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0-文武与议嫁 (第2/2页)
不了国。 而治不了国的东西,何必为官? 又凭什么为官! 甄武仿佛猜到了朱高炽的想法,转身面对朱高炽,神色郑重的说道:“太子殿下,我知晓太子府多渊博之士,他们这些读书人,可能会对旁人都有所轻视,甚至轻视我们这些武人,但太子殿下可莫要被一些人影响,忘了太祖所立的文武并行之道,毕竟前宋结局还历历在目呢。” 朱高炽脸色有些尴尬。 甄武仿若未觉,接着道:“大明军卒,满天下的卫所,是护卫我大明的rou身长城,而军匠研发火器,将会是军人手中最锋锐的长矛,这般功劳,怎么不值得朝廷的肯定和赞赏?文人提笔治天下,武人上马安天下,各有并重,总不能大明繁华似锦下,全是文人治理的功劳吧,我甄武说句大不敬的话,天下若是动荡,哪还有国度给文人治理!不能让朝堂上全是他们把着位置吧” “放肆!”朱棣怒拍桌子。 甄武顿时俯身告罪:“臣知罪,求陛下恕罪。” “恕罪?” 朱棣差点没被气笑出来,甄武这脸变的也太快了:“你他娘的还知道让老子恕罪,惯得你不成样子,你一个都督府的人,乱插手工部的事情做什么,再说官职安排也是吏部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你吧。” 甄武刚想张嘴反驳。 朱棣估计是晓得甄武善辩,当即又道:“你快闭上你的嘴吧,平定北方之前,朝廷乱不得,这话你以后不要再说了,有些事情我心中另有打算。” 说到这里,朱棣又转头厉声对朱高炽道:“老大,这事你就当没听到,明白吗?” 朱高炽俯身道:“儿臣明白。” 甄武见状,无奈的叹了口气,他是知晓朱棣的性子的,一般朱棣这么说,那就代表朱棣主意已定,他多说也没有了意义。 其实说起来,甄武也理解朱棣的想法,朱棣心中有雄心壮志,想要开疆拓土,超越汉唐,所以在他这些功绩尚未实现之前,朱棣不太愿意和文臣闹的太僵,要不然朱棣也不会搞出《永乐大典》这桩文史盛事。 不过下一刻,甄武心中又浮现出一个想法,既然匠籍暂时无法改制,那么他针对军方动一动手,总不过分吧。 想到这里,甄武开口道:“既然这般,那此事臣便先不提了,但是臣想创办讲武堂,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讲武堂?” 朱棣眉头一皱,道:“你创办那玩意做什么?” “文人们有太学,我们武人难道不能有一座总武堂?”甄武撇嘴说道。 朱棣眉毛一挑,仿佛怒火在跳动。 甄武连忙老实下来,解释道:“陛下咱大明虽有武举,可几百年才举办一次,而且各卫所官职也都是世袭,基本上大多都靠家学,可其中水准,难以估量,所以臣才想着创办讲武堂,等到时机成熟后,甚至可以把讲武堂的结业文书,当做世袭考核的一项,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将来的武职,不是酒囊饭袋。” “这倒是不错,我先皇在时便颇为看重卫所当中的教习一事,这样吧,回头叫上张玉朱能几个,咱们细细商议一下,然后再琢磨琢磨在什么地方先试着办一办。”朱棣思索了一下后说道。 甄武应是。 讲武堂初期估计都是一些勋爵子弟,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甄武也可能做出损害勋爵们的利益,要不然甄武在军方都讨不到好。 但是一旦讲武堂创办的好,当日后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后,自然会有大批量的勋爵家的次子或者庶子进学,然后自然而然也会有勋爵家的一些穷亲戚或者老部下的儿子们进学,当优秀的年轻将领多了后,世袭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冲击。 那时,军方将不得不进行一次向上的革新。 之后,甄武不愿意再打扰朱棣爷三的欢聚一堂,告退便回到了家中,他直接钻进了书房中,开始研究如何创办讲武堂以及讲武堂的课程之类的。 就在他忙着的时候,朱玉英突然找了过来。 朱玉英把茶水放在甄武的桌上后,来到甄武的身后,轻轻的给甄武按着肩膀道:“定国夫人今儿来家里了。” “定国夫人?” 甄武刚喝了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徐景昌什么时候娶了媳妇?” 朱玉英噗嗤一笑道:“不是他媳妇,是我舅母。” 甄武回头白了一眼朱玉英:“你差点吓死我。”说完,甄武又回过头忙着自己的事,嘴上随意的问道:“她来做什么?” “还能是什么事?”朱玉英说道。 甄武手上的动作突然的顿住了。 朱玉英叹了口气道:“她怕咱家不同意,所以上门探口风了,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所以便没有应什么。” 这句话落下后,房间里沉默了半天。 良久。 甄武才不自在道:“这事咱不是说过了吗,小六愿意就行,不用担心和定国公结亲对我的影响,父皇是容得下我的,等到将来…说不定到不了将来,我就把身上的担子全部卸下来呢。” “那我回头就把口风传过去了。”朱玉英说道。 甄武又是过了半晌才憋出了一个嗯字。 朱玉英晓得甄武舍不得小六,走到甄武前边,坐在了甄武的大腿上,把脑袋枕在了甄武的肩上。 她轻轻劝说道:“其实你也知道,这几年小六都不似以前那般缠你了,更多的时候是憋在她自己的院子里,她总归是大了啊,即便不考虑她自己,她为了你的名声,也开始避着你了,我相信这样相处着你也心疼,咱也总不能让她和咱们徐家的那个小姨一样,年纪轻轻的就躲在自己的院子里常伴青灯吧。” “咱那个小姨如何了?”甄武问道。 “还能如何?”朱玉英叹了口气道:“求亲的踏破门槛了,但是死活不愿意出嫁。” 甄武也叹了口气,说起来徐妙锦自小经历了,大姐夫造反,二姐夫被废,大哥和三哥反目,三哥还因变乱离世,估摸着心中有着不少阴影,对权势和嫁人之类的都非常抵触,要不然也不会这般喜佛。 还好小六自小大大咧咧的,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这倒是得天之幸。 既然这样… 甄武呼出一口气道:“那便嫁了吧,这事你和母亲商议着来就行,不必问我,我…估计这段时间会很忙,尽量少打扰我吧。” 朱玉英嗯了一声,把手掌塞进了甄武的手里,又反手紧紧的攥住了甄武的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