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一章 过往的真相(三) (第2/3页)
族也是事实。”修罗王一声长叹:“人族曾经是堂堂正正的将我们修罗一族击败,就算是我们要向人族复仇,也应当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在战场上将其正面击败才合我们修罗一族的风骨。” “父王,我,,,,,,” 修罗王终究只是一声长叹:“冥河,你的六位兄长在战场上战死,本王一直对你有大期望。如今你即然做出这种事情,自已去血海领罚去吧。若是你能熬得过血海炼化,那此事就此罢休,若是你命丧于血海之中,那也只是你命当如此,你可明白?” “是。” 冥河轻声应道,脸色已变得异常苍白,直接被两名修罗族甲士带走。 而卓君临在一边看着,始终都没有说话。 对于修罗王现在所说的事情,卓君临也并不确定究竟有几分可信度。 修罗王看似是是在处罚冥河,将修罗族强者意图强掳清音仙官之事从冥河的身上了结。但是这到底是不是修罗王为了堵住自已的借口,卓君临也并不清楚。 不过,对于这些老一辈的生灵,卓君临却是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这都是一些心眼比头发丝还要多的存在,若是自已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那自已什么时候没的就真不一定了。 而且,修罗王的反应,实在让卓君临都有些不解。 不管到底是不是冥河指使,但这件事情修罗王的反应实在太大,越是这种想要将事情急于了结的情况,卓君临就越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在这个时候卓君临有一种错觉,只怕这修罗王的种种反应背后,未必便不会有其他的目地。 “卓小友,对于本王这个决定,你有何异议没有?” 卓君临并没有说话,神情只是变得异常难看起来。 都已经做了决定,而且冥河都已经被罚去血海了,那现在再问自已又有何意义?莫不是这个时候修罗王有意来取笑自已不成? “卓小友所说之事,本王并不知情。”修罗王一声长叹:“不过本王倒是有些好奇,你到底让本王看那些东西有何用意。本王可并不觉得,就凭那些强者所留下的一些言谈碎片,就可以让本王放下心中仇怨,这一点你可清楚?” “这是自然。” 卓君临一声长叹:“人族曾经与修罗一族的过往,晚辈只是后辈并未经历过当初。如今按理来说晚辈也没有说话的资格。晚辈此来的用意,只不过想与修罗王说出自已的想法而已,并无其他用意。” “这,,,,,,” 修罗王不由一愣。 想法。 你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曾经多少万年之前的恩怨,久远到那怕是修罗王这样的大能者都几乎已经忘记了曾经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就凭你一个小辈,能有多少想法?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私闯瘟疫海,就已经足以让你万劫不复,就算是有再多的想法也应当湮灭于血海之中,再不出现的好不。 “那么,修罗王可曾想过,曾经的过往,是不是被人挑拔,才会有了与人族之间的血战?”卓君临盯着修罗王:“当然,修罗王也可以当做我只不过是在胡说八道,更可以将晚辈直接拖出去砍了。不过,难道在修罗王的心中,对于当年曾经的过往,就真的没有一丝怀疑吗?难不成与人族之间,真的是没有原因就直接发生了恶战?” “这,,,,,,” 修罗王不由脸以发寒,神情间渐显凝重。 对于卓君临的话,修罗王自然不可能当做没有听到。 所有的事情,也同样让人难以忘却。 可是,曾经到底发生了什么,修罗王又何尝没有怀疑? 尤其是当修罗王亲耳听到那幅景象中曾经的生灵交谈,修罗王对于曾经的过往,怎么可能真的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晚辈疑心,当年修罗一族和人族之间,也同样是和妖人神三族一样受人挑拔,才会爆发大战,最终演变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卓君临看着修罗王,满脸平静:“而这个幕后黑手,应当就是天道化身。” 声音,很冷。 卓君临的目光同样很冷,尤其是在看着修罗王的时候,卓君临眼眸间的那份凝重,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这一下,修罗王脸色疾变。 面对卓君临时,修罗王却再也无法做到心境平和,,,,,, “或许,让修罗一族出世,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素民长老看着白衣书生:“修罗一族本身就是这世间的生灵,让修罗一族再次重现世间,又有何不可?这天地大劫,世间重演,修罗一族又岂能置身事外?如果修罗一族真的有心再次争霸天下,那么老夫就给他们一次机会。” 说这句话时候,素民长老的眼神之中满是寒意。 甚至在这个时候,素民长老的眼眸之间,杀意乍现。 这一下,连白衣书生都不由愣住,连他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素民长老会有这样的反应,在提到修罗一族的时候,素民长老竟然会有这么强的杀意。 “可是,如果卓君临是想要拉扰修罗族的话,,,,,,” “不会。”素民长老的声音很冷。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素民长老的眼眸之间多出了一些不自然的神情:“就凭卓君临一个小辈,又如何能让修罗王相信?就算是卓君临平日里的确是有些邪门出人意料,但有些事情绝不是他一个小辈就能有资格开口的。” “万一,,,,,,” 白衣书生的眼眸之间满是忧色。 对于素民长老的自信,白衣书生却是不敢完全相信,至少对于眼下的情况来说,任何不确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布局失控,这对于白衣书生来说本身就是不应当发生的。 越是到这种时候,白衣书生就觉得越是应当小心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