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开始改革,收获民心 (第1/1页)
在这段时间,刘北虽然没有对外用兵,但他也没有闲着。 他正在谋划着军政改革。 以前,地盘太小,事情也少,所以,也没有改革的必要。 但现在不一样。 掌控了三郡之地后,他管控的人口,便已经超过百万了。 而他的军队,也正式突破了十万大关。 按照原来的草台班子,肯定是管不过来了。 改革,势在必行。 …… 刘北首先要改的是军队。 要知道,他发家的时间太短,这些军队,大部份都是招纳黄巾而来的。 良莠不齐。 而且,这些军队,都是几名将领在攻打黄巾时,谁招降的人,就归谁管…… 在招降时,一次可能就是一股黄巾几百上千人一起投降。 所以,军队之中,也是各种小山头林立。 让这些人混到一起,只要有心人一煽动,恐怕就是一场大祸。 就比如历史上的张飞,鞭打了部下一顿,就被部下直接杀了……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军队,打打顺风仗还行,真要对上那些精锐,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他最先对军队动刀。 而这一点,他手下几名将领,倒没太大的意见。 毕竟,大家也才刚带兵不久…… 很快,在几人的商量下,一支全新的军队出现了。 刘北将军队,完全打散。 然后,对里边的人员进行甄别。 那些平时劣迹斑斑的,全部被剔了出去。 最后,十多万人,混编成了五个军团,共计十万人左右。 分别是青龙兵团两万人,由关羽统领。 黑龙兵团两万人,由张飞统领。 银龙兵团两万人,由赵云统领。 近卫军团一万人,由许褚统领。 这七万人,全是精兵。 而剩下三万余人,则是被挑剩下的,全部被他编入地方守卫部队,由臧霸等人统领。 至于剩下的几万人,基本上都是有各种前科的。 对这些人,刘北一个也信不过。 不过,这些人,都是当劫匪当习惯了的。 放他们离开,他们肯定也不会回去老老实实的种田。 最大的可能,要么就是再次落草为寇,要么就是投靠其他诸侯。 这种资敌的事儿,刘北肯定不会干。 看想了想,干脆把屯田的思路拿了出来,让这些人先试验一下…… …… 对屯田,刘北其实只是了解它威力很大。 在三国前期,这些诸侯每次打仗,了不起也就动用几万军队。 而到后期,却是动撤调动数十万大军。 关键的原因就在屯田。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经历黄巾之乱,以及三国的诸侯混战后,整个天朝的人口,都只有不到千万人了。 虽然,这个数据肯定不靠谱。 毕竟,东汉时有五千万人口,而到了三家归晋后,官方记载的居然只剩下八百万了。 估计有很多人为了逃税,托身于世家,把户口隐瞒了下来。 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可怕。 世家可是不用缴税的。 也就是说,那个时侯,魏蜀吴三国,能征税的人口,就只有这八百万。 而这个时期三个国家的军队加起来有多少呢? 加起来不下百万。 按理说,这么点人口,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的。 然而这个时侯,大家都做到了。 关键就在于屯田。 军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自给自足,极大的减轻了对民众的负担。 可想而知,屯田的威力有多大了。 虽然,他并不了解具体怎么cao作。 不过,他也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方向就够了。 陈群不愧是当世最顶级的内政谋臣。 刘北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思,他很快就拿出一个详细的方略。 当然,刘北也没有全盘照搬。 这种屯田制,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训练。 虽然能养活更多军队,但却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于是,他干脆把这些有前科的黄巾,统统编入屯田营。 然后,再由地方守卫部队进行弹压。 而剩下的精兵,依然照常训练。 很快,这一制度就执行了下去。 这一点,在别的地方也许还很难施行,毕竟,屯田需要土地,而土地又都是有主的。 特别是那些大地主,一般都是地方的实力派,即是使地方诸侯,也不可能去革他们的命。 因为那些诸侯,搞不好自身就是最大的地主。 但在刘北这里,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无论是东海,还是琅琊,或者泰山,都被黄巾祸害得够呛。 黄巾祸害人,当然是先去抢地主了。 那些平民都是苦哈哈,有什么好抢的? 这就造成,在他的治下,到处都是空地。 要多少有多少。 当他把屯田的军团安排下去后,发现还有很多土地无人耕种。 然后陈群建议,干脆发了一个招募流民的告示。 任何人,都可以来他们这里领一分土地。 只需要上交五成的收益,种几年之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 一开始,刘北还觉得,收五成太高了。 结果当告示一出,前来领地的流民,却是络绎不绝…… 原来,这个时侯的农民,一般都是在给地主种地。 一年的收成,先就要给地主上交一半,然后,还有各种苛捐杂税。 以及各种徭役。 平民辛苦种地一年的收成,最终到自己手上的,可能连两成都不到。 而他们只收五成,而且种五年后,土地归个人所有。 可以想象,这对平民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当了解到这一点后,刘北不由感慨一句,这个汉朝不亡,简直都没天理了。 这个时侯粮食产量本来就低,即使是风调雨顺的丰年,两成收益,也肯定是不够吃钣的。 难怪老百姓都要造反。 而且那个徭役更坑。 老百姓每一年都要给国家义务劳动,也许是去修城墙,也许是去挖护城何,或者就是运送粮草啥的…… 干这些朝庭不但不给钱,甚至连饭都不管,还得老百姓自带干粮。 而且,要是因此耽误了务农,朝庭也是不管的。 当知道这一点后,刘北大手一挥,直接免除了徭役的政策。 需要用到民夫的时侯,全部改成政府工程,按劳给酬…… 果然,这一道政令一出,来他这里的人更多了。 不光是流民,许多州郡的平民,居然都直接往他这里跑了。 当他收到董卓死掉的消息时,他的这三郡之地的人口,居然增加了十多万。 只不过,就在他这里刚走上正轨的时侯,一件事情,打断了他的进程。 公孙瓒的来信了。 邀请他出兵讨伐袁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