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 计算机不会说谎 (第1/1页)
外科艺术家正文卷第484章计算机不会说谎“谢院长。” 赵培儒看向谢东树院士,脸色认真道:“待会建立低压气腹后,游离切除工作会变得和平时不一样,你要跟紧我的动作。” 这游离切除工作,是三个阶段部分中,最简单的一部分。 赵培儒这是在提醒谢东树,让他在最简单的阶段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知道,吴老这台手术事关重大,不容有任何闪失,况且……”他眼眸中,闪过一抹久违的兴奋之色,那是在遇到挑战时,才会透露出来的情绪:“这种长时间的低压力气腹,我还真没尝试过。” 能给这位“老将”以新鲜感的,现在已经很少了。 赵培儒的这种低压力气腹,低容错率,高精度cao作的方式,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年轻时的感觉。 “好。”赵培儒看谢东树状态不错,心里也一定。 这台手术,不仅是他自己得零失误,他旁边的这三位老院士助手,也不能有任何一点失误。 在金色预演卡的虚拟空间中,赵培儒有系统辅助,不需要助手,可回到现实世界,这三位老院士助手,可就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了。 手术开始,建立低压气腹后,赵培儒娴熟的确定cao作孔,开刀、进镜,用细丝带结扎肿瘤两端肠管。 这些cao作,他已经在虚拟的吴佩敏上做过二十遍,非常熟练。 谢东树院士也稳稳的配合着。 “不愧是院士。这搭配着,确实舒服。”赵培儒想要做什么,只要给谢东树院士一个眼神,对方就能懂。 就像是汽车踩油门,别的助手,能在赵培儒让踩油门时,踩下油门踏板,就算是配合的不错了。但老院士能把油门踏板的深浅度,都踩出赵培儒想要的程度来,这就让赵培儒非常舒服。 而上面观摩室的众人,则直接愣住了。 “怎么是用腹腔镜技术?不是开刀开腹?” 他们的思路,还一直停留在开刀开腹上面:“这腹腔镜技术,能做到彻底清除癌变病灶吗?” 旁边的组长道:“昨天赵院长做过的几次模拟手术,最终肿瘤切除率,都达到了100%,残留率0%。这是模拟计算机的扫描结果。“ 众人瞳孔顿时一缩! 模拟计算机的扫描结果,这可比现实手术中,还要精确! 现实手术中,如果技术不高明,或是没把所有病灶都找出来,或是病灶已经扩散开,是无法做到残留率为零的,这也是很多癌症患者过几年又会复发的原因。 可在计算机模拟中,有残留就是有残留,计算机是不会说谎的。 “赵院长好牛,这么严重的结肠癌,只用腹腔镜技术,真能做到零残留?!” “是啊,真想知道到底怎么做到的!” 众人更好奇了。 每个人眼眸中,都透露出兴奋的求知欲。 腹腔镜技术是发展趋势,但现在这个阶段,能用腹腔镜技术,切除如此复杂的结肠癌,还能做到零残留的…… 全国,还没有人能做到! 众人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赵培儒的这台手术,会史无前例的,将腹腔镜根除结肠癌技术彻底发扬光大! 会给全国的结肠癌领域医生“打个样”!会告诉所有人,腹腔镜技术是如何彻底淘汰开刀开腹技术,如何把开刀开腹手术的最后一块阵地也拿下的。 …… 手术台上,赵培儒和谢东树院士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 打开结肠侧腹膜,电凝止血,游离结肠空肠,结扎结肠血管,清除淋巴脂肪组织…… 廖庆仪院士,目光一直紧紧的盯着手术台上的cao作。 当时间进行到16分钟时,就仿佛是提前排练过的一样,他快走几步走上手术台,谢东树院士则顺势将手中的控制臂,交到他手中。 换了助手后,赵培儒在腹壁侧做三厘米切口,用无菌塑料袋,保护好切口,这一步是为了防止待会癌变组织被牵拉出来时,沾染到切口。 切除相应肠管后,赵培儒开始钳夹肿瘤。 当金属钳夹,触碰到不规则肿瘤的那一刻。 所有人的呼吸,在这一刻全都凝滞。 终于,如根须般盘根错节的肿瘤,被赵培儒和廖庆仪院士,轻轻的拉扯到体外。 “嘶!” 当众人看到那奇形怪状的,狰狞的肿瘤,显露出来时,都是头皮发麻! “这种奇形怪状的肿瘤形状,真是外科医生的大敌啊。” “是啊,即便是在开刀开腹外科手术中,这种肿瘤也是高难度cao作了,这腹腔镜手术能取出来,简直是奇迹了!”众人都感慨万分。 廖庆仪院士等人,看到肿瘤被顺利取出来时,也都在心中松了口气。 模拟是模拟。这现实实际中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肿瘤取出后,廖庆仪院士顺势下了手术台,换秦明辉院士继续完成吻合工作。 重新吻合肠管后,从切口处,重新将肠管纳入病人腹腔。 一切步骤,如模拟手术中那样。只是,赵培儒的助手,从电脑系统,变成了三位老院士。 “建立低压气腹,10毫米汞柱。”赵培儒道。 秦明辉立即cao作,让赵培儒可以在低压气腹中,使用腹腔镜在腔内缝合系膜。 上面观摩的众人,第二次听到了这“低压气腹”,终于引起了重视。 “你们发现没,赵院长的所有cao作,都是在低压气腹中完成。” “应该就是这低压气腹,才让这台手术变得安全了。” 众人终于都明白过来:“病人是高龄患者,身体内器官、组织都衰竭老化的很厉害,如果用常规的气腹,虽说是方便了我们术者的cao作,但对这种体弱不耐的病人,却是一种高压紧绷的危险状态。” “我们之前的危险性评估判断,都是基于常规高压气腹的,所得出的评估结果,自然都是手术危险性高。” 众人都明白这台手术的关键,就在于低压气腹了。 但,他们即便明白了,能学会么? 恐怕很难。 这种低压气腹,对术者的素质要求是极高的,需要有很丰富的开刀开腹经验,对腹部解剖学理解极为深刻,cao刀水平技术也要高。这两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