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静极思动 聚龙之地 (第2/3页)
了哟。” 这关怀的语气,韩长盛听得感动。 不过自己走上修行路,找媳妇儿,不知道是多久以后的事去了。 不好意思拂了老人的意,赶紧转移话题。 “奶奶,我给你买了些东西。” 顺着韩长盛指的方向,老人才看到在墙角码放的一堆东西,有半人高,这东西可不少。 “来就来来嘛,带什么东西,也不晓得还有几年好活,你来看看我,奶奶已经很满足了,怕是没人想到,我这个年纪了,还能凭白得了个乖孙子,唉······” 老人很明显是还想说着什么,只是突然间想到什么,声音有些哽咽,低头扒了两口饭,好像不大愿意继续说了。 长盛本就在专心的听着老人说话,看到老人可能是想起了半生孤苦,赶紧说道:“那说明我福气好,要遇到奶奶。狗蛋这次就没得吃了,下次遇到他我要显摆显摆,奶奶吃这个。” 长盛给老人夹了个徐记烤鸭。 说起狗蛋,老人来了兴致,看向长盛的眼里满是慈祥。 “你还说他,是你没口福,他要去从军的时候在我这路过,那时候我给他摘了好大一包柿子,他一个都没分给你?” 也许是想起狗蛋那虎头虎脑的样子,老人也心情好了起来。 长盛愣住,倒不是在意那些吃的,只是啥时候,狗蛋都变坏了?有好吃的不跟自己分享?哼哼,下次遇见的时候叫二林收拾下他,自己是大哥,不可能出手的。 “这大地方的人,做东西就是好吃,怕是要不少钱吧?” 老人有些贪嘴地看着盘子里的烤鸭,又有些舍不得吃。 长盛囫囵不清的说两句,老人也没听明白,扒拉两口饭,他才说:“下次我来的时候给奶奶多买点。” “不要多买了,买来吃不完,放坏了可惜。” “那我一样买些,少买点。” “滑头得很,那随你。” 这春夏青黄不接,用来过肚子的青菜汤,今天很好喝。 吃了饭开始拆礼物,老人看得连连叹气,柴米油盐都买了一些,没买太多,够老人用一阵子了,只是那些比较好的衣物,老人直摇头。 “这衣服穿着会不会身上痒痒?穿出门去,他们向我借钱我咋办?” “哈哈,奶奶,这些你在家里穿,这些可以穿着下地干活。” “哎哟,可惜了可惜了,可惜了啊!” “这个也是麻布做的,你老人家不说我小气就好。” 长盛一边折好贵衣服放在一边,一边又拿出些麻布衫,只看起来成色款式好一些,出们的话,邻居们最多就觉得老人穿得好那么一点点,倒也不那么引人注意。 “放着放着,煮杯茶给你吃,我们这自己炒的茶,别的地方你吃不到,滋味好得很。” 韩长盛立马来了兴致,院长说京城那些高雅人士,可喜欢品茗饮酒,诗词歌画,样样不落下,京城自己是迟早要去的,看看这茶有啥说头。 由于木棉寨在河谷地区,午后的天气特别热,水汽蒸腾,虫鸟收声。 长盛和老人在门口喝茶纳凉,心里十分宁静,隐隐有些困意,远远传来山腰上那布谷鸟的叫声。 老人喝了口茶,似小声自语道:“你要是迟个把月来,那蜜桃就可以吃了,等你下午走,奶奶这次都不知道送你啥东西好了。” 山村山货,香个嘴可以,吃不饱肚子,能吃饱肚子的,老人也无能为力,今天收了一堆东西,老人既开心,也有些不能礼尚往来的自在。 两人聊天中,老人自是知道了长盛如今生活富足安定,也是满心欣然。 “那我就下月再来,奶奶,这茶有点苦,下回我来我给你带点雪山脚下的毛尖,喝起来是香的,郡城卖的茶都比不上它。” 老人微微一笑,皱纹都很好看。 “你再等小半柱香,再试试这茶好坏。好茶还要好水来泡,在老伴儿坟山前面有一股山泉,那个水泡茶才是真的好喝,才过世那几年,我还去提水煮茶,后来就提不动了,爬高下低,今年庄稼收了,明年就不做那块地了······” 老人几十年的光阴都花在田地里,话匣子一打开,哪块地虫害厉害,哪块地种什么庄稼收成好,如数家珍。 听得长盛都想扛着锄头去地里了。 心里哑然,自己不过才日子好过点,飘起来了。 一老一小拉着家常,不知不觉中打发着河谷酷热的午后。 “哦,对了!老伴儿那坟山旁有一块青竹林,这几天下雨,正是笋子生发的好时候,等下午你走的时候,带点回去,你娘亲肯定喜欢的。不和你说了,我先去给你抠一兜竹笋回来,收拾干净些,你好带着走。” 老人边说着,已经起身找了一把小锄头,要上挂着一个种麦子的小麦兜,就准备要出发了。 “奶奶,我和你去,你等我把这半碗茶喝完!” “好嘛,知道这茶不一般啦?” 他早就吃出这茶不一般了,一开始入喉苦涩难捱,但是只要忍住一开始的两口苦涩感,后面接续喝茶,满嘴甘甜,萦萦绕绕,回味无穷。 农忙的时节,酷暑过后的下午时光很宝贵,下午还有活计,老人现在就去,不耽误下午下地。 一口喝了茶,接过麦兜和锄头,老人背着双手悠哉悠哉,在前面领路,看到沿路的庄稼地,就评论一番。 快要接近目的地,长盛看着旱田地头被挖塌的土坎,有些奇怪。 “奶奶,这谁家的地啊,挖成这样,不泡田了吗?” “这黄老四家的田,不用泡田了,山上塌方,冲断了引水渠。这田坎是镇上黄家老爷子过世,开路过去的,开了钱,主人家乐意,哪怕把这路挖了,他们也没意见呢。” “这些人有钱不劳作,回来也不把路恢复一下。” 前路的老人停下脚步,四处张望了下。 压着声音道:“盛儿,你说怪不怪,镇上黄家的死人棺材在这抬进去的,这进去的路就是往我们地头就没路了,去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