chapter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