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入主留都 (第1/1页)
宁王府卫队虽换了名称,可它毕竟是从大明建国初就开始追随宁王的。 到被裁撤时,已跟着宁王府好几十年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说断就断。 而且历代宁王皆对朱老四那一系不满,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支武装力量。 所以,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在位的宁王从未断过对南昌左卫的资助。 等到一心想要造反的原主继承王位,就不再仅满足于对南昌左卫进行资助拉关系了。 他,要真正恢复卫队。 于是,在原主一番疯狂“大撒币”运作后,宁王护卫也跟着刘瑾的崛起和倒台,先被恢复又被撤销。 不过最终,还是在正德九年绕过了坚决反对的辅臣费宏,得以成功恢复。 而这支折腾来又折腾去的新宁王卫队,正是由南昌左卫重新改建回归。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从祖上开始便跟随宁王家族的队伍,就忠诚度这一条而言,那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但朱宸濠却也清楚,这份忠诚恐怕持续不了太久了。 因为,南昌若失,这些已在当地繁衍百多年,家人都住在城内外的士兵,必定会乱。 才归顺宁王的南昌前卫,同样也存在这个隐患。 倒是那些湖匪山贼,有家人的,也都藏在湖中或山上,洪都的得失对他们影响甚微。 想要解决王府卫队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将那些将士的家人都迁走。 可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做到。 更何况,朱宸濠也不敢这么干。 他要是真把卫队的家眷接走,那傻子都知道他要放弃老巢了。 对于南昌丢掉之后该怎么办,朱宸濠其实也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一个字: 瞒! 还好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通讯是极其不便的。 要想隐瞒某件事,太久肯定不行。 但若只是短时间内,却也并不算难。 朱宸濠相信,只要接下来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那他就无需瞒那些兵士多久。 —————————————— 九江。 已完全控制住南康和九江二郡的涂钦、闵廿四等人,打开了宁王在他们离开南昌时所给的密信。 随后,这帮人只留下了2000将士,与那些投降的原地方军一起防守两地。 其余15000士兵,则跟随他们一起渡过大江,潜入了江北地界。 —————————————— 在一帮战战兢兢的降官簇拥下,朱宸濠穿过聚宝门的数道门洞,进入南京内城。 随后,一行人直奔皇城。 朱宸濠如今还只是一个藩王,当然不可能像朱重八和朱允炆那样,也在奉天门搞啥御门听政。 至于奉天殿,那可是朱重八规定初一、十五接受百官和各国使节朝贺的地方,他也不敢染指。 朱宸濠选择召见众官员的地方,是一度被朱重八用于每日朝会的华盖殿。 当然,按他所言,是因为人太多,而天气又过于炎热,所以不得以才借用。 要到华盖殿,必先经过奉天殿。 在看到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殿时,朱宸濠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动。 要知道,他所熟知的那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由来就跟此殿息息相关。 好不容易忍住了进奉天殿参观一圈的游客心态后,朱宸濠在众人的陪伴下穿过中左门,来到华盖殿。 大殿内,已有不少官员在等候。 就连罗钦顺等人,也被士兵强制带到了此地。 看到这帮所谓的忠臣,朱宸濠感到很有些失望—— 这些家伙,居然连一个从城头上蹦跶下去的都没有。 进入华盖殿后,朱宸濠径直登上了高高的基座。 此刻的他,自然不敢坐上那个朱重八曾经坐过的龙椅。 不过,即便只能站在龙椅之前,朱宸濠仍觉心潮澎湃,意气风发。 好不容易才调整好心态后,朱宸濠首先大力褒奖了匆匆赶来的佴缙一番。 对他而言,此人的投诚太重要了。 因为其所守卫的蒲子口城,乃是南京应对北方攻击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百多年前,朱棣虽一路势如破竹,但在此地却被守军打得惨败,差点功亏一篑。 建文四年五月,朱老四的军队打到这里却久攻不下。 而就在他的军队士气低迷之际,守将盛庸和徐辉祖展开反击。 北军节节败退,朱棣甚至已有了北还之意。 不过就在军队即将全线崩溃之际,朱高煦率领蒙古骑兵赶至。 (不是宁王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 见到朱高煦,朱棣大喜,当即用“世子多疾”来刺激对方。 朱高煦听了这话,立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带着蒙古骑兵就冲向南军死战。 朱棣也趁机亲率精骑冲击盛庸的军阵。 盛庸这位几次单骑逃脱的主,一见情况不对,立马退却。 就这样,朱老四总算是稳住了基本盘。 随后,盛庸退到了江南的高资港。 朱允炆则派陈瑄驻守蒲子口城。 结果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陈将军,才刚到蒲子口就直接开城向朱老四投降了。 于是,这座差点崩了朱棣门牙的坚城,就那么兵不血刃地到了其手中。 朱老四对此自是大喜过望,随即便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在拿下蒲子口这个南京在江北的最后防线后,才不过十来天,他便得偿所望,过江终结了建文帝的统治。 如今,朱宸濠占据留都,也必将会面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远的不说,那巡抚江北的丛兰便定会率军来犯。 但只要手中握有蒲子口城,在光坚守不出击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他几乎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朱宸濠为了争取佴缙,也是费了不少心力。 不提原主之前就跟对方有所联系,光他自己,昨日船队刚抵南京,便派了人前去当说客。 佴缙虽屯兵江北,可他的职责终究是保卫留都。 南京若失,他也必然脱不了干系。 日后,因失职被朝廷责罚只怕是少不了的。 于是,佴缙在反复思量之后,终于伸手接过了宁王所抛出的橄榄枝。 面对佴缙这样的大功者,朱宸濠自然不会吝惜自己的奖赏。 当然,加官进爵之类的,在目前阶段,他还只能私下承诺,不敢摆到明面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