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 就像在关爱智障儿童!(4更) (第1/1页)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正文第四百零九章就像在关爱智障儿童!以前还和赢舞不怎么亲近的胡亥,忽然间对于这个性格率直的妹子,产生了无限的怜悯。 同为天涯沦落人啊! 莫说胡亥胡思乱想了,就是嬴政此时都有些心里发毛。 怎么“引蛇出洞”这个词,从冯逍的嘴里说出来,有一股让人膈应的魔力。 不过到底是始皇帝,嬴政只是最初有点跟不上冯逍这种saocao作,片刻后就适应过来。 “怎么说?” 反正后面跟着一大群马、牛、羊,速度也起不来,距离咸阳也还早。 没有什么事情打发时间的冯逍,也就权当是闲聊吹牛逼了。 此刻听到嬴政竟然这么有兴趣,当下也就敞开了说起来。 “要是陛下东巡到会稽的时候,忽然提出要与民同乐,去集市上微服探察百姓的生活。” “陛下您说,要是你是那些六国的余孽,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那一脸淡然的表情,仿佛在说中午吃什么一样,就这么将嬴政安排了一个鱼饵的身份。 好家伙! 嬴政还没怎么样呢,一旁的胡亥只在心中好家伙起来。 “我说妹夫,你这不是把父皇的置于危险之地么?” “不行,绝对不行,这个主意不太行!” 一副“我为父皇担心,我是一个孝顺儿子”表情的胡亥。 一边摇着头,一边还不忘借机打击一下冯逍,稍微找回一点心理平衡。 实在是冯逍那脑瓜子实在是太厉害,都让胡亥有了心理阴影了。 余光之中看着嬴政只是沉吟着,没有任何反应,胡亥不由一愣。 然后转过头,就看到冯逍正用一脸看白痴的表情,看着自己。 虽然冯逍就是那么面无表情,但从那双目光之中。 胡亥无比清晰地看出了其中的涵义:你是猪吧? “你……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说的不对?” 心虚的胡亥,差点忍不住跳了起来,以至于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尖锐。 怎么想都没有发现,自己所说的哪里有错的胡亥。 此时即认为冯逍是死鸭子嘴硬地撑着,但内心深处却又不自信地认为,莫非这家伙真有什么后手不成? “啧啧……啧啧……” 看着自家大舅哥,冯逍一副惋惜的表情摇着头,那欠揍的表情,差点将胡亥欺诈了。 这……这家伙……那是什么表情? 怎么一副看智障儿童的目光? 简直……简直放肆! 就在胡亥脑门都开始喷气的时候,冯逍开口了。 “我说大舅哥,不做好完全准备,谁敢让父皇冒险啊?” 果然……我就不该相……相信这家伙没有万全的准备。 这么阴险的家伙,不是在给人挖坑,就是在给人挖坑的路上。 啊……本公子大意了啊! 虽然心中已经异常后悔,但胡亥依然想无力地挣扎一下,表示一下自己的反抗态度。 “你能做什么准备,集市上那么多人,谁知道那个是余孽?” 但就在胡亥说完之后,冯逍立即就给出了一个让他震惊的答案。 “除了自己人之外,全都是余孽!” “什……什么?” 这……这是什么意思? 胡亥感觉冯逍所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听懂了,但为什么连在一起,他却又不懂了? 什么叫“除了自己人”? 难道这家伙连百姓都要一起干掉? 不像他平时的作风啊? 看着胡亥那依旧迷糊的小眼睛,冯逍鄙夷地嗤笑着。 “那是哪里?会稽啊!楚国余孽的重地,难道真让陛下去微服一番?” “你真以为那里是咸阳啊?” “整个集市提前一年半载地,全都换成我们的人。” “到了那个时候,任何临时强硬挤进集市的,都是余孽,都是我们铲除的对象。” 看着目露精光,一脸满意的嬴政。 胡亥欲哭无泪,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大意了,我真是大意了,竟然没有闪! 早在第一次反驳冯逍之后,他就应该学乖一点,直接认命。 结果该死的自尊心,使得他一步步走入到冯逍的陷阱当中。 最为痛苦的是,最后盖住陷阱的土,还是他自己扒下来的。 本公子发誓,我要是再上一次当,我就是狗! 咬着压根,胡亥心里满是忧伤的泪水,还不得不自我安慰一番,舒缓一下受伤的心灵。 因为在场总共三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两人根本就没有在意他。 看着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的嬴政和冯逍。 胡亥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充满了深深地恶意。 没有人理会胡亥这样不重要的小角色,嬴政对于罗网的发展到是非常感兴趣。 之前在成立罗网的时候,只是感觉这样的机构的存在,对于大秦来说是一个好事。 但是要说有多期待,嬴政到是没有,毕竟朝廷本身就有自己的监察机构和情报机构。 甚至于当初扳倒御史中丞、治粟内史,在嬴政看来,都是冯逍以及他背后冯家的功劳。 等到冯逍对罗网进行军事训练之后,对于罗网武装人员的那种截然不同的精气神,嬴政震动不已。 但震惊的是冯逍军事训练的方法,却并非是罗网人员本身。 毕竟作为大秦的君王,拥有大秦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 罗网那三核桃两枣的数量,还不被嬴政放在眼里。 所以,一直以来,罗网在嬴政的心里,也就不过是一个传递消息,给冯逍跑腿打下手的存在。 这也怪不上嬴政。 毕竟没有经历过,锦衣卫,东、西厂监察天下的恐怖氛围。 很难体会到这种间谍机构的厉害。 但此时听到冯逍的话,嬴政的好奇心被吸引起来。 毕竟能够布置一个如此逼真的场景,那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融入到当地之中。 而且要达到不让人生疑的地步,那就需要非常高的要求。 起码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属于那一行业的,否则,你一个买菜的,连吆喝都不会。 不具备行业能力的人,都是不打自招。 更何况,要想重现民间的生活,起码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熟悉不说。 起码也要有本地人的一些特征,方言、生活习惯等等。 所以,这些底层的,能够融入百姓生活的间谍人员,才是最为难以培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