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3-人心最是难度量 (第1/2页)
清化城的新年是很没有意思的。 主要是一群大老粗们聚在一起,即便玩的再野,也玩不出花来。 多少缺了几分情调。 当然如果甄武真的想有意思,倒也能有意思起来,满清化城的适龄女孩,无不把甄武当做唐僧rou,好似吃一口就能举家飞升一般,变着法子想要让甄武犯错误。 甄武在夜深之际,确实也心中痒痒过。 只不过左思右想后,还是熄了那份心思。 这世间的诱惑太多,而一些庸俗的欲望,越释放越会在得到满足后,加倍的蛊惑着心中的魔鬼。 人生在世,终究是需要修炼自我的。 甄武好不容易再活一辈子,又怎么愿意活成一个烂人。 而大明京师在这一年却是热闹非常,安南请求归附的一封军报,更是把这份热闹顶到了顶峰。 朱棣他们在朝堂上争吵了一个月的时光,终于在朱棣的强硬下,同意了安南的归附,并且在第一时间昭告了天下。 这则消息随后以京师为中心,迅速的向着大明所有的角落扩散而去,继而传到了周边的一些其他的国度。 而甄武的大名,也随着这个开疆扩土的功劳,再次声名远播让许多人震惊不已。 漠北。 鬼力赤因为正统与否的缘故,正被草原各部落搞的灰头土脸的时候,突然听闻到大明的这则消息,更是震惊的怒摔了无数的东西。 大明凭什么?! 鬼力赤怒吼着。 那些智力低下,四肢软弱的低等南人凭什么能支棱起来了。 这如何让他甘心。 鬼力赤闪动的暴戾的眼神,只觉得若不是各部落那群鼠目寸光的家伙,他定能带着各部落的好汉再现往日的辉煌。 要不然他们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又岂会灰熘熘的退缩在草原上挣扎。 …… 而正在带兵平乱的阿鲁台,也在此时听到了大明的那则消息,他坐在大帐中久久默然无语,可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大浪。 又是他,又是他! 怎么能又是他! 当年在白城时的那个小小百户,如今竟然开始搅动起天下风云了,而他还窝在草原上为了统一各部而绞尽脑汁。 他阿鲁台生来不比任何人差,为什么总是比不得那个小百户。 阿鲁台捏着拳头重重的锤在了桌子上,谁能想到当年燕王麾下的一个小小百户,如今已经成长到手握大明近半兵马,更是南下血洗了南洋小国,打出了开疆扩土之功。 那是开疆扩土啊,放在哪个年代也值得歌颂,而一个盛世王朝,若无开疆扩土之功,又有何脸面傲立在历史长河之中。 他们仿佛正在缔造传奇。 这说起来多么的可笑。 想到这里,阿鲁台心中突然做了一个决定,他冷笑一声,叫来了亲信,然后吩咐其去暗自联络一下敌方部落首领。 亲信心中一惊,忍不住惊讶问道:“首领,你这是打算背叛鬼力赤大汗吗?” 阿鲁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看着帐中明灭的炭火,眼中仿佛回忆起当初他们部落弱小的那段时光,当初就是他跟从了鬼力赤,才一步步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他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不错。” 随后,他眼光深邃的仿佛是替自己解释一般,轻轻的念叨道:“鬼力赤名声太差了,他要做大汗无所谓,可他万万不该杀掉黄金家族的传承人,如今众部落都容不下他,我还能怎么办?” 亲信惊讶的呆立在当场。 阿鲁台走过去拍了拍亲信的肩膀道:“别担心,我阿鲁台从来不会带着部落走向深渊,大明日渐不可力敌,我们没有时间了,必须要尽快统一各部落。” “那首领打算怎么做?” 阿鲁台嘴角一勾,心中的乾坤浮现,冷声道:“一方面去联络众部落,拥戴本雅失里,反回头来灭了鬼力赤,另一方面嘛,先暂且示弱大明,借其力量,滋养自身,这草原绝对不能再乱下去了!” 本雅失里是鬼力赤杀掉的坤帖木儿的儿子,也是额勒伯克的孙子,他借着正统的名义,已经让阿鲁台觉得无法消灭了,然而若是他倒戈,那么鬼力赤绝对会撑不了几年。 亲信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信任阿鲁台。 …… 而这个时候,北平的薛禄家,济南的曹小满,辽东的孟善,大同的郑亨,福建的老三等等,无数与甄武关系亲厚的人家,在得到了甄武打下安南的这个消息后,不胜欣喜的在家中给甄武庆贺着。 他们给后辈亲卷讲述着甄武的传奇。 尤其是曹小满,他是甄武之前的亲卫队长,对于甄武的事迹更是知之甚祥,给他儿子曹德和义女唐赛儿讲述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他媳妇曹李氏和后纳的那名妾室看着曹小满双眼放光的样子,都是眼带柔情,嘴角含笑,她们是曹小满的枕边人,晓得曹小满在夜深人静时,常常怀念着以往征战的日子。 如今赵国公又立擎天之功,她们的男人,怕是只恨没在甄武身边,见证这一切。 曹德小家伙听着听着突然忍不住的喊叫了起来:“我知道大爷,我最喜欢大爷了。” 曹李氏见妾室有些疑惑曹德的表现,笑呵呵的解释道:“这小猴崽子最是势力,你不晓得,国公每次见他,都会逗他,而且还送他一些价值不菲的小玩意,他岂能不对国公记忆深刻嘛。” 曹小满瞬间因为儿子的这句话,高兴的大笑了起来,然后一把抱起了儿子:“不愧是我的好儿子,今年国公回不来,等明年过年的时候,咱再给国公送年礼的时候,老子寻机带你去一趟京城,老子也带你长长见识,见一见国公府。” “真的吗?” 曹小满点头。 一旁的唐赛儿两眼放光道:“父亲,我也想去。” “一起去,一起去。”曹小满笑着说道,仿佛单单只是定一个去见甄武的日期,就让曹小满欢愉的不成样子。 …… 赵国公府这些日子也格外的喜庆,不少相熟的人家都过来祝贺了一番,京城的百姓对此事谈论的热度也是经久不衰。 画舫中,茶馆中,酒楼中,不管是士子,富绅亦或是普通百姓,都对此自豪的谈论不休。 一些地方还甚至经常出现,有人醉酒高声的说着‘大明威武,赵公威武’之类的话语。 而往往被惊扰的其他顾客,亦或者掌柜的,对此都是善意一笑,不仅不欲阻止,反而还会举杯邀在场之人同饮。 这一日,一间酒楼的雅间中。 朱瞻基耳中听着外面的吵闹声,对着三月笑道:“瞧见没,外面又在谈论姑父的事迹呢。” 三月点了点头,小脸上露着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