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祖百字碑浅释 (第1/1页)
养气忘言守 降心为无为 动静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 真常需应物 应物不要迷 不迷性自住 性主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 腹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 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 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 逍遥谁人知 坐听无弦曲 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 端的上天梯 以上为吕祖百字碑,以诗歌的形式,述说丹道的程序和法理。为历代丹家所重视,下面个人根据多年研究的一点小心得,小小浅释一下。 1,养气忘言守。 化自谭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 若深索其源,则可索至庄子~“罢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形同大通”之句。 若再继续追溯,可索至上古真人广成子授黄帝长生诀~“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句。 聪明者,非指思虑智慧,耳听为聪,目视为明~罢黜眼耳也。 庄子寓言有云:混沌开七窍七日死。~即寓意人之元气生命力,自七窍而泄露也。 故养生之要,首在吝惜元气,勿多消耗泄露也。 老子云:吾有三宝,一曰俭,二曰慈,三不敢为天下先。 又云:治人事天,莫若吝。 魏伯阳真人云:眼耳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游浮守规中。 黄庭经云:神仙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成其真! 列子云:至人居若渊,行若械。 夫子云:刚毅木讷,近仁! 以上先贤,皆告诫后世学人,养生首要在爱惜精气也! 俗语亦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其中之理,宜细思! 2,降心为无为。 降者,降服也。 《金刚经》云:须菩提,云何降服其心?~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此句总告诫后人~学习用加法,养生用减法罢了。 3,动静知宗祖。4,无事更寻谁? 清净经云: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俱悉归! 此句大抵是说~学养生要知道元气和万物演化的原理,要确定宗祖。大道不出阴阳动静之外,除了这个,还应该追寻什么呢? 5真常需应物。6应物不要迷。 大抵告诫后人,养生须向镜子学习,有物必应,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心中无痕! 绍昙和尚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讲的便是此理。 所谓学道不学道?学个镜子照……道家自古就有鉴形法,密宗有镜观法,都和镜子扯得上关系。(当然这个没师父教,千万别轻易尝试,瞎搞容易出事……这里只是举例说一下镜子和养生的关系。) 盖因人之真性,无名无象,无形无质,世人难见,所见者唯情志也,性情~体用而已,故制情即是养性! 夫子云:求喜怒哀乐于未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7,不迷性自住。8性住气自回。 明悉制情养性之理,则自然待人接物,不有不谐。 今如镜映物,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虽迎来送往,却无一痕在心。心无成见,自然喜怒哀乐皆发自中和,五志七情不妄动,凡动皆天然中和矣。 情志与真性本一体,情为性之用也。情动性亦动,情定则性亦定。性定心必平,心平气自和~故曰性住气自回。 当代大儒文怀沙老先生,生平最爱讲“正清和”。其中之理,吾等学养生之人,宜细思之。 9,气回丹自结。 丹者,元气圆满无亏也。心平则气和,气静则神逸,自然气血和融,阴平阳秘也。养生之效,已不假施工,自然功成矣! 以上是吕祖述~养生应该如何应对外缘的理法和效益。 到10腹中配坎离,以及以下,则讲述内修之理法效益。 坎离者,水火心肾也。 盖因常人心思灵动缥缈,如风中柳絮,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精气则无时无刻不在泄露消耗。故成水火未既之象,故需明了上节“定性则气回”之功用。 收视返听~外溢之精神使之内敛,散乱之元气使之有序。此即心肾交,水火既济之理法效益也,故曰腹中配坎离。 以下~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人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限于经验学识,只大致讲一下原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人之身心性命。 性大抵是无名无象,无从琢磨的,世人所见者唯情志。 情志虽具名象,亦难以把控。 修心养性,说来轻巧,好像却没有一个好的具体下手方法。世人日常最常见者,唯气息。最熟悉者,唯呼吸。 故而养生修道,下手假调息而制心。 名曰养性,实无从下手,因情志为性之用,故而制情志。(降本流末~无暇圆满之性,用之即为七情五志。) 制情志亦不好下手,因心为使气主,故假调息而制心。(阴阳动静~呼吸。) 太乙金华宗旨云:心易走,以气系之。气易粗,以心细之。 日久调息功夫纯属,则心息打成一片,不分彼此。(性住气回,一身元气和谐有序,圆满无亏。) 唐后丹法常喜用水火比喻玄理。实际就是性主思虑,变幻不定当为火象,如炎焰漂忽不定之义;情为水,为精,取水之至柔,弛骋天之至坚。洪水泛滥如情欲! 一个从上发散,一个向下流失,不断消耗生命力。(水火未既,心肾不交) 故而要腹中配坎离。外溢之精神使之内敛,散乱之元气使之有序。(水火既济,心肾交)。 今既性定,收视返听,心神默注己身,则如大日普照(真火)。水当为真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元精真水)。 以太阳照真水,则水气滋生,行云布雨,一片天然。(阴阳生反复~常人神化气,气化液。道人行逆反,水液化气,气养神也。) 日久默照功夫纯熟,自然如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普化一声雷。雷者,帝出乎震,阴阳激荡而生元气,孕育万物也。)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人体是个大秘藏,奥妙无穷。黄易大师云,一切神通变化,本自足具。……内修功夫到家,开发身体潜能,脑垂体会分泌多种激素,重新活化身体,再现青春期。这就是玉液炼形……) 所以叫自饮长生酒,逍遥谁人知? 对身体了若指掌,控制自如,开发潜能,完全明白了人体小天地的奥妙,宇宙大天地的的奥妙,自然可以触类旁通。(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以上,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