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 20小时的超长手术 (第2/2页)
好各种管道等等……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都决定着整台手术能否成功! 而他们,可没有赵培儒那种高超的cao作,能否拿下来,都是一个问号。 整个项目组中,透露着一种紧张,严肃,郑重的压抑气氛。 终于,到了手术时间。 四院信息科的人,准时开启了直播。 手术室内,所有人也做好准备。 “病人情况如何?” “目前平稳,可以开始手术。” “呼!” 手术台旁,准备上手术台的姜教授、舒云教授、冯教授等人,都深吸了口气。 观摩室里,四院的众人,以及项目组剩下的专家们,也都瞪大眼睛,心里发颤,准备见证这一刻。 …… 与此同时。 信息科的小张,在直播间下方,打下了一段注解说明。 “本次手术直播,因为要同时开展供体和受体两边手术,所以不再进行教学讲解。“ 观看直播的众人,非常理解。 这台手术太难,光是专心手术,已经不得了了,还同步讲解? 另外,整个手术室内,到时的气氛估计会非常紧张,一旦有人说话,肯定会影响另一边的手术。 赵培儒也是不想打扰到舒云教授、冯教授他们的cao作。这才没有打算“实时讲解”。 信息科小张,又打上了第二段注解说明。 “本次手术直播,预计整台手术需要18-25小时左右,请各位自己分配好休息时间。” 众人一惊!要这么长时间? 这差不多就是一天一夜了啊!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光一个肝移植手术,短则八九个小时,长则十二三个小时。这次是更难,更复杂,工作量也更大的整体器官簇移植,20个小时能完成,已经不错了! 作为观众的他们,还可以中途去休息,睡一觉,再过来看直播。 可作为手术室里的赵培儒等人,不仅要全程保持清醒,更是得保持高强度,高烈度的专注状态,这些都会赵培儒非常消耗精力。 可以说,这样一台手术做下来,恐怕无论是谁,都得少活一个月。对自身的消耗,太大了。 尤其,几位主刀的岁数,还都不小了。 赵培儒、姜启明、冯正源、舒云等人,都是五十多岁,接近六十岁的样子。对这些人来说,坚持20个小时左右的高强度手术,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刻,信息科的小张,又打上了第三段主界说明。 “本次手术的病人资料如下,病人曾经有肝移植病史……“ 关于病人的资料,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 “什么?” “病人已经有过一次肝移植史了?” 众人全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相比于之前的手术时间过长,这次的信息,更加让人震惊、意外! “这难度……直接翻倍增长啊!” “竟然敢在第一次实例手术时,就选择这么高难度的病人,这赵培儒主任……要么是疯了,要么是对自己的实力,太有信心了。” “或者是……” 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很多人的脑中。 “或者是,赵培儒明知道这次的手术,大概率会失败。” “所以,干脆就找了这么一个情况严峻危重的病人,那么手术如果真的失败了,也算是一个借口。” 苏省,周禾平的几个核心弟子,也惊呼一声。 “老师,这赵培儒,怎么会选择这么危重的病人?” “这不是给他自己增加难度吗?” “863项目这么重要的计划,肯定得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进。这一上来,就拿如此重的病人练手?” “这赵培儒,是疯了吗?” 周禾平冷笑一声。 “不,他没疯,反而,他很聪明。” “他何尝不知道,这一次的首例实例手术,失败的概率很大。” “何况还是这种危及到多个脏器,体弱不耐的病人。“ “所以,他故意找了一个高度危重病人,给他待会的失败,找寻借口。” 几个核心弟子,恍然大悟! 周禾平眉头微皱,声音略显沉重道:“这赵培儒,太聪明了,他这次的手术,虽然会失败……” “但他肯定也会在这台手术中,展现出一些初步的成绩出来。” “这样,就能给上面以信心。” “难怪,他这次要直播。” “这不是在直播给我们看,这是在直播给上面的领导看啊。” 周禾平是彻底明白赵培儒的“打算”了。 展现一点小成绩,同时也给手术失败找到了借口。 周禾平脸色凝重:“江南省出了这个赵培儒,对我们来说,确实有些棘手了。” 这样的人,有点实力,还有点心机。 如今的江南省,在赵培儒的运作下,已经能从他们手里,把863计划项目都抢走了。 以后说不定,还会从他们手里抢走更多的项目、经费、政策倾斜等等资源。 …… 五省联席组委会。 众领导也有些吃惊,他们在之前同意直播时,可没想到病人病情会这么重。 幸好,这次是内部直播,而且各省名额有限,还签了保密协议。 即便是有负面影响,也不会扩大。 众领导们神色凝重:“这次的手术,相当于是赵培儒最近一个月工作汇报。“ “就看他带领的专项项目组,在这一个来月,做出来多少成绩了。” 一位组委会副主任道:“咱目前考虑的,都是赵培儒会失败。” “可万一,他能成功呢?” 聂主任接过话头,笑道:“万一他要是成功了,那就是奇迹了!” “那咱今晚,得好好庆祝庆祝了!“ …… 众多正在观看直播的各省高层和顶尖专家,都神色凝重的盯着直播间。 都想看看赵培儒,会怎么应对这场“旷日持久”,并且“难度加倍”的手术。 手术室外面。 三名家属,急得来回的走。 走累了,想做一下。可刚一坐下,就坐不住了,又站起来。 想刷会儿手机,好分散一下注意力。 可眼睛在屏幕上,心思却在手术室里面。 揪心,难受,担忧!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刚才推进手术室前的那一面,会是他们这辈子,和母亲的最后一面。 “母亲,加油!” “医生一定,一定会治好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