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 神洲大能聚老君 (第2/2页)
善了无数倍。 可以说是李弥对于太极龙君所代表的大道的整合,无短板的精气神并重道法,一路直指长生境界,可以此证得长生道果。 不同于其他诸如《长生诀》、《神霄无量造化经》、《不灭玄功》等龙君功法,《太极长生经》可以说是李弥的根本功法,仅次于开天功。 而今日,李弥要做的就是普传太极大道,一举改变神洲人族修士只重符箓之道,偏科严重的局面。 李弥今日讲道,依旧是由浅入深,鞭辟入里。 对于太极之道的熟悉,太极宗弟子远胜于来客,但是道行境界,来客又远胜于太极宗弟子。 因此在一开始,养气开窍筑基的阶段,太极宗弟子收获非常大,到了后续金丹步虚长生境界,反而是宾客后来居上,领悟更深。 整个《太极长生经》,从养气到步虚,李弥毫无保留,唯有证纯阳真形阳神,李弥留了一手,只讲大道玄妙,不讲具体步骤。 也不算留一手,事实上李弥自身都还没有完成这一环节,只能说还未验证完成。 但即使如此,兜率宫中五千宾客弟子,也是收获极大。 对于太极宗弟子,完善了一条最容易入道,也中正平和,却能直指长生果位的上乘法门,只从这功法名字和自家祖师道号以及宗派名称,就知道这《太极长生经》,必然是太极宗根本道法。 放在过去,唯有真传弟子方可得授,今日却是大开方便之门。 对于一众大修士,哪怕不转修太极之道,只是作为参照,也是极大收获。 尤其是一千二百名步虚修士,更是如听仙音,对于今后的修行明了了许多。 一部《太极长生经》,丝毫不亚于三大仙山的根本道法,甚至犹有胜之。 对于其他宗门和道人,更是降维打击了。 和《太极长生经》一比,自家视若珍宝的道法,又算什么垃圾? 因此太极真君如此毫无门户之见的传道法会,当真是太难得了,可以说是为整个神洲广开大道。 当《太极长生经》普传天下的一天到来之时,许多原本受限于眼界和机会的年轻人,都可以凭借最基础的太极拳和太极剑入道,然后一步步走下去,不但可以凝成金丹,甚至长生有望! 以人族数十亿百姓的根基,当《太极长生经》普传神洲的那一刻,人族就已经赢了。 自此,蛮荒妖魔再也不可能压过人族。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天地灵机不足。 上乘道法普传天下,自会涌现出千倍百倍的修行者,如此一来,天地灵机如何够用? 但太极真君显然早有预案,胸有成竹。 李弥讲道七日,方才终结。 一众修士连忙起身,这七日传道,所有人都受益匪浅,纷纷以师礼向李弥致敬。 “十日之后,再议神洲大局!”李弥话音刚落,人直接不见了。 一众宾客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取出玉简,纷纷收录七日所得《太极长生经》。 说来也奇怪,刚才听太极真君讲道之时,历历在目,仿佛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太极大道是如此高妙,然而到了这一刻想要记录之时,却根本无法复刻,只能结合自己的道果,融合自身的领悟,书写属于自己的《太极长生经》。 倚天之中,觉远临终前口诵九阳真经,无色禅师郭襄和张三丰各记下了一部分,后来形成了少林、峨眉、武当三个版本的九阳功。 今日李弥所授《太极长生经》,各人自有造化,便会造就上千份不同的《太极长生经》。 其中金丹之前的部分,是没有任何差异,通行一个标准的。 但是从金丹之后,便融入了各自对于太极之道的领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道行越高,所能记下的《太极长生经》越强,于太极之道领悟越深,所能记下的《太极长生经》越强。 今后这些版本各自不同的《太极长生经》,就将随着一众宾客,散入整个神洲。 届时,许多小宗门粗浅的法门都将毫无市场,修士们再也不可能凭借着功法来垄断。 但是李弥也给他们留了一条道路。 那就是转型辅导班,毕竟许多人的悟性都很一般,靠着一本秘籍自学成才的概率太低,还需要恩师指点。 但是不论修行任何一版的《太极长生经》,都和李弥所传《太极长生经》出自同源,完美兼容。 也就是说无论是和出身来历,到了证长生果位这一步,都要万道归宗,收束到李弥这一版《太极长生经》。 天下武道出太极。 因此随着时间流逝,随着《太极长生经》普传天下,李弥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已经赢了,今后绝大多数神洲修士,都修行的是他的法门,自当称他一声祖师。 这才是真正的阳谋。 七日传道,李弥收获一兆传道度,而这只是一个开始,一粒种子。 当《太极长生经》传遍天下之时,才是李弥真正收获传道度之日。 三君各自写下了《太极长生经》,互相一参照,笑着摇了摇头。 “罗师兄道行最深,于太极之道领悟最深,这一版《灵宝太极长生经》还要胜过我等。”郭真君叹了口气。 “贫道所得,不过太极真君所讲五成罢了,这还是太极真君毫无保留,深入浅出,其中大半,都还需要贫道慢慢参悟。”罗真君感慨道:“仅凭这一版《灵宝太极长生经》,已经不亚于《灵宝经》。” “贫道所得《上清太极长生经》,大约有太极真君所授四成道韵,逊于《上清大洞真经》,今后可做上清真传弟子功法,补足精之一道短板。” “贫道所得《正一太极长生经》,约有太极真君三成五真传,逊于《正一法文天师经》,亦可用作门中弟子修行体术。” 三君都能清晰的认识到如今人族符箓之道的问题,那就是太偏科了。 前面走的捷径,早晚要在证纯阳和真形之时补回来,这也是人族修士半步真君和长生大能如此稀少的缘故。 因此《太极长生经》,不得不修行,根本绕不过。 “不愧是太极真君,心胸竟然如此宽广,居然将门中根本道法广传天下,毫无门户之见,贫道佩服!”张天师感慨道。 听讲七日,三君都可以确认,《太极长生经》绝不亚于三大仙山根本道法,甚至要稍胜一筹。 这样的根本道法都可以毫无保留的传授,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从今往后,天下修士泰半都要修行《太极长生经》,太极宗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天下道门圣地,无数天才向往的地方。”罗真君面色凝重:“我们三位所得《太极长生经》,还不到一半,其他道友可想而知,等到他们门人弟子到了证长生果位之时,只能前来老君山求取真经,想来这便是太极道友的阳谋了。” “不错,贫道建议无论是我三山之中哪位真传,都可同时得授灵宝、上清、正一三教版本《太极长生经》,如此汇总一番,约有本经七成水准,当是大幅领先于其他道门,保证我们的独立自主。” “不错!应当如此,我三教本就一体,当不分彼此,共同参照!”张天师大喜。 罗真君也点了点头。 哪怕再感激和敬佩太极真君,三大仙山传承数万载,道统传承也绝对不能就此断绝,必须保证自身的独立自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