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_404-茫茫白雪代青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4-茫茫白雪代青丝 (第3/3页)

 反倒是徐妙锦面色平静一些,只不过在她平静的面色下,手上握着念珠的力道却也暴露了她心中的忐忑。

    徐景昌他们商议来商议去,一直商议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皇权至上的年代里,皇帝想要娶个女子,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朱玉英过来了,她把甄武和她的分析说给了徐妙锦几人听,一时间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期间徐景昌把前段时间解缙找过他的事说了出来,然后对照着甄武所说的话,几乎可以确定这中间绝对是闹出了误会。

    大家不过是虚惊一场。

    当得出这个结论后。

    往日暮气的徐妙锦也露出了女子庆幸时特有的可爱神态:“我就说嘛,大姐夫和大姐彼此那般恩爱,怎么会突然立后。”

    她微微耸了下鼻子,嘴角挂起一抹淡淡的好看的笑意。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徐景昌突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一脸凝重的问小六道:“你们上午在怀庆公主家的时候人多吗?”

    小六和朱玉英对视一眼,脸色难看道:“不少。”

    徐景昌顿时泄气的一屁股又瘫坐在了椅子上。

    若这事传出去后,不管这事真假,徐妙锦还如何嫁人?谁又敢娶朱棣想娶的女子?

    不行。

    这得抓紧时间设法补救。

    但是徐景昌刚刚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门外有丫鬟禀报,以往与定国公府相熟的不少亲朋好友竟然在傍晚时刻突然来访。

    这…

    完了!

    看来这事已经传出去了。

    而事实上确实如徐景昌所想的那般,一天时间,足够让京城的权贵人家都知晓这件足够让人震撼的八卦。

    并且显而易见,随着时间,这件事会传的越来越沸沸扬扬。

    小六朱玉英几人都担忧的看向了徐妙锦。

    然而徐妙锦看上去却并未慌张。

    她轻笑出声道:“你们不必担忧我,我本就没有打算嫁人,对我算不上什么损失,只是因我之故,反倒害的大姐夫和大姐的情深之心,受到流言蜚语所扰,这颇惹我愧疚。”

    说着,徐妙锦转头看向了丫鬟小桃:“取把剪刀来。”

    小桃应声取了一把剪刀放在了徐妙锦的手中。

    徐景昌几人都是大惊,徐景昌连忙道:“小姑,您三思啊,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咱没必要这样。”

    徐妙锦笑了笑道:“你知我早有出家之心,只是你们一直苦留才心愿未成,如今此事发生,兴许便是佛祖指引我入门时机已到。”

    徐景昌,小六,朱玉英还想劝阻。

    徐妙锦笑容收敛,露出内心中的千般痛苦道:“难道你们非要留我在这红尘中苦熬不成?非要见我早逝才肯罢休?”

    “不,不是这样的…”徐景昌解释。

    徐妙锦打断道:“你不必再说,你们念红尘的好,对我来说,无异于刀斧加身。”说罢,徐妙云把满头青丝散了下来。

    青丝又黑又稠,柔顺的仿佛是瀑布倾泻一般。

    她抓起青丝,微微有些出神,好似回想到这满头青丝陪伴她的日子,下一刻,她眼神一定,在齐肩处用力的剪下。

    徐妙锦把剪刀放下,对着丫鬟道:“小桃,你去拿剃刀吧,剩下的你来帮我。”

    小桃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可她一直陪着徐妙锦知晓徐妙锦的心意,所以即便伤感,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找出徐妙锦早就准备好的提刀,开始帮着徐妙锦剃发。

    发丝一点点的滑落到地上。

    不一会儿。

    地面上已经满是青丝。

    而这个时候房间外不知不觉中下起了雪,眼下方才十一月份,雪花竟也如鹅毛一般,就好似老天爷把他雪白的头发也剪了下来,挥洒在了世间。

    两刻钟后。

    徐妙锦顶着一颗光头立在了风雪中,她好似融入了天地中,却又仿佛游离在天地外,她轻轻呼了一口气后,侧头对着徐景昌道:“景昌,还需烦你找人把我送到慈安师太处。”

    徐景昌哽咽道:“不用找人,我去送小姑。”

    他知道若说之前徐妙锦还有机会焕发出对红尘的眷恋,可是这件事之后,却把徐妙锦彻底的推向了佛门中。

    ……

    皇宫中。

    朱棣这时候也收到了城中关于他立后的传言,他在生气过后,开始了犯难,如今这般情况,他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徐妙锦不受他的影响而正常婚嫁呢?

    不理会?

    澄清?

    好像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因为闲言碎语一旦产生,就已经不由当事人的意志而变化了。

    大多数人都喜欢脑补出自己喜欢的剧情,不会在意真实情况如何。

    而只要朱棣的名字伴着徐妙锦出现,这世上就不可能有人敢冒着得罪朱棣的风险去娶徐妙锦。

    那么立为皇后?

    朱棣想到这点,心中也实在不愿意。

    可这要怎么办才好?

    就在朱棣犯难之际,狗儿走了进来道:“外面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徐三姑娘已经剃度出家,在定国公的护送下出城去往尼姑庵,另外据悉出城前,徐三姑娘曾以光头示人,言明她早已剃度,陛下立她为后之言,纯属子虚乌有。”

    朱棣愣神了半晌,最后苦涩道了一句:“这丫头…何必呢,单凭你是皇后的meimei,我也自会费心维护的啊。”

    可下一刻,朱棣眼中闪现出了厉芒。

    既然事情搞成这个样子,那么总要有人付出代价。

    “去给我查清楚原委。”朱棣冷声道:“我就在这里一直等着。”

    狗儿应声下去吩咐。

    很快。

    这件事的经过,详细的摆在了朱棣的案头。

    解缙,魏国公府,宁国公主?

    这是要干什么?

    给他泼污水?还是趁机想要离间他与太子汉王的父子亲情?!

    亦或是真的只是误会?

    朱棣眼中闪烁不断,一直思索到了天亮。

    等到第二天时,两道旨意从宫中发了出来。

    一道贬解缙为广西布政使参议,即刻离京。

    另一道却是密旨送进了魏国公府。

    而半月后。

    解缙在去往广西的路上,又逢大雪阻路,被一伙强盗贼人劫财袭杀,掩埋在了大雪之下。

    而徐辉祖则意外病逝,朱棣以中山王不可为后之由,令徐辉祖长子徐钦袭爵魏国公。

    永乐六年就在这各种各样又让人费解和感叹的事情中,走向了最后的尾端。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