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家乡 (第1/2页)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路明非领着绘梨衣走在那条沿河的小路上。 日出的阳光照到河面,渡上一层暖色的光辉。 裸露的河床上铺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绘梨衣蹲下身,捡起一块蛋白色的鹅卵石,双手捧着轻轻吹了吹气。 旁边的路上,有仕兰高中的学生,背着路过。 路明非读高中时,就走这条路上下学。 夏天的傍晚,河面会吹来凉爽的微风,这边的地上长着很多的蒲公英草,蒲公英花盛开的季节,小伞般的蒲公英种子就会沿着风的方向飘来飘去。 有时候会飘到你的鼻尖,弄得你痒痒的,止不住打喷嚏。 路明非望着那些飞奔向学校的背影,回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人就是喜欢回顾过去, 但过了一会,他又觉得好像没什么好回忆的,想起高中,他只能想起网吧和陈雯雯,那都是过去式了。 他摇摇头,采下路边的一朵蒲公英,拿到绘梨衣的面前。 他们来这儿,是因为绘梨衣说她想知道sakura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所以路明非就陪她一起走一遍曾经走过的路,顺便逛逛家乡。 “那边就是我的高中了。”路明非指着红砖白墙的教学楼。 早晨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学校外面也能听得见。 绘梨衣把鹅卵石搁到衣服口袋里,接过那朵蒲公英。 她远远地望着仕兰高中最高的那栋教学楼,屋顶上站着几只信鸽,用鸟喙打理着羽毛。 鸟儿们长着翅膀,无拘无束,想往哪飞就能往哪飞。 她前半生最缺乏的东西就是自由,所以她很喜欢拥有自由的鸟。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把她手里的蒲公英种子吹散了。 她站在原地看着蒲公英种子飘走,并没有伸手去抓,风停之后,她的手里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草杆,但她还是很宝贵地把草杆收了起来,用纸叠着,放到了荷包里。 路明非觉得绘梨衣有时候也挺文艺,这或许是女孩子的天性吧,比起男生,她们的感情要丰富的多。 两个人漫步在这条河边的小路上,慢悠悠地走。 绘梨衣挽着路明非的手,她不能说话,所以总是路明非在讲话。 路明非一边走一边给她讲以前这发生过什么事情。 他说他有一次看到一个哥们骑自行车,不小心骑进了河里,变成了落汤鸡,还说夏天他会一个人过来玩,等河水干些了,搬开那些大石头,就能找到横着走的螃蟹。 绘梨衣静静地听着,两人走过街道,坐在路边的长椅上。 绘梨衣拿着笔在小本子上画画,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方块,那是房子,弯弯的波浪代表着小河,还有鸽子,汽车,蒲公英... 她的画看上去像是小孩子的涂鸦,贪心的要把一切都装进去。 “绘梨衣喜欢画画吗?”路明非凑过来看。 “喜欢。”绘梨衣写,“画画很开心。” 她的画工并不好,如果拿给别人看,估计还被笑话,但有什么关系呢?她又不是给别人画的。 他们就这样,走一会,停一会,绘梨衣在本子上画了三四副画。 渐渐的,太阳升到了头顶。 路明非带着绘梨衣来到了叔叔婶婶家在的社区。 今早上,他就给叔叔打过电话了,说中午带绘梨衣过来做客。 路明非从兜里摸出那把有刮痕的旧钥匙,轻车熟路地上了楼。 树荫下,细碎的阳光从楼梯间的缝隙里照进来,落在地上像是碎粒的金子。 走道尽头晾着白色的床单,油香味飘进鼻子,家家户户都在开火做饭,到处都是普通人家的烟火味。 回到这里,就好像什么都没变过一样。 路明非深吸一口气,把钥匙插进锁孔,拧开了门。 进门就听到爆油的声音,厨房里,婶婶围着围裙,正忙着做菜。 这个家里,她是掌勺大厨,一日三餐都是她包办的。 路明非只能给婶婶打打下手,做做剥蒜剥青豆之类的活。 当然,洗碗也是他在干,那围裙,至少得有小一半时间穿在他身上。 叔叔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屏幕上播放着相亲节目,台上坐着一大票的女嘉宾,现在正是灭灯环节,嘟嘟嘟连着几声,台上的几十盏灯,顿时就灭的只剩七八盏了。 叔叔就爱看这种相亲节目,好像三四十多岁的大叔,都好这口。 小胖弟坐在叔叔的旁边,听到门开的声音,整个人咯噔一下抖了抖。 “明非,你们来了啊。”叔叔看见路明非的脸,拍了拍一旁的坐垫,“来,快坐,你婶婶做了好几个硬菜呢,又是红烧rou,又是老鸭汤的,她都忙了一上午了。” “坐吧,饭马上就好了。”婶婶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客客气气地喊路明非他们坐。 路明非头一回有这种待遇,以往回来,婶婶都是大喊着:“路明非,赶紧去把冰箱那边挂着的猪rou拿过来,还有,去把蒜剥了,再去超市买两包酱油,回来了就帮忙!都不干活,还真想天天下馆子啊!” 总之就是差遣他干这样,干那样的,婶婶在使唤路明非这方面从来不客气。 “哥,嫂子。”小胖弟也客客气气地喊了一声,然后就缩回了头,眼睛一直看着电视。 “嗯。”路明非答应一声,深切地感受到,他变成了客人。 “你的东西,我都给你收拾好了。”叔叔指了指墙角的行李箱,“你在我们家住了七八年,本来以为东西挺多的,结果就只在衣柜里找到一些旧衣服,还有你以前读书时候的教科书。衣服都装里面了,教科书,你说不要了我就没装,我准备等着鸣泽把学校那边的书腾过来,再一起卖了。” “麻烦叔叔了。”路明非拉着绘梨衣坐在沙发上。 “都是一家人。”叔叔拍了拍路明非肩膀。 这个家里,好像态度唯一没变的人就是叔叔。 “其实你婶婶本来打算请你们去意大利餐厅吃饭的,就是那家a什么的餐厅,她怕自己做的饭不合咱媳妇的胃口。” “回来一次,肯定得吃家乡菜啊。”路明非笑了笑:“我吃了七八年还不知道婶婶的手艺好不好吗?带绘梨衣回来,就是为了尝家乡菜呢。” 去饭店吃,做的再精致,都没有家的感觉,更别说是意大利餐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