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筹粮 (第1/1页)
“可知各处仓禀中,尚有多少余粮” 书房中,方才逛了一圈回来的陈奕对府上的管家陈启尧问道。 陈启尧不敢怠慢,慎重的细问道:“公子是欲知宁河城中,还是......” “哦宁河中有几何,他处又有几何。”陈奕忽得来了兴趣,反声问道。 日日沉迷武道,他还真未曾关心过自家到底有多少家底! 陈启尧不假思索的回复道:“城中有大小三处库房,历年存粮至今总计剩余两千七百二十三石,其中,一千一百零二石为陈粮。昌平城中有粮仓四间,库房七处,余粮共计约四千三百三.........” “且住!” 陈奕打断了他滔滔不绝的计数。 吩咐道:“不必报了,将近月的账本取来吧。” 嗯,他还是决定自己看....... 堆积如小山的账本被一摞摞运至书房内,搬的两个伙计汗如雨下。 一旁陈启尧眼神犀利,目光如炬,猛兽般盯着二人动作,唯恐损了哪一册的哪一角....... 这是将账本当成心头rou了。 ................ 书房内哗哗的翻页声维持了一个时辰后...... ‘啪’的一声,丢开手中厚厚的一册书,陈奕捏了捏隐隐发胀的太阳xue,心中颇有几分后悔。 这倒霉活计可真不是人干的。 虽只是大略一观,他心中却也已经有了个大概。 真是不曾辱没了百年世家的名头...... 金银这等俗物先不计较,如今最紧俏的粮食也尚有不少存货,仅附近二郡七县,粗粗算来便能调出四万石的新粮,陈粮亦有二万余石。 不过此石非彼石,与前世古代相差颇多,更何况.......未必是实数,想来哪里都一样,定是参了些水分的。 一五口之家,往常一月需十二石粮食,眼下这等时节,十石足矣。也无人在意什么新粮旧粮,俱是一般,能勉强裹腹便已是奢侈。 “.........嗯”揉捏的手微微一停。 陈奕忽然有些明白为何钱鸿会在他面前诉苦作态了....... 这是苦rou计啊! 这厮竟是欺他堂堂修罗刀心地良善,料定陈奕必不忍心见流民饿殍遍野。 这是想打他的秋风,坐吃大户啊! “上当上当!瞧这厮浓眉大眼,原觉是个忠厚老实的......始料未及,始料未及啊......” 陈奕看着手边账册,口上痛心疾首的声讨着某人。 有心不遂他意,奈何......还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罢了罢了,财去人安乐,求个心安罢!” 推开挡住去路的账本,长叹一声,恨恨离去。 留下陈启尧一人,满脸的莫名其妙。 .............. 陈奕大步入了母亲的院子, 方见得面来,便向自家老娘唱了个大诺。随后也不遮遮掩掩,直言来意。 “我儿之意,是欲将族内的存粮调至宁河,平价售于县衙作赈灾之用......” 一番陈述后,陈母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 她并未立马表态,只是轻声询问道:“且不言如今粮价.......各地路远,又时疫未消,调运粮草所需人力不菲,这当计几何。” 陈奕笑答道:“那钱鸿蓄意作态,却不向孩儿明言,料想是知自家理亏.......这往来人力,自当令他向上禀报,由朝廷承责。” 陈母摇了摇头道:“娘知你心善,这售粮于陈家不过小事,娘并不在意。左右也不过是亏了些银两,能救得城外百姓也是值当。只是......” 见母亲犹豫,陈奕奉上一杯清茶道:“母亲直言即可,此事可是还有什么为难之处。” 接过茶盏,陈母继续言道:“这并非我陈氏一家一族之事,陈家有粮,其他各族岂会无粮对那县令言无粮,不过推脱罢了.......此辈无非是为了哄抬粮价,借此向朝廷索利。” “想必再过几日,待得这钱鸿束手无策,粮价高涨之时......必会借他人之手高价抛出大半.......再将剩余粮食稍降几分,亲手送到县衙。” “哼,沽名钓誉之辈......”她冷声不屑道。 “如此这等人便可名利双收,既得了银子,又赚了人情......原来如此!” 陈奕这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既而用肯定的语气接着说道: “若孩儿此时放粮,便是阻了他人财路,成众矢之的。届时这城内各家各族,必会视我如仇寇。” 原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难怪陈母方才犹豫! 这是三流话本中的商人桥段...... 陈奕无意钻营此道,只是言语诚恳的继续对陈母说道:“只是.......即便到时各家开仓放粮,但这期间怕是已有许多流民遭了难,更何况县衙府库如何,城中谁人不知” “即便上报,那昌平太守如今尚在常定与胡人对峙,又能允钱鸿钱粮几何” “孩儿醉心武道,只求一往无前,问心无愧!无心顾及这些逐利之徒。恳请母亲准我将粮食售予宁河县衙。” 言罢,对着陈母便是深深一拜。 “好,你这小猴子既然话已至此,为娘又怎能不允!” 言罢,陈母起身上前搀扶道: “陈氏有你大哥,已是守成有余,无惧些许霄小。你既有此发心,娘与你大哥自当倾力相助,只盼你一生无愧!” ................... 第二日,钱鸿私宅门前。 陈奕与亲自相迎地钱鸿一番寒暄后,随着他入内。 钱鸿端坐上首,陈奕居于客座。 他也不言语,只是面上带笑,玩味的看着钱鸿。 钱鸿不由得有些尴尬,率先开口道:“贤侄此来.....所为何事啊。” 陈奕笑道:“哦~我此行为何,钱大人当真不知” 钱鸿打了个哈哈回道:“贤侄说得哪里话,不知.......” 不愿再打哑迷,陈奕直接了当的说道:“陈氏尚有数万余粮,原以市价售予朝廷,只是部分远在百里之外,望大人派遣人手自取。” “当真”钱鸿大喜道。 陈奕端茶饮了一口,笑而不语。 未得到确认,自知占了便宜的钱鸿讪笑着自问自答道: “是老夫失言,堂堂陈氏修罗刀,那自然是言出必践的......” 随后面色一整,起身向陈奕拜道:“老夫替城外数千百姓,谢过贤侄的活命之恩。” 陈奕起身回礼:“此乃小侄力所能及之事,钱伯伯言重了。” 他对钱鸿没有丝毫恶感,相反,陈奕对他极为倾佩。 费尽心力,一心为民,作为一县父母官,这数月来他已经做到了最好,不应苛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