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心力交瘁(求订阅) (第1/3页)
已是深夜,整个长安都已入睡,万籁俱静。 一支由三十辆牛车组成的车队,突然从金城坊驶出,径直驶向了开远门。 夜色下的这条街道,白茫茫一片,好像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但是,现在却是盛夏时节。 那些白色的东西,其实都是生石灰,洒满了整条街道。 从金城坊驶出的那些牛车上,同样铺着厚厚一层生石灰,每辆车上面还遮盖着草席。 而在草席下面,则是一具具死状凄惨的尸体。 那些尸体全部来自倭国馆舍,基本都是倭国使团成员,还有一些数典忘祖的唐朝人。 赶着那些牛车的,要么是左右武卫的特种兵,要么就是长安县的衙役和捕快。 他们每个人赶一辆车,一言不发,都用麻布遮掩着口鼻,包裹着双手,看不清真实面目。 而且他们都顶着一个大光头,在月色下异常显眼,明晃晃的。 负责监督这支车队的,是两队全副武装的左武卫骑兵。 但这些家伙全在街道两边行进,离街道中央的运尸车队足有八丈远,避之唯恐不及。 他们同样用麻布遮掩着口鼻,醋味冲天,将呛人的石灰味和血腥味全部遮住了。 没用多久,车队就已抵达开远门城楼下。 晚上从不开门的开远门,此时却城门大开。 车队随即穿过城门,赶往设在城外远处的焚尸场。 看到这支车队顺利驶出城门,站在远处的牛进达和褚遂良,顿时长出一口气,多少放松了一点。 紧接着,褚遂良就发起了感慨。 “希望公子制定的防疫措施有效,以后不要再有尸体从这里运出去焚烧了” 听到这话,牛进达立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种凄惨的情况一定不会发生,苍天会保佑大唐!” 感慨了几句后,他们两人就分道扬镳。 牛进达带领麾下将士驶出城外,继续监督运尸队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并确保不会有人借机逃跑。 褚遂良则拨转马头,返回了金城坊,继续盯着馆舍那边。 馆舍里,此时灯火通明。 长安县令正指挥人清洗前院地面,清除那些残留在地上的血迹。 最后被扫进沟渠里的血水,都会撒上大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血水的剧烈反应,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那条临时挖出来的、通往馆舍外的沟渠里面,一时间白雾弥漫,十分呛人。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前院产生的所有生活废水,都会在用生石灰消毒之后,通过这条沟渠排到附近的排水渠里。 这样的沟渠,后院也有一条。 跟这两条沟渠相连的排水渠,则一路绿灯直接通向城外。 从馆舍内排出的那些废水,经过消毒处理后,基本已无害。 再被来自永安渠的大量清水冲刷稀释,并快速冲到渭河里,并不会对长安造成任何危害。 此时,李医正站在前后院交界处,看着大家清理前院的地面。 “县尊大人,清理完地上的血迹后,务必给所有地方都撒上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运送尸体出城的人回来后,让他们把身上的衣服全脱下来,就地焚毁” “然后每个人都洗个热水澡,然后才能休息,千万别嫌麻烦” 李医掩着口鼻说道。 听到这话,站在七八米外的长安县令立刻点了点头。 “公子尽管放心,老夫会盯着大家,绝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正说话间,安内侍突然从后院走了过来。 “公子,陛下和孙神医来了,就在后院的院墙外” “啊,皇爷爷来了?这不胡闹吗!” 李医低声惊呼道。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快步向后院走去。 三两步之间,他已来到后院。 此时,后院里已搭起一顶顶遮雨凉棚。 每个凉棚下都摆着七八张木床,并挂着蚊帐,文章里还挂着驱蚊的香囊。 洗完热水澡的那些孩子,此时都已睡去。 但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蜷缩在床上,微微颤抖着,显然还没有完全摆脱那座黑暗地牢带来的影响。 包括小燕子在内的几个小家伙,还在说着梦话,轻轻喊着mama。 看到这一幕,李医的眼眶不禁再次湿润了。 他快速查看了一下所有孩子的情况,这才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他就已来到后院院墙处,在距离院墙四五米的地方停住了脚步。 此时,那位四十多岁的太医正站在这里,大声向院墙外的人禀报情况。 院墙外则一片灯火通明,略有些嘈杂,显然有不少人。 看到李医过来,那位中年太医立刻躬身施了个礼。 “公子,在下已把那些孩子的情况禀报了陛下,告诉了孙神医”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然后高声说道: “皇爷爷,孙儿过来了” 下一刻,李世民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 “医儿,皇爷爷不放心你小子、不放心这里的情况,特意过来看看” 听到这话,李医无奈地说道: “劳皇爷爷牵挂,孙儿很好,没有出任何问题,也有足够的信心应付这种情况” “您是一国之尊,肩负着整个大唐,真不应该冒此风险啊!” “类似这种事情,孙儿希望只此一次,千万不要再发生了” “待会回去后,您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