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抄了个铁板儿 (第1/2页)
室友刘晓夏的桌子拍得贼鸡儿响。 得益于林意,领先了当下好几年的口头禅一早就在3614寝室里流传,比如刘晓夏刚才冒出的那一个“我去!” 很快,寝室内的几个人都被他的声音吸引到电脑前。 一旁的林意,一脸的扯淡。 刘晓夏拍桌子说歌被冒用的时候,他脑袋里是懵然的: 难道原主儿出来认领了? 自己穿越客的身份暴露了? 地球要待不下去,特殊部门要来解剖自己了...... 一刹那,乱七八糟的是浮现出诸多念头。 可随即想到:没道理啊,即便原主儿在,可提早了大十几年,这会儿也该是娃娃兵吧。 强行摁下起伏的念头,林意凑上电脑前一瞅。 呃......很有时代感的MP3歌曲库里,是自己在后海洞窟酒吧唱出的《这是我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间》这首歌,此刻正被一个叫做“刘长行”的人堂而皇之的署名挂在网站上。 刘长行......一个让自己完全陌生且无任何交集的名字。 这人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 林意眼前是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还真是诶。” “我刚才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结果打开一听,跟老林你视频里的曲调歌词就一模一样!” “老林,这事儿必须得告他!” “怎么告?这刘长行是谁都不知道。” “靠,咱们广院的人不能受这欺负!” “对头,明天有刘教授的课,老师他不是在广总么?” 室友们的交流声里,很愤慨。 同仇敌忾! 林意示意刘晓夏让开位置,自己滚着鼠标,网页上的MP3链接从上至下密密麻麻。 他看到了许多熟悉歌手的歌也都在上面。 这就是度娘的“贴心”了:依托于自身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度娘能够从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链接中抓取到MP3链接,从而建立起一个MP3曲库。林意还记得,自己家里作坊内生产的那些MP3播放器,往往就是从这样的曲库里去导入音频测试效果。 这也就是度娘的睿智,那么大的基本盘,才不会看上盗版制作这样的掉价事呢,那样只会徒留下口舌,所以只做梳理网络链接。 后来,在版权保护日益成为热门关注问题后,度娘会摊手表示:盗版的又不是我,而是这些链接们。我们没有盗版,我们只是链接的搬运工╮(~▽~)╭...... 噼里啪啦! 顺着链接,林意在键盘上输入“刘长行”这个人的名字,倒底不是后来大数据的年代,撇开不相干的信息后,发现网络上关于这个陌生名字的相关消息很少。 而在同样的歌名下,其中也包括挂着自己名字的同名歌,是自己在后海唱这首歌的视频链接。 尽管视频点击量也不低,但可笑的是,发布时间明明晚于自己太多的这个刘长行,下载次数已经远超播放点击量,榜单排名也是一个跳跃的绿色箭头一直向上! 林意猜测,这或许是自己目前只有网络视频播放链接,没有录音棚里的纯音频,导致没法下载到MP3里面随身听歌的原因。 其实,并不是他不愿做录音棚里的纯音频。 只是林意觉得,目前绝对不是歌曲音频发行的良机。 原因很简单:没办法转化成钱。 林意很清楚,像后世熟悉的酷狗音乐网站PC端都要在即将而来的零四年方才上线,目前就是数字音乐野蛮生长、毫不讲理的年代。辛苦写歌的词曲人,将歌录制出来后却发现:自己掏钱掏心血搞出来的作品,还没来得及跟音乐公司内容商们讨价还价,就已经被“链接们”疯狂薅毛。 所以,林意是准备等着在自己唐人混开、音乐工作室组建之后,在将这些歌制作成专辑发行出来呢。 但没曾想。 计划赶不上变化。 居然有这个叫“刘长行”的人直接上来白抄自己! 当下,在网络上浏览了一番后,林意皱了眉,他意识到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自己连这个当事人都锁定不了,谈何去揭发? 相比于自己一直是以“视频演唱”方式去自然扩散推广,因为这种推广不仅是名字这个单纯的称呼,也能因视频而推广到林意本人;可现在这个冒名顶替的人,却是在利用听众对数字音乐的需求来疯狂为这个自己的名字符号而加码。 他注意到这音频出现在网上的时间,是在一周之前。 换言之,经过了一周多时间的发酵,作为一名网络闲逛者的刘晓夏就能从MP3曲库里看到一首由“毫无知名度可言的人”发出的歌。 林意是有点儿惊讶于这样的曝光速度。 若不是对方已经触犯到了自己,他都有点儿想去请教请教对方是如何做到的。 林意揉了揉眉。 这是自己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不知道该如何来着手,下意识的就要拿手机问助理孙泞,看看唐人那边能给出什么样的办法。 “老林,你别急。我来找京大计算机系的朋友来扒他!不信找不到这犊子。” 刘晓夏说着是掏出手机,打开QQ,通讯录里找到了一个粉红头像。 几人眼神一瞅,居然是个妹纸。 不过,关于日常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刘晓夏有女性朋友这件事,已经不是此刻被关注的重点。 就在刘晓夏发动社交朋友帮忙寻人的与此同时。 另外几名室友也没有闲着。 除了推门拍打楼层的同学外,他们也不断发动朋友、同学,在已经火热的校园博客、论坛等网络渠道上开始打假“刘长行”。 翻开广院的校园博客社区。 诸如:“同学们,现在网上居然有一个叫‘刘长行’的人照搬照抄我校林意同学,链接如下!如此堂而皇之!令人发指!” 社区里看到的同学炸了: “竟然敢抄我大广院的学子!” “这可是我最近很爱的一首歌,不容许被外人亵渎!” “......” 从刘晓夏发现网上有人冒用,到同学圈形成同仇敌忾的舆论,仅在数小时之间。 林意心里很触动,在拥有了对这个世界诸多信息提前量后,自己似乎与这些室友们渐行渐远。可是当自己利益受到外来侵犯时,眼前这些室友们并没有躺在床上只是口头谴责,而是尽着自己所能发挥出的努力。 而这样的由点扩面,由局部到区域,打假的声势,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因为共同的母校,或者仅因为大家共为“同学”二字,所以在这一刻,凝聚出一致对外的蓬勃力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