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求订阅) (第3/3页)
情。 “公子,下官刚派人检验过,只要将那些干菜用水泡发,然后再用来做菜,就能做出一道道菜肴” “其味道虽然比新鲜蔬菜差点,但放在出征在外的大军中,绝对算的上是美味佳肴” “要是跟rou干和腊rou之类一起煮食,味道更佳” “有这些便于携带的干菜,大军再也不用担心出征时无菜可吃了,相信这会大幅提振将士们的士气”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这就是我发明这种干菜的目的所在,就是为了改善军中将士的生活” “军中将士在战场上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每一个都是大唐好男儿” “可惜我年岁太小,不能跟他们一起纵横疆场,那就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尽量保障将士们的生活,让他们吃饱穿暖,好上阵杀敌” “我会尽快普及新生产技术和新作物,开辟新行业,让他们的家人把日子越过越好,解决后顾之忧” 随着他这番话,褚遂良他们的眼睛都变得越来越亮了。 他们看着李医的眼神,则变得越来越炙热,充满赞赏与尊敬,甚至还有几分狂热。 展示完高姿态之后,李医这才开始询问具体细节。 “县尊大人,长安县温棚区这次能提供多少干菜给军中?” 长安县令立刻得意地回道: “回公子,下官刚派人统计了一下,长安县温棚区这次一共能拿出一万多斤干菜,只多不少!” “这批干菜一旦运到军中,必定能大大改善军中将士的生活,估计能维持四五日” 李医满意地点了点头。 “非常不错,如果万年县也能拿出这么多干菜,那就更好了” “再加上洛阳、咸阳、潼关等地提供的干菜,应该能维持大军二十天左右的消耗” “等到二十天后,第二批干菜也制作完成,正好可以接上” “由于这次是在北方草原作战,rou食方面倒不用担心” “以后我大唐只要对外用兵,都可以照此办理” 话音未落,褚遂良已情不自禁地发起了感慨。 “军队后勤居然能做成这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也闻所未闻!” “在如此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下,我大唐军队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医看了看这位名相,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这才哪到哪啊,还早着呢! 等我将人民军队的军需物资供应体制移植到大唐,你再看大唐军队会变得多么强大,那才叫真正的无敌于天下! 接着又聊了一会,李医就在长安县令的带领下,去查看收上来的那些干菜。 那些干菜的质量都非常好,只是由新鲜蔬菜制成干菜,多少有点可惜,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在查看的过程中,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让这些干菜受潮发霉。 一旦发现受潮发霉的干菜,那就立刻丢弃,绝对不能食用。 尤其是烘干的杏鲍菇和蘑菇,更要注意这点,绝不能给军中将士吃变质的蔬菜。 如果发生这种事情,所有责任人都严惩不贷。 造成严重后果的,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 褚遂良和长安县令他们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这可事关战争成败。 他们一个个全都点头承诺,会严把质量关,绝不让任何一棵变质干菜流入军中。 检查完已收上来的干菜,李医又出门跟衙门外那些送菜的老百姓聊了几句。 闲聊过程中,他再三重申,这次制作和收购干菜是国家行为,绝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他也告诉那些老百姓,以后还要制作大量干菜,朝廷不能白白使唤老百姓,那样不能持久。 经过他的一番解释,那些老百姓方才打消无偿制作干菜的想法。 不过他们还是感到有些羞愧,感觉这钱赚的有些丢人。 安抚好这些百姓后,李医就坐车离开了长安县衙。 接下来,他先是去了崇贤坊的香皂作坊。 在这里工作的那些女人,都是左武卫特种部队成员的家属,或是母亲、或是姐妹、或是老婆等等。 随着左武卫特种部队离开长安,这些女人也都变得心神不宁,每个人都满眼担忧之色。 李医的到来,顿时就让她们安定了下来,不再感到担忧。 在跟这些女人会面的过程中,李医明确地告诉她们。 虽然他无法保证,她们的家人都能完好无损地回到长安。 但是他能保证,让所有特战队员的家人都好好地生活下去,并且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听到这话,那些女人哪里还有半点顾虑和担心。 她们甚至嚷嚷着,自己男人要是不能拿到军功,不能光宗耀祖,等他们回到长安,就别想上自己的床。 其中一些女人更加过分,居然嚷嚷着要给李医介绍媳妇,一个个争先恐后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她们所介绍的女孩,肯定是她们的姐妹或小姑子、或是其他亲戚。 青涩稚嫩的李医,哪里架得住这些如狼似虎的女人啊。 跟之前几次一样,他再次落荒而逃,在一片哄笑声中,狼狈地逃出了这个香皂作坊。 随后,他又去了万年县县衙,查看万年县收上来的那些干菜。 相比长安县,万年县制作的干菜更多,数量接近两万斤。 就在李医查看这些干菜时,刚刚下朝的李世民,正在听手下侍卫统领的禀报。 侍卫统领所禀报的事情,正是李医的动向、以及他今天的所作所为。 听取禀报的同时,李世民也在挥毫泼墨,在书案上笔走龙蛇。 而在旁边的茶几上,则放着几样干菜。 转眼的功夫,李世民已书写完毕。 他先是看了看这幅字,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微笑着说道: “把这幅字拿去装裱,然后挂在国子监的正殿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应该让全天下人知晓” “遵旨” 那名太监躬身应道。 随后,他就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拿起这幅书法,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李世民则放下毛笔,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那几棵干菜,爱不释手地欣赏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