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七年毕业生,三年研究生 (第2/2页)
而同样是追逐成功的过程,李不言大家七年教学,三年研究计划,才更让寇仲感兴趣。 若无意外,当剑湖宫势成,便是大唐之心脏,下之圣地,是铸华夏万世基业也好不为过。 “师尊还未出考题,弟又如何能够告知诸位。 不过从师尊言语之间,弟也略有推测,可于诸位参详。 我们剑湖宫收录学子,不问出身贵贱,不论修为高低。 一取向道之心,一取革新之志,一取赋才情。 此三关,为剑湖宫之核心,入学之试,千变万化,亦不离其郑 诸位与其研究如何闯阵,不如叩问己心,此生为何,此生何求。” 这番话的似明实晦,便是那些才富五车之士,都需要认真思考何为向道之心,何为革新之志,就更不用提那些大老粗了。 “兄弟的,俺老牛听不懂啊!不若的再明白一些。 岛主要的是什么心什么志,俺老牛便给他什么心什么志?” “没错没错,兄弟再多一些。” 众人都关心前两条,对于才情赋都未留意。 这一条十之八九便指赋,这实在没什么好研究的。 可向道之心,革新之志,却有很多法,即便有人已经想到一些头绪,也不明白对是不对,自然也希望寇仲多透露一些。 不过寇仲又如何肯继续,连连告饶道: “诸位勿要为难弟,实在是弟也不知道更多,倘若弟侥幸中,师尊指不定就要改题,那诸位岂非得不偿失?” 谢科已不再强求从寇仲口中得知更多消息了。 谢科正在低头思考寇仲的向道之心与革新之志。 那向道之心,重点便在道之一字上。 蠢非崩,道若不同,便难相谋。 革新之志也是如此,谢科自然是曾经有过革新之志的。 革大隋之新,成就瓦岗之名。 曾经下,谁不晓得最大的一支便是瓦岗军。 只可惜祸起萧墙,翟让和李密爆发内讧,成功毁掉了瓦岗军的大好形式。 如今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和王世充的部队僵持在洛阳城外。 虽然未显颓势,可那势如破竹的气势,已经消失不见了。 谢科与众位兄弟曾立志要建立一个可使万民温饱的朝代,也已经如烟消云散。 但至少,那也是革新之志啊。 谢科能够想到的便是这些,也和其他人一样并不明白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但至少,这也是一个思路,无论如何都比那些一头雾水的人要强上许多。 被寇仲这般一打岔,大家就都陷入到了来年高考的焦虑当中,再没有人提渡河闯阵一事了。 闯阵有什么用,能让我考上剑湖宫么? 先不有没有把握闯阵成功,就算真的闯过了,李岛主就一定会高兴么? 万一要是李不言不开心,取消了考试资格岂不是更惨。 寇仲很满意自己的效果,拱拱手表示告辞。 “诸位,为宁道奇前辈传信之事就拜托了! 弟时间紧迫,这便要上路千往岭南,接下来的事情,便拜托诸位了。” “兄弟尽管放心,除非宁宗师不在这人间,否则我们必将此事传到宁宗师耳中!” 李不言三位弟子出岛,各自分头前往某处的消息亦如旋风般席卷了下。 其中寇仲的目标已经明确,便是【散人】宁道奇与【刀】宋缺。 而另外两饶目标,却未曾明言。 只是如果两人也是去请助教,那么必然也是与宁道奇不相上下之人。 这般人物,数遍下亦无几人,无非是毕玄与傅采林罢了。 这种猜测己十分贴近真实,至少毕玄与傅采林两人确实在李不言的名单之上。 一时间,整个江湖都轰动了起来。 因为李不言的手笔实在太大了。 下仅有三位宗师,李不言居然还想一网打尽。 连带着本无宗师之名的宋缺声望都大涨了一波。 能让李不言将之与三大宗师并列,即便不如,也不会差上多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此事,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李不言会用什么来打动这四位宗师。 和其他人浩浩荡荡的表现不同,婠婠就低调了许多。 虽然祝玉研有些音讯全无的意思,但阴癸派的人手还在,婠婠也有一些值得信赖的人手可以为她服务。 和寇仲的办法一样,既然找不到祝玉研,那边叫人传信过去,让人自己来就好了。 何况祝玉研和其他人也不一样,对于入职剑湖宫,祝玉研怕是求之不得。 婠婠的另一个目标梵清惠,就不那么好找了。 慈航静斋在哪里婠婠都不知道,更不用找人了。 而且婠婠与寇仲的身份也不同,广而告之的办法并不可取。 好在慈航静斋也非与世隔绝,找不到梵清惠,还找不到她们这一代的人间行走么? 师妃暄可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踪迹。 婠婠只需要通过阴癸派的渠道打听一下,就知道师妃暄如今正在长安了。 湖心岛上一夜之间就只剩下了李不言一人。 少了婠婠这个妖精在身边,李不言还真有些不习惯。 便在此时,山童姥也传来了简讯。 手机发信息很快,现代人习惯几个字,一句话便是一条信息。 可从大唐世界发送到龙世界,却需要近半月的功夫。 因此山童姥的回信十分长。 简讯开篇,山童姥便简单描述了一番纯阳宫的现状。 有逍遥三佬之二坐镇,纯阳宫在龙世界的地位简直无可动摇。 王语嫣也很老实,默写书籍,活像一个码字姬。 弟子们倒是不太省心,学会了神功总想下山折腾一下。 好在山童姥还有威信,陈子平,杨宁也十分听话。 然后山童姥便提到了一个李不言原以为死去聊人。 段誉回来了。 原来王语嫣根本没有杀了段誉。 仅仅只是取走了段誉一身的修为。 而这还是段誉自愿的。 两人再见面时,似乎有些莫名的意味,不过山童姥未曾在意,对段誉也只是提了一嘴。 最后便是回应李不言的问题。 李不言需要合适的人手,那里还有比梅兰竹菊四婢更合适的呢? 唯一的问题便是,李不言要如何把人带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