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 赵老师的逆向思维 (第2/2页)
“改良过彭舒院士的大佬”的认可,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就像是被老师表扬的学生一样。 只是,接下来一句,赵培儒就让所有人都一楞。 “只是前半部分的顺蠕动,为何不用逆蠕动的方式?” 逆蠕动?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做这种结肠手术,从来都是用的顺蠕动,这逆蠕动是个什么思路? 没人注意到,人群当中,三院的那位年轻医生苏友梁,眼眸中却是一亮,目光灼灼的看向赵培儒。 难道这位大佬,也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自己想的那个方法,似乎……真是可行的? 在此之前,苏友梁是非常不自信的,虽然想出了逆蠕动的思路,但也只是个初具雏形的初步想法而已,距离真正的能实施、成熟、完善的方案,还差得很远呢。 他甚至都不敢确定,自己这想法能否扛过第一轮的议论。 连他自己,都不敢坚持这种思路就是正确的。 可现在,从赵培儒嘴里吐出“逆蠕动”这三个字,他瞬间就获得了巨大的肯定! 他这种思路,或许真是可行的! 赵培儒继续道:“大家构思的结肠全次切除顺蠕动方法,已经比结肠部分切除术、保留结肠的直盲肠端侧吻合术、结肠全切除术……要比这些治疗方案,都要优秀了。” 赵培儒先夸了众人一句,随后道: “但逆蠕动的术式,会导致病人腹泻严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点,我相信在坐的结肠领域专家,都深有体会。” 众人情不自禁的点头。 这种术式,已经是从众多术式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术式,可依然治疗效果不理想。 难道,赵培儒口中的“逆蠕动”,能更好的解决病人问题? 此刻,三院的年轻医生苏友梁,眼眸中的火苗已经越来越亮。 赵培儒所说的,何尝不正是他想过的问题? 他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中,有一种“志同道合”、”被认同“的感觉! 唯一可惜的是,人家赵培儒,是能和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齐名、共事的大人物,是大佬级别的人物,自己只是个连编制都没解决的合同工小医生,这种被认同感,只能深深埋在心里。 赵培儒:“我考虑的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相比于顺蠕动,会保留盲肠、末段回肠。” “这两个部分,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电解质、胆盐、维生素。” “同时,保留的回盲瓣,可以让回肠内容物快速流入盲肠,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 “另外,盲直肠吻合位置的改变,还能让消化食物运行方向,与盲肠、升结肠的如东方向相反,延缓食物的运行速度,增加其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 一番分析下来,众人都有些傻眼。 先不论这术式的正确性。 单单说从赵培儒口中,说出的那些消化道的特殊部位的作用,就无比正确。 这位赵培儒,真的只是一位肝胆胰专家? 而不是一位消化道领域的医生? 众人甚至有种错觉,仿佛赵培儒对结直肠消化功能的理解,比他们还要深刻许多! 因为知道功能,和会巧妙的利用其功能,是两个境界。 就像是上高中时期的数学公式,知道这个公式是一回事,但能在复杂的难题中,会巧妙的利用其解体,又是另一回事。 此时,市中心医院的消化科主任,举手迟疑道: “赵院长,您说要保留盲肠、末端回肠、回盲瓣,还有部分升结肠……” “保留这些,确实对病人更为友好。但……“ “怎么才能保留下来啊?“ 赵培儒:“这就涉及到逆蠕动的切除思路了。”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突然看向了三院的年轻医生苏友梁。 “苏医生,你对这逆蠕动有什么想法,可以提一提。” 苏友梁心里倏然一惊! 自己刚才那点表情,全落在赵院长的眼中了? 同时,他也惊喜,兴奋起来! 这是赵培儒在给了他一个展示、表现的机会啊! 他本身人轻言微,贸然说出“逆蠕动”来,别人可能都不会重视。而赵培儒,给了他一个万众瞩目的机会。 三院的消化科主任,也疑惑的看向自家这个年轻小医生。 他不知道,鼎鼎大名的赵培儒院长,怎么会突然点中自家这个年轻医生。 苏友梁有些战战兢兢的站起来,仔细捋了一遍思路,这才道:“我理解的逆蠕动,和‘游离结肠、离断直肠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吻合结直肠”的思路不同。“ “而是‘先游离盲部,切除其余结肠,最后盲直肠吻合。” “cao作上,大致和顺蠕动反过来。因为cao作流程的反向,需要额外切除的回盲瓣、末端回肠就可以保留下来。”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理解。” 苏友梁说完,脸色有些发红和羞涩。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多的长辈、老师、大佬们面前开口。 这里坐着的,可是全市结肠领域的专家们啊! 他说完后,众人的目光,却是有齐刷刷的落到赵培儒身上。 也有些人,陷入沉思中。 赵培儒笑道:“说的不错,逆蠕动的大致思路,你已经理解透彻了。” 他也有几分欣赏的看向这个年轻人。 这逆蠕动的思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复杂困难的思路,就只是一种“逆向思维”而已。 而在京都、海市的许多大医院,这种逆蠕动的思路已经逐步尝试,开始在临床上运用了。 得到了赵培儒肯定的年轻医生苏友梁,心情激动万分! 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也感激无比。 “我还有几点要补充。” 赵培儒开口道:“逆蠕动的大致思路,就如三院的苏医生所说,只是在术中,还要注意保留回结肠动脉,以及保留盲肠和部分升结肠,这可以起到类似储袋的功能,对食物排泄有缓冲作用……” 赵培儒就像是打补丁,把刚才苏友梁的一个初步雏形想法,逐渐完善、丰满起来。 这些话,听在众人耳中,就犹如徐徐展开了一条全新的结肠手术道路。 而在苏友梁耳中,更像是晨钟敲响,瞬间让他浑浊的思路清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