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2章:青龙的第二次提醒 (第1/1页)
近年来,由于盗墓小说的兴起,很多人熟知了一个词‘龙脉’。 而几乎没人知道,在憋宝这一支其实也有类似于风水堪舆这样相看地形的手艺。 不过,虽然我们和倒斗的都是深山老林里活动,可是,相看地形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们是利用风水堪舆之术,寻找前辈风水先生相看的龙脉和风水宝地。 而我们却不同,我们相看的是天地造化产生的灵宝地势。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他们找的就是先人留下的宝藏,而我们找的则是前辈没拿的宝藏。 而倒斗一门讲的是寻龙点xue,所以,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里,只有龙脉一说。 相对于倒斗一门,憋宝牵羊一门这方面的讲究就多了,什么龙行之地,卧虎之地… 而这蛇陨之地,便是其中一说。 提到这些,就牵扯到了上古神话,还记得当时冯叔在山洞里传授我本事的时候,总会参杂一些山海经的内容。 那时他就提到过“蛇陨之地”,据他说蛇陨之地就是上古的怪兽化蛇陨落的地方。 化蛇是‘山海经’里记述的一种怪物,相传在春秋时期还有人见过这种怪物。 ‘蛇陨之地’以化蛇之尸为形,多尸虫,毒瘴遍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化蛇陨落,二目飞升成日月,蛇陨之地昼夜皆明。 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冯叔说话跑题,没事跟我闲扯神话。 可是,现如今,一个真真切切的蛇陨之地就在我面前,尤其是那两个你升我落的太阳。 几乎每一处都和当时冯叔给我讲的‘蛇陨之地’的特点相符合,这就有点细思极恐了。 一番感叹之后我突然对山谷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可是冯叔却告诉我,那不是我该涉足的地方。 而且,我能不能翻过那些山都是个问题。 听到这,我突然有些遗憾,并且也有了一个想法,难道,山海经里记载的就是这山谷外的世界。 不过,那些都太玄幻了,还是留给后人去研究吧。 话又说回来,既然这里是‘蛇陨之地’,那这些毒瘴,蛆虫怪,两个太阳,所有这一切就都不奇怪。 之后,冯叔就给我们讲了蛇陨之地的门道。 既然是蛇陨之地,那么它不止在地形上符合蛇的特点,内在环境充满毒瘴怪虫也是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这里还具备着蛇的其他特性,在这里的原生生物搜索目标就具备着蛇的特性。 比如那些蛆虫怪,就是靠震动感来锁定目标。 而除此之外,在前方的林子里恐怕还有靠热源和气味来锁定目标的怪物等着我们。 当然,既然决定了往里面走,到时候遇到这些情况,就必须想办法解决和克服。 然后,冯叔就给我们指出了回春木可能存在的地方。 这个地方也和蛇的特性有关,冯叔一共指出两个地方,一个是蛇的七寸。 就是传说中蛇打七寸那个七寸,而这个位置在山谷第三个弯。 另一个地方就是蛇头了。 按照冯叔的推测,回春木在七寸那个位置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如果是在那,那么‘深林海’灭门的几率就会降低许多。 所以,我们要做好一直走到蛇头的心理准备。 徐红提出有没有可能从山谷两侧的高坡走过去。 冯叔没有反驳,而是说他会带我们去看看两侧山体的情况,让我们自己切实去了解。 而在下山之前,冯叔还问了我一个问题,那就是“深林海的人到底是怎么死在这里的。” 然后他告诉我不着急,让我慢慢想这个问题。 这还真是个问题,我仔细的想‘深林海’的人可能遇到的情况。 于是,得出以下结论: ‘深林海’的人一直都是在这里取回春木,那么,这条路他们已经走过不知道多少次。 所以,他们出意外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定出了变故。 这个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所以,他们才会死在这里。 可是,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那就是,他们了解这里。 这就应了那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而我却不一样,我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再加上之前发生的事情,后面的路我会格外小心。 所以,相对来说,遇到突发情况来不及反应的概率就会小得多。 我把我的想法和冯叔一说,他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对我说: “就是这样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同意你们继续往里走。” 说到这,他又看向了徐红说道: “当然,这也跟那个丫头有关系,有她在,你的安全系数又高了不少啊。” 可是,青龙却对我们的推论提出了相左的意见。 它告诉我,它能清楚的感知到,在蛇头那个位置,有一股特别强的妖力,那股气息远比它要强大的多。 而我问青龙那是什么,它却说不上来,最后竟然给我来了一句: “反正那个气息很强大就是了。” 青龙已经是第二次提及这件事了,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 而且,自始至终它就主张退出去,这事,还真的和冯叔好好交流交流。 而冯叔对于青龙给出的情报也是相当重视,不过,他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往里走的。 青龙对于自己的意见再一次被无效对待,它气的冷哼一声甩下一句: “好吧,去送死吧。”然后就没了动静。 下了山,我们又陷入了浑浊空气的包围中,这种感觉真的很憋屈。 在冯叔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山谷的一侧,站在山根前我们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半山腰行走。 首先,山壁的陡峭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目测坡度也在八十度左右。 而且山壁上还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枝叶稀少,通体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尖刺。 看到这一幕,徐红立刻开口夸赞冯叔料事如神。 可冯叔却说: “主要是你们经历这种地方上,走的多了就知道了。” 眼见山壁无法攀爬,我们只能走密林了,这次徐红开路格外小心。 不需要我们提醒,她很清楚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