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尘埃落定 (第1/1页)
三月十七日,朱宸濠一早就到了文华殿。 然后,读卷官便开始为皇帝朗读答卷。 一般而言,读卷官只会读他们已内定为一甲的那三份试卷。 至于其他的,除非皇帝让他们继续,否则便不会再读,而是全部交给司礼监太监,再由宦官们摆放到御案上。 接着,那帮大臣将会全部退出文华殿,请皇帝独自预览试卷,并最终钦定一甲那三个人。 朱宸濠在听完读卷官朗读,又看完剩下那些答卷后,轻叹了一声。 这些人的文章不可谓不好,但却没一个是他所看重的。 最终,他也就依着读卷的顺序圈出了前三来。 再怎么说,能出现在这个位置的,至少也是王守仁看重的吧。 因此这几个人应该也不至于太差。 等朱宸濠确定了状元、榜眼和探花,本次会试的主考官,大学士李士实便重新进殿,来领取结果和拿回那些试卷。 “李先生。” 就在李士实拿到结果,准备告退回东阁填写榜单时,朱宸濠突然叫住了他。 “陛下有何吩咐?” 李士实不知道皇帝有何事,忙恭声问询。 “这批贡士里面有个叫张璁的,不知他的成绩如何啊?” 朱宸濠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张璁?哦,此人成绩中等,按众考官的意见,排在二甲偏后。” 李士实脸上满是疑惑之色,他不明白皇帝为何会忽然提及一个成绩很一般的贡士。 “只是中等啊……嗯,朕倒是颇为看好此人。 这样吧,就把他给朕提到二甲第十名好了。” 朱宸濠听说张璁排名颇为靠后,只得亲自出面帮对方手动提升了。 “陛下,这个张璁并无......抬得太高。 况且一个二甲第十名,就已经使得李士实出言反对了。 再高,只怕一大堆官员都要跑来跟他争上一番。 他又何必自找麻烦。 “朕就是觉得跟张璁有缘,想让他名次高一点,李卿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朱宸濠知道跟李士实解释不通,也就懒得解释,干脆直接耍起横来。 “呃……既、既然陛下认可,那臣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瞧见皇帝陛下的脸色不对,李士实也不敢再坚持,赶紧服软。 “好,那先生就快去填写榜单吧。” 朱宸濠对着李士实挥了挥手,让对方退下。 —————————————— 天命元年三月十八日。 传胪大典正式举行。 满朝文武,只要没有特殊理由的,全部都得出席。 传胪大典的地点,仍是在奉天殿。 皇帝总是姗姗来迟,早早就抵达的官员和贡士们都只能站在殿外台阶两侧静静等待。 那帮新科进士虽然是今天的主角,可按照规矩,他们却只能站立于众官员的后面。 今日,贡士们还皆穿着礼部专门定制的进士礼服。 不过明朝很是抠门,这些衣服只是借给新科进士穿这么一次,等会儿完事了,还得归还给礼部。 之所以这么抠,想来也跟勤俭节约的朱重八脱不了干系。 朱宸濠来到奉天殿坐定后,只有身份足够的官员才能进殿参拜。 而那帮新科进士,则只能继续呆在殿外的台阶下面,跟着鸿胪寺礼官一起在外行礼。 传胪大典上,如宣旨、传唤这类之事,皆是由鸿胪寺的官员来做。 众人参拜完毕,鸿胪寺卿便高声宣读道: “天命......元年暨新明历元年三月十八,策试天下之贡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接下来就是唱名。 首先当然是状元。 鸿胪寺卿唱完名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鸿胪寺的官员重复一遍,一直传到殿外站立的官员处。 唱过三遍,状元郎杨维聪便出列上前,由鸿胪寺的礼官引领着进入大殿跪拜。 这个状元的文章朱宸濠看过。 他倒没觉得此人比起榜眼和探花来优秀多少。 可为何此人就能获得那些读卷官的青睐呢? 朱宸濠觉得,估计是这个杨维聪老爹的名字取得好。 这人的父亲,名叫杨和…… 所以,他总觉得这跟杨廷和有点儿关系。 当然,这只是他胡乱猜测而已。 朱宸濠当然也可以不点杨维聪当状元,不过他觉得没必要在这上面跟其他人过不去。 接下来是榜眼和探花,也是传唱三遍名字后进殿拜君。 一甲唱完,二甲头名和三甲头名还要唱一次,不过只唱一遍。 他们,也没有进殿参拜的资格。 最后等众进士谢过皇恩,朱宸濠便直接起身走人。 其余官员和新科进士则随同榜单一起出宫,一直要走到长安左门外才将梆张贴起来。 至此,这一次会试才算是差不多完结了。 (元年暨新明历元年三月十八,策试天下之贡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接下来就是唱名。 首先当然是状元。 鸿胪寺卿唱完名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鸿胪寺的官员重复一遍,一直传到殿外站立的官员处。 唱过三遍,状元郎杨维聪便出列上前,由鸿胪寺的礼官引领着进入大殿跪拜。 这个状元的文章朱宸濠看过。 他倒没觉得此人比起榜眼和探花来优秀多少。 可为何此人就能获得那些读卷官的青睐呢? 朱宸濠觉得,估计是这个杨维聪老爹的名字取得好。 这人的父亲,名叫杨和…… 所以,他总觉得这跟杨廷和有点儿关系。 当然,这只是他胡乱猜测而已。 朱宸濠当然也可以不点杨维聪当状元,不过他觉得没必要在这上面跟其他人过不去。 接下来是榜眼和探花,也是传唱三遍名字后进殿拜君。 一甲唱完,二甲头名和三甲头名还要唱一次,不过只唱一遍。 他们,也没有进殿参拜的资格。 最后等众进士谢过皇恩,朱宸濠便直接起身走人。 其余官员和新科进士则随同榜单一起出宫,一直要走到长安左门外才将梆张贴起来。 至此,这一次会试才算是差不多完结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