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全民称呼赵老师 (第1/2页)
,外科艺术家 刚看完任务链。 赵培儒脑海里又想起新的提示。 【人气检测功能,发现您在直播、媒体上受到大量关注,微博粉丝量因医疗事业而粉丝值上升到15万,计算奖励中……】 【奖励计算完毕,奖励发放:金色预演卡1张。】 赵培儒大喜! 这奖励,给力啊! “好久没来金色预演卡了!” 还怪想念的! 一张金色预演卡,几乎等于一条人命! 赵培儒太爱这张卡了。 这下,他手里有两张金色预演卡了,底气更足了! …… 四院,教培中心。 今天,正好三驾马车,陶江涛院长、卫元飞教授、杜青宁教授全都在,人比较齐。 结束了一天的授课后,众人难得的,聚在一起聊天。 陶江涛笑着感慨道:“赵主任现在的名气,是真大啊!前几天我去洛省开会,洛省那些人,全都在和我聊赵主任!” “现在,要是说不认识赵主任,出了省和同行们聊天,都没共同话题了!” 众人都哈哈大笑。 这话虽然略有夸张,但最近,赵培儒这三个字,确实是热点话题。 姜教授也笑道:“老冯、舒教授,别看咱三个,在省内能称个领军人物,能叫个三驾马车,可去了外省,领军级人物多着呢,咱几个,根本不够看的。还是赵主任的名头更能拿得出手。“ 冯教授、舒云教授都是点点头。 “赵主任现在的名气,确实是早就超越咱几个了。” 卫元飞教授笑道:“看看医务人员学习app就知道了,里面有十几万人,一齐叫赵老师,这种阵仗,这种场面,有几个人能拥有?” “有几个人不羡慕?” “咱都要甘拜下风啊!‘ 他这话一说,众人都暗暗点头。 十几万人一齐叫赵老师,这种待遇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全江南省,所有学科的顶尖人物全加起来,也没有! 杜青宁教授也笑道:“确实,赵主任如今的学术名气、在肝胆领域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号召力也很强!” …… 四院,行政楼。 “咱四院的教培中心,这才刚刚成立不足一个月。” “师资力量已经相当雄厚,名气也已经扩散到外省,影响力之大,关注人数之多……” “发展速度,远超咱的想象!” 众院领导们脸上,全都是满足的笑意。 “这要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啊!” 这是四院从未设想过的辉煌。 “还是多亏了赵主任,一个月前,选择让他当这个教培中心一把手,真是太明智的决定了!” 大院长宋校文道:“现在一切就绪,只欠东风了。“ “咱还欠着赵主任,一个好的教培中心驻地。” 现在的教培中心,是临时设立在新外科楼一层和二层的报告大厅和会议室里。 这对赵培儒的讲课比较方便,但对于多批次的小规模学习,进修是个问题,教培中心的很多日常工作,无法进入正轨。 众人都点头。 王副院长道:“旧外科楼的改造装修,已经进入尾声了。整栋楼全部翻新了一遍,也是按照省里顶尖的标准来设计装修的。到时候,咱把整栋楼,都交给赵主任去安排。” 众人现在对赵培儒,信任度已经高到了巅峰。 什么都愿意放手给他。 …… 赵培儒接到了省医学会的电话。 叫他过去开个会。 刚到医学会大门口,就碰到了不少同行。 “赵老师也过来办事啊?” “赵老师好!” 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医生同僚们,都对赵培儒改了称呼。 叫成了赵老师。 估计,都是看过医务人员学习app,看过赵培儒的直播授课,见到十几万人都称呼赵老师,他们也跟着改称呼了。 赵培儒笑着和众人打过招呼后,进入省医学会。 副会长卢广轩的办公室内。 “赵主任,快请坐!” 卢广轩笑着把赵培儒迎了进来。 旁边,先一步而来的杜青宁教授,也和赵培儒打招呼。 副会长卢广轩:“我接到个消息。” “自从你们网络授课直播之后,现在东南五省,甚至一些其他省份,都开始对保胆思路,有了全新的认识,打算跟进保胆方向。” “甚至,动作比较快的洛省,已经在筹备成立一个‘保胆研究专项计划’。这是想奋起直追,甚至弯道超车,超过咱江南省。“ “现在,全国在研究你那台保胆术式的专家,一夜之间不知道多出来多少。” 卢广轩说完这些,杜青宁狠狠的吃了一惊! 震惊于这次“保胆主张“的扩散速度之快,影响之迅速!! 好像一夜之间,医学界对“保胆”思路,就重视起来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 之前保胆没能被大规模推广,最大的原因是“三大难题”,现在“三大难题”已经被赵培儒用“胆囊颈成形术“和”胆囊盲袢腹壁固定术“两项技术给解决。 可以说,保胆道路上的拦路巨石已经消失。 等于是赵培儒为胆囊业界,重新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 各省医学界,自然是都不想在起跑线上落后,都摩拳擦掌的想要进来,在这条新赛道上,做出点成绩。 即便是做不出大的成绩,至少也要先布局,先发展着。 卢广轩道: “省里的意思是,既然咱江南省好不容易抢了个先发优势,就别把这个优势给浪费掉。“ “所以,省里想率先把‘保胆研究专项计划’给设立起来,由赵培儒主任担任计划项目的组长,杜教授担任副组长,以你俩为核心,拉起一支队伍。“ “项目资金,以及队伍人才的协调工作,省里都会倾尽全力的配合。” 卢广轩笑道:“葛会长的原话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对你们这个计划项目给予最大的支持力度!省里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产出关于‘保胆方向’的思路、技术、知识,你们既然有这个底子,就争取持续保持领先。“ 听完这番话,杜青宁的呼吸都急促了! 他太激动了! 现在,不仅是医生们,乃至医学界重视起了“保胆”,连省里官方,都如此高度重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要在保胆这个方向上,趟出一条路来了! 这是他前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