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 太子地位不保啊 (第1/1页)
“客气什么,人来了就好,还带什么礼物。” 这话有些耳熟,但是陆尘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陆村长。” 李承乾见李丽质来,心生一计,想将陆尘的罪名定下,然后李世民就会让他离开大河村。 “这世家,是大唐的基石,你将他们得罪了,还用皇帝的名义去得罪了。” “这次,你死定了。” “五姓七望,名门望族,已经传承数百年,是朝廷的基石,怎么可以让你如此羞辱。” 李丽质当然知道李承乾说什么,因为刚刚那一幕,她也看到了。 陆尘拿起酒杯来,喝了一口酒说道:“哎,你这些,应该都是李承乾的夫子教的。” “这李承乾太子地位不保啊。” 李承乾当即变色说道:“你胡说什么,太子地位怎么不稳固了...” 李承乾意识到不能多说。 但,陆尘说这话,就犯了大忌。 敢乱议皇位继承的,通常下场不会太好。 李承乾觉得,这陆尘也是自己找死。 “陆村长,你觉得,这太子之位为何不稳了。” 李承乾心中窃喜。 陆尘淡定的说道:“你跟太子是同一些人教的,这些人教你们,世家是朝廷的基石。” “所以,太子也倾向世家,保护世家。” “然而,这跟皇帝的理念有巨大的冲突,这样的人,皇帝怎么可以将皇位交给他。” “你这书童,还是早点离开太子府为好。” “我跟李二关系好才跟你说这些,若是太子倾向五姓七望,那你还是早点离开。” “这李世民,开科举,就是为了打压世家,这太子若是向着世家,这太子之位,断然无法稳固。” 李承乾顿时皱着眉头。 真的是这样吗? 他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那几个老夫子教的。 他们的学术水平没问题,教的不仅仅是儒家的道理,还教了一些为君之道。 但,教君臣之道的时候,这君要爱臣。 准确的说是要爱这些世家之臣。 自古,皇帝一直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没错,但是皇帝一直强调,就是要臣子臣服。 臣子也一直将忠君,但却一直要跟皇帝休戚以共,要跟皇帝平分天下。 故,自古,君臣矛盾就一直存在。 “怎么会?” “夫子教的没错。” 李承乾有些精神错乱了起来。 他有错吗? 他认为他学的没错。 “陆村长,这朝廷,就需要有人治理。” “不让这些世家一起帮忙治理,朝廷又怎么能治理得过来。” 陆尘摇头说道:“这大唐,是需要读书人治理,但为什么一定要是世家。” “这些世家,腐朽不堪,迟早生乱。” “隋朝若是没有这些世家两面下注,即支持朝廷,也支持各路造反之人,包括你们李家。” “这强盛的隋朝也不至于骤然崩溃。” 李承乾思索了起来。 但他想不明白。 几个夫子,教的很有水平啊。 陆尘懒得跟他说。 “你啊你啊。” “幸亏李二将你送到我这里来,否则以后就废了。” “李承乾的夫子不是什么好鸟,也教不出什么好鸟来。” 陆尘说完,不理会他。 “现在,应该也快开饭了,我们就等等。” “看今天能营业多少。” 当,那五姓七望被打出去之后,他们非常的不服气。 他们是谁,怎么可能被这样对待。 这群人哪里会服气。 当即,他们就开始行动了。 这些五姓七望之人,立即通知人去报官。 当街打人,打的还是他们。 这还有理了。 “管长安县的县令,是我王家之人,我立即让他带人来拿人。” 一个姓王的,脸上都是伤痕,实在是气不过。 但,他也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作用,当即将报复的重任给接了过来。 立刻,有人拿着王家的东西,立刻飞奔去报信。 那县令接到消息,大惊。 王家之人的都敢打。 他王典,是王家旁支的一个人,能当上这长安县的县令也是王家举荐的。 当即,不敢怠慢。 亲自叫来了全部的捕快。 顿时,几十号人,带着刑具,直接冲了出去。 一行人,快速前进。 路过一个路口,一辆马车档在中间,马车跟他们是一个方向的。 这王县令着急。 “前面的,暂时征用你们的马车。” 这王县令是个文人,跑起来慢啊。 王家的人被打了,这还了得,必须赶过去。 “你们谁,知道这是谁的马车?” 天就要黑下来,这王县令确实没看很清楚。 走近一看,这马车不简单。 此时,马车掀开。 “王大人,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火急火燎的?” 立刻,一个很熟悉的声音。 “房相。” 这王大人可是吓到了,里面坐的居然是房玄龄。 “下官长安县县令王典,拜见房相。” 房玄龄手随意一挥说道:“无妨,你这是有什么急事?” 王典眼珠子一转,不能说是帮王家找回场子,否则他这官就别当了。 “房相,我接到举报,有不少人在西市那边斗殴,下官正带人去拿人。” “嗯。” “不错。” 房玄龄夸了一句,然后说道:“若本官车是空车,便给你了,但是车里面有很多的东西。” “本官要去皇家酒楼送礼,故不能将车交给你用了。” “无妨无妨。” “是下官得罪了,下官不该。” 房玄龄却没有怪罪他。 “速去处理,长安城内斗殴,容易出大事,紧急征用别人的马车,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是是是。” “我们走吧。” 房玄龄觉得这王县令做事有能力,紧急情况下,就应该当机立断。 这王典算是在他那挂了号了。 “县令大人,属下知道可以抄小路过去。” 一个捕快说道。 “哼,还去什么去,我们回去。” 给王典传信的,也不是王家主家的核心人物。 只是主家的一个边缘人物。 这房玄龄都去那送贺礼了,他去不是找死。 “走,打道回府。” 这些捕快完全弄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众人于是就转身回去了。 王典,拎得清。 这房玄龄都去了,他去也没用。 王典想回去,告诉来报信的人,但是那人报完信,在王典召集人手的时候已经离开了。 话说,在皇家酒楼外。 当那王家的人炫耀关系,去叫王典的时候。 这卢家也不闲着。 他们都是世家,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这王家有人,他们卢家就没人了吗? “我卢家在刑部也有人。” “我让他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