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七章 特别的隐蔽手段,改天换地变体系(10k) (第2/5页)
惹,又贪你一炷香,会送你渡河的。” “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哎……”老人叹了口气,沉默了良久:“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世道……” “我只知道,六十年前,邵家虽然横行霸道,租子也很高,但起码还有一口饭吃。 那时的土地爷虽然是邵家的人,生前却是个好人,保佑这里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大灾大难。 然而,六十年前,朝廷封了一位城隍爷。 土地、山神、河神,都归其管辖,这片地方就是这位城隍爷的领地。 后来,有一天,邵家家主快死了,城隍爷给了恩赐,让其食香。 这邵家老爷子,便活到了现在还没死。 城隍爷的庙,香火鼎盛,去求助的人越来越多。 开始还只是一些重病的、年老的,后来就慢慢变成现在这鬼样子。 人不人鬼不鬼,食香存活,田也没人种了。 我年轻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这慢慢的,粮食反而多的吃不完了,因为没人吃粮了。 我不想变成那样,几十年过去,我倒成了异类。 我跑到这,本以为死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会靠近这里,连邵家的人,都不会靠近这邵家的祠堂。” 老人笑的有些讽刺,有些无奈。 余子清沉默不语,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里归属哪座城?” “戊子城。” 余子清有些恍惚,戊子城,要是他没记错,应该就是丁亥城下辖的城池。 戊子城约等于地级市,而丁亥城便是一郡之地的首府。 而余子清手里,正好就有戊子城的县守大印。 “这里的事,戊子城的县守不管么?” “城隍爷也好,土地爷也好,都是皇帝封的,县守管不了他们。 听说,戊子城的县守,已经缺了几十年了,也一直没人赴任。 早些年的时候,我还听到过传言,当年的县守大人,被城隍爷的手下杀了。 后来,这里的人都开始食香火,便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所以,现在这里做主的,其实是城隍?” “我不清楚……” 余子清其实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从城隍到下面的土地、山神、河神,若是再加点办事的手下,这就是一整套体系了。 再加上下面的民众,都成了没点活人气的家伙。 还有进入这里,都得走特定的路,说这里已经完全脱离了大兑的掌控,那也没什么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余子清心里,大概有些明白,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 差不多也明白了,为何安史之书的封印里,哪怕到了丁卯纪年的末期,也没有哪个灾难里是封印了地祇。 前期,地祇的确好用,敕封的时候足够慎重,就如同现在的大离一样,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被朝廷敕封的地祇,演变成邪神的。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可能封印了。 而到了最后,发展成这样,地祇之位,依然都是兑皇敕封的,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怕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估计事情可能会更复杂点,但根源,肯定跟地祇脱不了关系。 而且,这里的地祇,似乎强的有点过分了。 区区一个土地,气息竟然都有六七阶。 在大离也好,大乾也好,土地出了领地就是个废物,可能一个一两阶的修士,都可能会干掉土地。 纵然在领地之中,在庙里,凝聚金身,最强的状态,估计也就四阶吧。 其神力神通,基本也都是取自于民众香火,又用之于本地。 看起来神通广大,其实也顶多是调理封地之内的风雨,维护封地内的地气平衡,说到底,也就是个职位特殊,防患于未然,维持地方平稳的地方公职人员。 好处就是,地祇能活很久,可以恩泽后人。 但是在这里,却明显不一样了。 很显然失控了。 余子清跟老人在祠堂里聊了半天,中间来到祠堂的一处坍塌的墙壁,向外窥视。 远远的就见,一个身穿灰色大兑吏服,肩上扛着一块牌子的家伙,率着一堆人马,从低空飞过。 那人圆目怒睁,双眉倒八,两颊凹陷,一身香火气,肩膀上扛着的牌子,上书日巡二字。 一缕缕光辉,不断的扩散开来,覆盖方圆十数里距离。 但是那人路过祠堂的时候,余子清却看到那逸散的光晕,到了祠堂之前三丈,便自行滑开,光晕绕过了祠堂。 那些人也似乎没有看到祠堂一般,就这么直直的从祠堂不远处飞过,余子清站在半截墙后面,他们便视若无睹。 余子清微微一怔。 错了,不是那些人不来这里,也不是那些人放了这老人一马。 而是他们压根来不了祠堂,甚至都看不到祠堂。 “老人家,你认识那些人么?” “城隍爷麾下的日游巡,估计是来抓你的,往日里,这些老爷也不会来这种乡下小地方。” “你知道除了这座祠堂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祠堂了?” “有,镇子的邵家祖宅那边,还有一座小祠堂,当年邵家发迹之后,就在这里盖了新的,那座旧的也没拆。” 老人给余子清指了指方向。 “多谢。” “年轻人,你赶紧走吧,赶紧离开这里吧,别枉送了性命。” “你不走么?” “我走不了,我也不想走,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吃的每一粒粮,都来自于这里,我年纪大了,不想客死他乡。” 余子清拱了拱手,也不勉强,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日游巡带着人离去之后,余子清才走出了祠堂。 他点燃了香火,将黑袍熏了熏,熏的满是香火味了之后,才向着镇子奔去。 又到了夜晚,白天一直很安静的镇子,又恢复了热闹和喧嚣。 余子清一身浓郁的香火味,避着人群走,哪怕有人看到他了,也不是太在意。 余子清这边刚找到邵家的祖宅,便见太阳彻底落山。 于此同时,一位一身黑袍,手执一把黑雨伞的人,无声无息的从镇子之外,飘了进来。 他那伞下面,挂着一个风铃,叮叮作响,其身后,带着一个三尺高的小童,扛着一个黑色的木牌,上面以白字写着夜巡二字。 惨白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