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神一般的少年郎(求订阅) (第1/3页)
转眼之间,已是八月下旬。 金城坊,原倭国馆舍门前。 临近上午巳时,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治和几位重量级文武大臣,早早赶来了这里。 一同来到这里的,还有孙思邈和太医署几乎所有太医。 无一例外,大家此时都喜气洋洋的,非常轻松。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一直笼罩在长安上空的疫病阴霾,终于彻底散去了。 随着疫病威胁解除,压在所有人心头的那块巨石,也终于放了下来。 就在今日,位于金城坊的这片馆舍将彻底解封。 困在这片馆舍里,被隔离一个多月的人们,将会走出这片馆舍,重回正常生活。 原本拦在馆舍门口左右两侧的木栅栏,昨晚就已拆掉。 但这条街道上还撒着不少石灰,味道多少有点呛人。 由于李世民的到来,之前已解除隔离的附近居民,暂时只能待在自家门口,在远处看热闹,却不得近前。 刚到巳时,馆舍大门准时打开。 紧接着,身穿麻布圆袍的李医率先走出大门,来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在他之后,是身穿常服的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 他们三人刚一出现,站在外面迎接的人们却不约而同地愣住了,一个个瞠目结舌。 也就褚遂良和牛进达的表现好点,却满眼笑意。 “哈哈哈” 现场突然响起一阵爆笑声,所有人都放声大笑起来。 “怎么回事?这些家伙不是在抗疫吗,怎么都变成了和尚?” 李世民大笑着说道。 此时,李医他们都顶着一个锃光瓦亮的光头,非常显眼。 这在唐朝人眼中,实在太过离经叛道了,谁也没见过! 更何况他们三人的身份都非常特殊,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嫡长孙,另外两位是有一定分量的朝中官员。 以他们的身份,顶着一个光头实在太过怪异了。 即便李世民知道,李医他们剃光头的真正原因,但还是止不住笑意。 在众人的大笑声中,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的两张老脸瞬间就红透了,直呼不成体统。 李医却安之若素,反而笑得非常灿烂。 他径直走到李世民身前,直接跪了下来。 “拜见皇爷爷,月余未见,皇爷爷龙体可否安康?” “孙儿幸不辱命,跟大家一起克服了这场疫病,……” 说着说着,他已泪流满面,哽咽了起来。 这一个多月过得实在太不容易、太辛苦了! 每一天他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都在高度紧张中度过,神经时刻都绷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敢松懈。 隔三岔五的,他就要参与抢救。 将一条条生命从阎王手里抢回来,让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没有抢救任务的时候,他也没闲着。 他既当爹又当娘的,要照顾好那几十个孩子。 还要当心理医生,帮那些孩子、甚至帮某些大人,进行心理辅导。 让他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疫情、面对生活,尽量避免留下什么心理问题。 而他自己,却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即便身体里隐藏着来自后世的灵魂,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考验啊! 随着他开始哽咽,李世民也热泪盈眶,差点就流淌下来。 “好!真是好孩子!苦了你这小家伙了!” “皇爷爷得好好感谢你小子,保卫了大唐锦绣江山、保卫了这繁华盛世!” “长安二百多万老百姓、乃至大唐所有百姓,都应该感谢你!” 说着,他就将李医一把拉起,紧紧抱在了怀里。 看到这一幕,站在一旁的李治不禁羡慕非常,也噙满眼泪。 原本应有的嫉妒,此时却怎么也无法在他心里产生。 站在旁边的众多文武大臣、包括孙思邈和诸位太医,也都感动不已,很多人都眼圈泛红。 他们非常清楚,李医领导创造的这个抗疫奇迹,究竟有多么惊人! 这在华夏文明史上,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被万世传颂的传奇故事,乃至是神话! 冒着舍生取义的巨大风险、亲自主导这一切的医公子,在这个故事里,必定会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想到这些,所有人都羡慕的眼圈有些发红。 等李世民松开李医,大家立刻齐齐长揖到地,齐声高呼道: “感谢公子拯救长安,拯救天下苍生,吾等感激不尽” 看到这一幕,李医被吓得直接跳了起来。 他连忙上前两步,惶恐地扶起了孙思邈。 “使不得,孙老神医,您可折煞小子了,小子哪里受得起啊!” “多亏您主导制定的药方,我们才能如此快速地战胜这场疫病” “与您相比,小子做的那点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直起身体的孙思邈,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公子不必妄自菲薄,你创造的这个伟大奇迹,大家有目共睹” “别的不说,公子制定的这套防疫方案,就是无价之宝,必将名垂青史!” “由此往后,这套防疫方案将会一直保护我华夏子孙,功在千秋万代!” “其余像口罩、手套等等物品的发明,每一件都意义重大” 听着这番赞美之词,李医的小脸迅速红了起来,眼中也不无得意之色。 能被药王孙思邈如此赞赏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除了自己,恐怕一个也没有! 站在一旁的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都频频点头不已。 他们看着李医的眼神都无比炙热,如同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