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六章:【一亿有多高,三四十层楼那么高】 (第3/3页)
先帮您开一段。毕竟把我们送过去后,您一会儿还得自己再开回来,这一来一回路程太远的话,人很容易疲劳,疲劳驾驶可不安全。” 韩老师已经认可了他的驾驶技术笑道:“也行,那老师就先给你指路。” 西安城里的道路四通八达,内城方方正正,即便走错了路也能很快拐回来。 徐福虽然第一次上路,开车却十分稳健,交通规则牢记在心,绝对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司机。 一点也看不出菜鸟的痕迹。 韩老师也彻底放心下来,舒服的靠在副驾驶上,偶尔指指路。 “听说现在的汽车,都配有GPS汽车导航,能自己认路,韩老师你怎么没配一个?” “是吗?老师对这些还不太了解,你给老师讲讲?” “就是基于GPS的车载导航系统,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向民用版普及了,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及化汽车配置。从简单的电子地图,到线路规划,未来还有可能结合实时路况为驾驶者推荐躲避拥堵的路线,挺方便的。” “要真能导航所有的路,那还挺方便。” 徐福道:“现在一些生僻的道路,地图上估计还无法显示。但是地图精确定位,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理论上来说,从90年代到现在,车载导航设备的工作原理并没有再一次革新,不过随着车机运算速度的越来越快,地图服务商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须跟上时代。所以未来的车载导航,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实用。” “必须得装吗?” “韩老师,那东西不贵。你常在西安城里开车熟悉所有道路,还不觉得有需要。要是出了城,装上导航好处就立刻体现出来了。 “而且装上定位系统,还有一个好处,万一车子被偷了,也能远程定位知道你车子在哪。” 韩老师若有所思,“那回头老师就装一个。” 有一搭没一搭跟班主任聊了起来,很快就出了城,一路向南,直上高速,也就不需要指路了。 徐福觉得后面太闷了,不由打开话匣子拉上她,“郭蓉你是哪里人啊?” “啊,……我是春城的。” “春城?春城好地方啊。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地理位置卓越。” “……” 等了半天没回音,徐福也不嫌弃,“郭蓉同学,你吱一声。” “啊~吱~” 后坐力闷声半晌,慌忙憋出一个字来。 韩老师忍不住笑了一下,“你要是觉得闷,可以开广播,老师平时不太喜欢听歌,也没下几首歌。” 郭蓉羞的脸蛋通红。 徐福摆手道:“老师你不用管我,我这人就是闲不住嘴。 “不过春城从地理位置上看,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倒是十分适宜养老。如果要在国内旅游,春城是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 “春城有这么好吗?我怎么没觉得。”郭蓉这次倒是多说了几个字。 “你这是没有家乡自豪感啊。长住西安的人,就不会觉得西安不如别的城市。是吧,韩老师?” “这倒是没错,西安毕竟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即便经济比不上北上广那些一线城市,但论文化底蕴,京城也未必比得上。对身居大西北的人而言,都以定居西安为荣。” 徐福忽然响起来西安之后,就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腔调,“韩老师,郭蓉,我用陕西话,给你们唱个歌吧。” “好啊,我看了你的资料,应该是荆楚人士吧,居然会说陕西话唱歌?” “嗨,现学现卖,唱的不好多包容。” “老师洗耳恭听。” 郭蓉也坐正了身子,准备听听。 徐福干咳两声,“献丑了,诸位!”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 有一种旋律,它扯着嗓子唱歌;在他的中心人们叫它鼓楼钟楼。 有人说西安水土让人变得懒惰,来打把挖坑我教你撒叫生活。 是谁对西安印象留在黄土高坡,来跟我唱一首咱西安人的歌。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 西安大厦高楼是连的一座一座;在西安人的心中这是西安人的歌……” 两人本来没期待,没想到这首歌明显超出预料之外,唱到副歌部分韩老师还主动帮他拍巴掌打节拍。 一曲唱完,韩老师竖起大拇指,车内气氛融洽。 他又拉着两人,时不时询问西安本地或者春城的美食。 吃这个话题放之四海而皆准,倒不会冷场。 车内气氛始终挺融洽的,实在累了,才闭上嘴靠着椅子休息一阵。 韩老师觉得,这个男生实在太会来事了,又懂人情世故,就给人很靠谱的感觉。 可惜班干部选的还是太早了,否则高低也得给他安排个差事。 郭蓉则觉得,这个家伙也太会了吧。 长得又帅,还懂这么多知识,连老师都被逗笑。 就是话太多了点,还总爱拉上自己,自己想当个小透明都不成。 徐福则是越开越熟练,以前在家乡小镇,一辆摩托车跑遍全城,不觉得需要车。 现在进了大城市,他捉摸着,军训回来后是不是也该买辆车。 “不行,我的钱都有用处。 “干脆叫姜富婆买,反正她是二代,家里有钱。到时候自己用的时候,没准还蹭一蹭。” “嗯,计划通,回头就跟她提一嘴。” 一路南行,约三个小时后,汽车驶进山中,气温明显降低。 两个武警战士挎着枪正在值岗,门口挂的招牌告诉大家这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XX武警官兵训练基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