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3章 亲兄弟,明算帐 (第1/1页)
第323章亲兄弟,明算帐 当时杨新年好像说县城里面的铺子要大几千? 谢九郎说:“店家开价要了四千两,最后谈下来是三千六百两拿下来的。” 乔安好算了算这个价格,跟罗山县的房屋价格相差不多,而且那个铺面很大,有三层呢,这个价格不算贵。 她指了指杨新年又问:“那你问杨新年借了多少银子?” 谢九郎:“………” 他轻咳了一声:“全借的。” 乔安好:“???” “你背着我借钱也不跟我说一声?” 谢九郎懵了一下:“我,我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 乔安好白了他一眼:“那这钱还不是我们两个要共同还?” 谢九郎:“………” 好像是这个道理。 他轻咳了一声:“我现在已经还了三千两了。” “就只有六百两了。” 乔安好:“???” 她声音都拔高了:“你又哪来的银子?” 杨新年都被这声音给吓了一大跳,但看着乔安好的脸色,本能的就缩在那里,这事,这事跟他可没有什么关系啊! 谢九郎也懵了一下,随后就赶紧解释:“就是这些年来我打的猎,每次都给他们杨家开的酒楼,我都意思意思的只要了三五两银子,但实际上那些野猪少则也是值个十两银子的,还有之前帮他们杨家送一些货,干的一些活。” 他说:“我就去找杨兄,让他跟我算清楚,就发现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大概是有二千多两,杨兄仁义,就合算了三千两,剩下的六百就是我问他借的。” 乔安好:“………” “你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 谢九郎道:“那个,原本我是没有跟他们家算这么清的,毕竟这些年来杨家也帮了我不少,但我这不是想买这个铺面送给你做惊喜吗?” “我寻思着杨家有钱,就要回来了。” 乔安好:“???” 她深吸了一口气,表示:“干的好!” “亲兄弟,也要明算帐!” 说完,又瞪了他一眼:“等一下,你老实跟我交代清楚,你在外面还有没有背着我不知道的钱财的外债和借钱?” 别到时候让她背一身的债务。 谢九郎忙摇头:“没有了没有了!” 乔安好这才道:“这才差不多。” 谢九郎小心翼翼看向了乔安好:“那你,那你还生气吗?” 乔安好白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而是从怀里面掏啊掏,用一个假动作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了她存下来的银票,从中数出来六百两交给了杨新年。 “还你,现在我们不欠你钱了!” 她不喜欢欠钱的感觉,真的太不喜欢了! 杨新年看着她这个掏出来的银票,愣了好半天:“你这些银票都随身带着?” 乔安好说:“对啊。” 杨新年:“???” “你就不怕被人抢了?” 乔安好冷笑:“谁敢来抢我?” 杨新年:“………” 乔安好没有搭理他,而是在那里数了数自己的银子,有些心痛,原本存的快有两千两了,现在这一还,就只有只千多两了。 谢九郎有些摸不准她此时在想什么:“娘子……” 乔安好没好气地道:“干嘛?” 谢九郎:“………” 他立马道歉:“对不起,娘子,我错了。” 杨新年:“????” 他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谢九郎,谢兄,你,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你做错了什么? 借钱也是给她买铺子啊,道歉什么呢? 但他看着乔安好那脸色,也不敢说话。 乔安好看着他那模样,也愣了一下,忍不住的嘴角弯了弯,却依旧忍着笑意,瞪着他:“你错了什么?” 谢九郎:“………” 他可怜兮兮地道:“不该欺骗娘子。” 乔安好冷哼了一声:“这才差不多。” 说完,瞪了他一眼:“你以后借钱要告诉我,不许隐瞒。” 谢九郎忙道:“我知道了。” “我以后借钱保证会告诉娘子的!” 杨新年:“………” 喂喂喂。 谢兄,你还是曾经那个北宁王府的那个嚣张跋扈张扬不可一世的混世小魔王吗? 乔安好很满意谢九郎的态度,这才看着手中的地契,脸色顿时就有遮掩不住的开心:“太好了,既然这个铺子是咱们家的,那等装完青山镇的,就可以让大壮哥来装咱们县城的铺子了。” 谢九郎看着她转移了他借钱的事情,忙跟着点头:“嗯。” “青山镇也装的差不多了,等我回去就跟大壮说。” 杨新年几乎是没脸看谢兄那如今哄着媳妇的模样,只是提醒着他们夫妻二人。 “说到这个,这一次九安堂出事,那谢大壮找来给你们盖房子的人当中肯定有人有问题,你们还是小心一些!” 这么一说,乔安好和谢九郎也想到了那断掉的横梁,还有郑富贵的话,两个人相视的看了一眼,“放心吧,我们都知道。” 杨新年不再多说什么,这两夫妻都是聪明人。。 回到了青山镇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到了夜晚的青山镇,寒气逼人,而且他们是从县城里面叫的车夫,车夫不愿意再往谢家村跑一趟,所以他们索性就在青山镇睡了一睡,等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再回去谢家村。 ……… 晨曦的光透过东方天际透过一丝丝的光亮,一点点的洒向了鸡公山上,这个季节虽然是天寒地冻的,很多植物都光秃秃的,但连绵起伏的鸡公山还是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绿色,在那翠绿如洗的叶子上能清楚的看到覆盖的一层层白霜,透着冷气逼人的寒意。 冬天,似乎是真的要来了。 谢家村的村民也渐渐开始有人打开了家门,或者是打扫,或者是洗衣服,或者是收菜种菜,或者是送孩子去书院的。 十一月的北方天黑的早,天亮的也晚,也早就过了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除了能种些冬小麦和土豆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可以种的了。 所以伴随清晨灿烂的阳光彻底的升起,大清早忙碌的很多人都清闲下来了,大家就习惯性的聚集在村中间的那棵大柳树下聚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