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岂不美哉? (第1/1页)
“在下告辞了。” 韩玉昌一脸愧疚的对岳云礼说道:“如若不是在下,少卿的酒宴也不会草草散去。” 然而与刚刚不同的是,岳云礼此时换上了一副亲和的笑容:“特使说的哪里话?您能来此,就是对岳某赏光了。” “唉……告退。” 对着岳云礼行了一礼,韩玉昌这才离开岳云礼的府邸。 直到上了车舆,韩玉昌这才收敛起脸上的笑容,看向岳云礼的府邸,心中暗道:“我已经做了能做的,就看这位岳少卿了……” 他自然知道岳云礼不喜三公子,也是因此才选择岳云礼的,刻意提起骠国,就是在提醒岳云礼的。 此时公子白兵陷康国,如若此时骠国插手,那么公子白很有可能命丧黄泉。 退一步来说,即便此次不能将那公子白除去,那么他便将今日的事情透露出去,蜀中两位公子之间必生嫌隙。 如此两位公子必然决裂,届时以公子真的手段,定然会让公子白死无葬身之地—— 几乎是把所有可能都算到了,不怕公子白不出事。 至于关键的第一步,岳云礼会不会去做,韩玉昌并不担心这件事,他完全有把握。 想着,韩玉昌露出了一丝笑容,看着锦官城中的繁华,确实要更胜梁国一筹,他倒是喜欢上了这里。 饱受战火的梁国,早已没了这般气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口中呢喃着,韩玉昌无奈的叹息一声:“多好的诗篇啊,毁了可惜了……” 可惜公子白并不符合梁国的需求…… 另一边,将那韩玉昌送走,岳云礼脸上已经换了另一副模样,眼中透露着一丝冷冽。 换了一身衣裳,岳云礼对着下人说道:“备车,去世子府。” 下人备好车后,他便急匆匆的走上车舆,然而,在岳云礼上车舆之后,他却停住了…… 不行,他不能去见世子殿下。 仔细思索着,他要做的事情,只怕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世子殿下定然不会同意。 也不能去找韩斌,他胆子太小了,也绝不会同意……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去做,先斩后奏! 眼中愈发坚定,岳云礼对身旁的侍从问道:“我记得家中有位骠国客人?” “是。” 侍从点头,而后说道:“目前仍然居住在府中。” “哦……”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岳云礼回到府中,说道:“请那位骠国客人前来,我有要事相商。” “是。” 下人立刻退下,岳云礼将回到庭中,特意命下人备好酒菜,等待那名骠国宾客。 没过多久,下人便将那位骠国的宾客带了上来。 岳云礼也是第一次见到骠国人,仔细一看,和中原人没什么不同啊,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两条腿。 “请坐。” 望着那位骠国宾客,岳云礼露出和煦的笑容。 …… 大良关孤悬一线。 在曲城陷落的消息传出后,大良关的士兵士气低沉,尤其是得知道陀被斩下首级,头颅被悬于曲城之上时,他们便更是恐惧了。 有些士兵并不懂什么叫交通要冲,可他们却知道,许多物资都要通过曲城送至大良关。 如今没了曲城,大良关的粮食补给断绝,他们要怎么守下去? 而蜀军那边,几天都没有进攻,眼见大良关中的粮草见底,大良关的军中开始出现sao乱。 “不如现在突围出去!” 一名守将拍着桌子,恼火的说道:“继续防守,我们都要死在这儿。” 曲城陷落,大良关重要的补给被切断,如今康军人心惶惶,这样下去军中生怨…… “这……” 他的对面,一位扎髯黑脸的将军沉吟半晌,说道:“再等等……” “还等?” 那名将军显得很不耐烦,说道:“趁着军中尚有锐气,我们还能一战,等再过些时日,粮草耗尽,届时我军危矣!” 扎髯将军思考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可。” 他们为何坚守大良关? 大良关一日不破,便如一把利刃抵在蜀军心口,蜀军绝不会全力进攻康都的。 现在弃关而走,就算真的突围成功,回到国主那里,必定是死路一条。 两者都是死,不如搏一搏,也许能等到援军到达,还有的一战! “还有一个办法……” 一旁静默良久的将军忽然开口,引得旁边二人看了过来,扎髯将略有诧异问道:“还有何办法?” 只见那位将军缓缓开口:“投降蜀军——” 此话一出,两人心中俱是一惊。 “你!” 赶紧赌住这人的嘴,扎髯将军露出震惊之色,看着眼前之人。 “你可知再说什么吗?” 投降?? 这是两位将军一直未曾设想的道路,一旦投降,国主绝不会放过他们。 “知道。” 那位将军压低声音,看着二人缓缓说道:“二位想一想,国主继位后,我康国如何?” “那还用说?自然是国安民乐……” 扎髯将军的话只说了一半,便说不下去了。 闻言,那位将军轻笑一声,而后说道:“百姓饿殍遍野,流离失所啊,二位将军心中应当清楚!” 并不在乎所谓的 “此时蜀国来攻,不正式大好时机吗?” 那位将军缓缓站起,在屋中来回踱步,一边说道:“蜀国经略西南,虽有攻伐之举,然而不曾亏待其地百姓。” “此时我等倒戈卸甲以礼而降,待到功成之日,我等定然重重有赏!” “届时我等既有封赏,又可拯救康国百姓于水火,岂不美哉?” 这位将军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的房中二人愣在当场,把投降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是少见了。 不过他们被说动了,如果蜀国醒了,他们定有赏赐,如果输了,那就跑到其他国家,在哪个国家不比在康国强啊? 对视一眼后,两位将军一同对眼前之人拱手笑着说道:“阁下一番肺腑之言,当真是令我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啊!” 几人相互握住手,目光逐渐坚定,而后一齐说道:“投降蜀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