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三章 靠诚信走遍江湖?(25更) (第1/1页)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正文第五百八十三章靠诚信走遍江湖?看着转身准备离开的柳田,冯逍忽然又开口吩咐起来。 “将我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宋义,另外,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比自己聪明。” “诺!” 回到了冯府旁边的罗网分部,柳田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比自己聪明? 这是什么意思? 柳田绝对不相信,冯逍会说出一句没有用的废话。 尤其是前段时间他刚刚惹得冯逍心中生厌。 那么这句话很大概率来说,可能是对自己的警告。 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大部分人都比自己聪明…… 比自己聪明? 那…… 不要把别人当傻子???!!! 原本苦苦思索的柳田,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句话。 这……这是对他的敲打?亦或是对他的教导? 柳田的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冯逍要收拾他的话。 不管他对于嬴政的忠心如何,还是在嬴政地印象当中,他柳田是一个什么形象。 都不影响冯逍的行动,以及之后的结果。 可以说,如果想,冯逍就可以像是碾死一只蚂蚁一样,让他在这个世界消失。 实在是他在冯逍面前,根本就远远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 既然不是敲打,那么就是教导了。 结合前段时间冯逍对他的训斥,柳田顿时就明白过来。 冯逍这是对他的用人手段实在看不过眼了,又念及他对于大秦的忠心,才提点一下。 否则,恐怕连和他说一句话都不会说。 想想往日里冯逍的为人处世,行事风格,柳田的心里异常地复杂。 他本是一个秦岭山脚下的普通农户子弟。 然后祖孙三代,他爷爷、父亲、叔叔、大哥、二哥。 共计付出了五条人命的代价,加上他在大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卓越功劳。 因此才有了罗网这个部都尉的位置。 一直以来,他都看不起那些贵族出身的二代。 认为这些纨绔不学无术,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而且为了出人头地,他做事不择手段,为了功劳可以牺牲一切。 如今,曾经的行为,在冯逍这里行不通。 虽然作为一个二代权贵,但是冯逍待人平和,无论是贵为皇帝陛下,还是普通平民。 冯逍都能公平对待,不以位卑而鄙视。 除了待人之外,冯逍处事公平。 当初在咸阳,都能为了罗网士兵的抚恤金,和权贵的亲戚发生冲突。 而且冯逍的这种公正公平都是付诸于实际行动,当时为了此事都直接拿刀砍人了。 为人待事真诚公正,冯逍行事风格也光明堂皇,从不暗地里做小动作。 哪怕就是当时报复屠睢,也是光明正大的进行。 想着冯逍的经历,过往的一幕幕,宛如发生在柳田的眼前。 在这一刻,柳田忽然悟了。 以往他因为出身的自卑,产生了对权力的欲望,不择手段地往上爬。 而冯逍发现了他这种行事手段的危险性,于是对他进行了恩威并施的教导。 希望他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一名罗网官员,待人以诚,待事以真。 虽然不知道冯逍是出于他满门烈士的身份,还是寒门子弟的身份。 但能够给他一次机会,那么他就不能辜负了冯逍的期待。 且不论冯逍的出身,光是他对于天下的功德,就足以使他得到所有人的恭敬。 这也是天下百姓对于冯逍拥戴的主要原因。 毕竟,家庭出身如何,又和老百姓有个屁关系。 做了多大的官,除了能给老百姓增添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又有何影响? 哪怕冯逍身上最受士大夫重视的“文宗”头衔,在普通百姓的眼里,也就是一个头衔罢了。 唯有那高产农作物的敬献,使得冯逍头上多了一顶“农圣”的头衔。 而这个头衔,却是天下百姓共同拥戴的,而这就是民心,这就是民望。 或许如今这些人还体会不到,甚至于楚国的余孽,都还在谋划着对于冯逍的刺杀。 但是真等到所有农作物推广完毕,那么冯逍将是一颗被动的炸弹。 可以说只要他不行大逆不道的谋反之路。 那么整个天下,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伤害了他之后,还能全身而退的。 如果楚国余孽真的实现了自己的刺杀,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整个天下的敌视和攻击。 一个小小的楚国余孽,估计天下百姓都不会给这些人出江东的机会。 而无论是景氏、屈氏还是项氏,甚至于范增,都忽视了这个事实。 或者说,他们不相信冯逍有如此高的民心拥戴,他们没有见识到天下民心的力量。 很多的政治治理理念,此时也正处于萌芽之中,远没有后世那么明晰。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民心的力量。 因此在景氏、屈氏和项氏的会谈当中,冯逍成为了他们仅次于嬴政的第二目标。 在景氏主要团队当中,宋义地身影赫然在列。 对于这个最新归顺的人,景阳的心里是非常满意和高兴的。 毕竟宋义也是曾经的楚国令伊,尤其是在为官期间,宋义的官声非常不错。 在士族之中,宋义颇有名望。 而宋义如此具备名望之人,都投靠了他们景氏,那么别人会如何高看他们景氏? 可以说,从宋义投靠他们那一刻起,就是景氏招纳其他名仕的门面和招牌。 而心中欢喜的同时,对于宋义身边那几个身材高大,煞气外露的随从,就装作没有看见。 虽然归顺景氏却带着随从,有不相信景氏,打脸东家的嫌疑。 但是考虑到自家所从事的事业,景氏就主动的帮宋义想好了理由。 毕竟哪怕是为了大业,自家安危也是要顾虑地不是。 虽然不知道景阳已经将自家的随从脑补成什么样子,但是宋义此时的心里却是安稳如山。 和以往忐忑的心情相比,宋义自被胁迫成为罗网之后,还没有如此的心情稳定过。 宋襄隐晦地将自己的要求递了上去。 仅仅三天之后,十名在江东之地颇有盛名的游侠儿,就被派到了宋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