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笔11 (第4/8页)
有了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不错,不错。” 坐在他对面的朱闻道看着这个样子的李长生,一脸笑容,连连点头。 至于朱佳凝,则是双手托腮,趴在桌子上,大眼不时瞟向李长生。 眼角余光瞥见朱佳凝在看他,李长生故作镇定,但桌下放在腿上的双手手心,已经冒出了些许汗水。 “这丫头。” 似乎是看出了李长生的尴尬,朱闻道一声轻咳,宠溺地瞪了一眼朱佳凝。朱佳凝不满,狠狠地瞪了回去,但还是乖乖的起身离开。 “好了,达到这一步,后面的我就不好再教你了,这是一卷修炼的法术,名为荡气决,你拿去自己领悟,不懂的尽管来找我。” “嗡。。”。 微弱的颤声突然响起,光芒外放间,朱闻道从丹田中取出一本古朴大气的古册,递给李长生,然后起身离开。 至于他的这个态度,李长生倒没有多想。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修行,同时也修身,要用自己身体的意念去感悟天道,若是处处都要靠别人指点,那还俢个什么劲? 小心翼翼将古册摊开,李长生逐字逐句开始推敲了起来。 世事真的很奇妙,万物之间都有微妙关联。 换做一个月之前,李长生也许会觉得这些不一样的文字晦涩难懂,但当他踏入修真这个世界,心境和灵魂升华后,他发现他居然可以慢慢的看懂这些文字了。 逐字逐句推敲这些佶屈聱牙的字句,每看到一段,他都会闭眼在心中默默牢记,慢慢消化。 半个月后,他已经将这篇古文牢记在心。 之所以要用这么久,那是因为他对这样的文字还不太熟悉,但他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而这段时间,朱闻道和朱佳凝也没闲着,经常深入大山采药,少则一日,多则四五日。没有理会他们具体在做什么,李长生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 “学的如何了?” 又是一周后,面容略带沧桑的朱闻道背着竹篓牵着朱佳凝从后山走出,走进院子看着小亭中的李长生开口问道。 见状,李长生赶忙起身,将古册收好,来到朱闻道身前帮他把竹篓取下。 “仙决内容弟子已经牢记在心。” “嗯。”朱闻道点头,沉默半晌,他看了看李长生,道,“你随我来。” 点了点头,将手中竹篓放在地上,李长生跟随朱闻道的脚步走出小院。 沿着青石小路往山上走了不远,朱闻道脚步一顿,拐入了一条幽深的崎岖小路。 又走了没多久,朱闻道和李长生在一面山崖下停下。 “这是我以前修炼的地方,从今日开始你就在这里闭关吧。” 朱闻道指着山崖上被灌木丛遮掩的一个山洞对李长生说道。 闻言,李长生点了点头,没有多言,看着面前的山洞径直走了进去。 “我会让凝儿定期过来送些食物,你就在这里好好参悟修炼吧。” 朱闻道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 待朱闻道走后,李长生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山洞。 洞宽一丈,高约两米。洞壁光滑,内里幽深。丝丝凉风从洞里刮出,李长生不自觉打了个冷颤。 看着幽深的洞府,他略有迟疑,不过一想到朱闻道以前在这里修炼过,那想必是没有危险的吧? 再次看了一眼身后深邃的黑暗,李长生不再多想,他当即盘膝坐下,双手捏印,开始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开始修炼起了荡气决。 荡气决的要义,就是在体内压缩提纯自己从天地中汲取到的灵气,将它们化为真气,然后使之不断在自己身体里震荡,以此来达到锤炼自己的身体及筋骨经脉,使自己的体魄总体达到更强。 这就相当于一个容器的粗胚,打磨的好了才能装取更多的东西。 朱闻道说,几乎所有的修士刚刚开始修炼的时候,多少都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为自己筑基。 荡气决,就是吞气境里,用来筑基最好的选择。它比之寻常功法,强大数十倍不止。 当然,它是内修功法,让气在自己体内震荡,故此,它的危险性,也是普通功法的数十倍。 可,荡气决的玄妙之处并不止于此,因为它是进阶功法。也就是说,它并不局限于吞气境,在之后的聚精境界,它同样适合修炼。 而且,它不再是炼体功法,在融灵境时,它甚至会变成攻击功法。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不断进阶,只要你修炼了它,那么,不管以后你在哪个境界,它都会是极强的功法。 当然,这个强,也是会有一个限度的。它再强,也只是万千功法中稍微出色的一个,就是传说中的神道之书,也不敢言是世间最强。 所以,这点,朱闻道和李长生说的很清。 可荡气决毕竟是碧落宫里的高级典藏秘籍,外人难以得其法,更不会修炼。就算在碧落宫里,这种功法也属于是禁忌秘籍,一般只会传给根骨奇佳,极其优秀的门中子弟。 朱闻道身为碧落宫准传人,身上自然是不缺少这种东西。 在李长生修炼期间,朱佳凝每天都会过来一次,每次都会带来两个瓷罐,一个里边装的饭食,另一个则装的是碧绿色的药液,想必是朱闻道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了,提前为自己做的准备。 想到朱闻道为自己做的一切,李长生的心里就充满了nongnong的感激,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将这种感激深埋在了心底。 有些话,说出来远远没有做出来更有实际意义。 至于这种药液李长生也不清楚具体具有哪些成分,他只知道每次喝下这药液,自己的身体强度,甚至修炼进度,都会增加不少。 修炼的时间永远是那么枯燥,平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 这座山谷,被三座巍峨的巨山环绕。它们分别名为天阳峰,天光峰,天日峰。 其中又以天阳峰最为广袤巨大,直插云霄。 它正是天阳宗的主峰。 而这三座山峰周围方圆二百里的地域,就是天阳宗的山门范围。 主峰,天阳峰上。 这里终年紫雾飘渺,花草葱郁,灵藤缠绕。仙阙楼台点缀其间,流泉飞瀑瑰丽壮阔。 此刻,在巨山之巅,缥缈的紫色雾霭中,有一座金黄色的宫阙。 它占地一二里,高约三十丈,通体晶莹,如一块绝世美玉雕刻而成。 在透过紫雾的阳光照射下,闪烁着璀璨的金色神芒。 此刻,这座巨阙高约三丈的黄玉大门开启,从里边走出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他身穿一身黄衣,面如冠玉,非常的俊朗与儒雅。 听得来人的禀报,他点了点头。脚下一动,当即化成一道神光冲天而起,向着远处山谷飞去。 剑眉星目的面庞上,眼中有神光流转。 这个英俊不凡的中年男子,正是天阳宗当代宗主,道一臣。 只是片刻,他就飞到了山谷之中,在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