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9章 高水平、高效率 (第1/1页)
外科艺术家正文卷第469章高水平、高效率手术开始。 患者全麻状态下,赵培儒先从脐部进腹腔镜。 随着腹腔镜的逐步探入,石卫萍低呼一声:“看到结肠肿瘤了,位于乙状结肠,无腹腔转移,和影像学预估位置一致。” “好。”赵培儒道:“小陈,在左腹下3厘米纵行切口,进结肠镜。进镜后,换我来cao作场景,小石,到时用腹腔镜来配合我。” 石卫萍连连点头。 结肠镜进入肠腔后,换赵培儒cao作结肠镜,陈彤运则紧盯着监视器。 “现在,用腹腔镜的拉、顶动作,来配合我深入进镜。” 赵培儒一声令下,石卫萍cao作着手中的腹腔镜,配合起来。 这些cao作,他们在术前的模拟中已经进行过多次,尤其是水平较高,比较优秀的石卫萍,更是完全抓住了这一步双镜配合的精髓。 在腹腔镜的配合下,赵培儒的结肠镜如鱼得水,很快便做完了狭窄段的检查。 “息rou很小,直接在结肠镜下切除。”赵培儒道:“小陈,用电凝钳切除,圈套器备好,随时更换境内器具。” 而石卫萍,则用腹腔镜辅助,充当赵培儒的第三只眼睛,配合监视着结肠镜的切除cao作。 这时,双镜的“双视角”优势,便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两个角度的视角,就仿佛拥有了一双“3d透视眼”,切除肿瘤时任何一条边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个人,也配合的如同一人。 上面,观摩室的小组成员们,看的认真而入迷。 “咱和陈姐、石姐她们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啊。” “怪不得公认石姐陈姐比较优秀呢,光这一手cao作腹腔镜、结肠镜,就比咱们优秀太多了,和赵组长配合的也非常好。” 小组中,有人忽然道:“不,只是看起来配合好而已。” “你们看赵院长的动作,分明是在故意降低自己的cao作节奏,来配合石姐、陈姐他们。与其说是两名助手在配合主刀,倒不如说是主刀在配合两名助手。” 众人仔细一看,还真是。 石卫萍、陈彤运的水平高,但赵培儒的水平比她俩更高。 此时,石卫萍、陈彤运两人,对这点更是深有体会,她俩在cao作中,往往发现这一步动作自己还没做好,赵培儒却已经在下一步动作那里在等着她们了。 两人内心也满是羞愧。 在别处,都是助手配合主刀。可到了她们这里,却反过来了,主刀还得分神来配合她们。 说到底,是她们的技术水平,和运镜的熟练度,和赵培儒的差距太大了。 好在,这种让她们羞愧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双镜的配合下,肿瘤被快速而轻松的切除下来。 这台手术,仅仅花费了70分钟,就全部结束。 “这做的……太漂亮了!”石卫萍心里无比激动,不论是肿瘤切除的创面,还是运镜的巧妙,以及术野部分的缝合,都极其优秀,甚至透着一股子艺术般优美的意境。 比这更漂亮的,是术后数据。 双镜技术的优势加持下,这台手术的数据,极其华丽!谷靿 “这比之前第四课题组的预计目标,高太多了!” 她们第十二组,是在第四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双镜技术课题组”。 换而言之,原本廖院士的目标,是只要能超过第四组的预定目标即可。而现在,他们新十二组的成果,已经超过了第四组的目标太多太多。 如果把第四课题组的目标,类比为数值4,满分为10分的话,她们十二组的成果,就已经高达9分! 石卫萍此刻,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个成果,肯定会让廖院士惊喜的! 赵组长实在是太厉害了!帮项目组优化了这么牛的一门技术,而且里面的几乎所有大的卡点,全是赵培儒解决的! 观摩室中,所有人也都激动不已,互相都击掌、庆祝、鼓舞! 他们之前被从各组中抽调出来,组建新的课题组时,本以为,自己又得被迫重头开始,从头再来了。 毕竟他们所在的原课题组,已经走了不少课题进度,眼看距离做出成果,已然不远。而一旦加入新的课题组,便意味着进度要重新归零,不知何时才能做出成果。 谁都没想到,新课题组的组长,竟然如此给力,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先后完成了理论阶段、模拟手术阶段和首例实例阶段,最终,直接拿出了最终成果! 在其他所有课题组,都还一点成果都没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 第十二组实例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整支大团队的所有课题组耳中。 “厉害呀!实例手术都成功了!” “咱这些前面的十一支课题小组,成立最早,结果比不上一个最后一支成立的小组。” 众多小组长,都摇头苦笑:“和人家比起来,咱就和在磨洋工一样。” “这位赵组长的实力和效率,确实值得佩服。” 众人对赵培儒的观感,再次上升一个台阶。这位获得“四个一批”国家基金项目的人物,果然实力水平很高。 …… 廖庆仪的办公室中,赵培儒做着汇报和交接工作。 他的“双镜技术”课题任务已经完成,也是时候离开这个大团队了。 “赵院长,你这次来,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廖庆仪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原本他请赵培儒来,是为了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问题,可赵培儒却帮他额外的完成了一项课题优化,让他拿到了额外的评分。 相当于在“基础题”之外,赵培儒又帮他完成了一项“额外附加题”。 “赵院长,这是一份保密协议。” 廖庆仪拿出一份文件,请赵培儒签署。 毕竟赵培儒是要先一步离开团队,协议要求,在整个大团队项目的成果公开之前,赵培儒不能将在团队里的所见所闻传出去。 这都是应有之意,所有提前离开团队的人,都要签署这样的协议,赵培儒刷刷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廖庆仪笑道:“等到时候,项目成果公布时,会有你的名字,和双镜技术出现,到时,肯定会让整个结肠领域的医生感到惊喜的。”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