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 诸君,与我同读此书 (第1/1页)
三天时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 易泽站立于窗前,凝视着窗外。 半轮红日,云海沉浮。 夜空将至,华月初升。 “该出发了!” 将一切应用之物准备齐全,易泽驱车来至摄影棚。 晚间七点三十五分! 摄影棚紧闭的大门再一次被打开。 一道身姿挺拔的身影一步一步,走向舞台中央。 灰色中山装,被整理的服服帖帖,不见一丝褶皱。 此刻,v站会议厅之中。 五十人正坐在里面,目光死死盯着墙壁上挂着的投影。 属于易泽的直播间依旧是一片黑暗。 直播间的标题,已经更改为《对话古今,国宝有灵》! 没有说出具体的国宝,留足了悬念和期待。 女秘书站在一旁,手里的平板电脑实时监控着直播间的数据。 “后台在线人数从半个小时前就开始增长,现在已经突破五百万大关。” 易泽还未至,直播间中便已经有人翘首以待。 “距离开播还有十分钟!” “后台人数破千万!” 女秘书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实在是被这惊人的增长速度震惊到了。 “破两千万了!” 郑士成面容沉稳,听着女秘书不停的通报着直播间人数,心里也有些紧张起来。 还未开始直播,就已经有两千万观众在直播间中等待。 可以想象,一旦直播开始,会有多少人涌进直播间中。 如此多的观看人数,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但如果易泽能够更进一步,那么,此战过后,天底下再也没有能和他扳手腕的人物。 李文华艰难地咽了几口矿泉水,手心里满是汗水。 这一战,不仅关乎易泽的前途命运,更是关系到vlivli未来的发展。 成则神,败,则一无所有! 最后五分钟! 光线不太充足的摄影棚,显的有几分昏暗。 没有摄影师,没有工作人员,空荡荡的摄影棚内,易泽一人站立。 为了更好地直播,易泽已经将整个摄影棚买了下来。 也是为了防止直播过程中,出现某些不愉快的插曲。 “呼!” 易泽深深呼出一口浊气,心跳声格外清晰。 临近直播,他的血液都开始微微guntang。 此刻,他的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明,目光更是充满了自信。 这一次,他将代表后世十四万万华夏百姓,去对话堪称中华文化源头的儒门经典! “薪火相传,奋飞不辍!” 易泽轻声念着,心态逐渐地平和下来。 作为后世炎黄子孙,作为在儒家经典熏陶下成长的中华儿女,易泽心中既感且佩,怀着浓重的敬意,为后世十四万万人,翻开这历史厚重的篇章。 五! 四! 三! 二! 一! 时间到了! 万众期待之下,直播间的画面徐徐展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声慷慨激昂的高呼声,将所有人的目光拉进。 熟悉的观众明白,这并不是易泽的声音。 “一开场就是横渠四句,易泽小哥哥这是要干嘛?” 横渠四句声音缓缓落下,而后大幕一亮,带着浓重的水墨意蕴,伴随着琅琅书声,一起奔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稚童的读书声仿佛是一股清泉,流入每一个观众的心田,有些人已经开始跟着轻轻地吟唱,这华夏千古流传的美妙佳句。 画面缓缓拉进,进入郁郁葱葱的竹林,进入古朴自然的房舍,进入三尺讲台。 光线在无数的稚童充满朝气的面庞上闪过,一双双充斥着希望的眸子,似乎透过了画面,注视着屏幕前的所有观众。 而后,所有的光,全部聚焦到一点,聚焦到三尺讲台之上。 三尺讲台之上,一道身着中山装的身影缓缓出现,微闭着双眸,面容沉静。 双眸睁开,易泽沉稳厚重的嗓音徐徐响起: “读书,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博闻多识, 为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 为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不拔, 为的是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夙夜匪解, 为的是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壮志豪情, 为的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英勇无畏, 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坦荡, 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无私奉献。 我辈读书人,志节不可堕!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每一位学子,毕生都在追寻先贤的足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狂傲不羁。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坚定志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积极求进。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的不畏牺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至死不渝。 每一位学子,都是华夏未来的希望。 每一部典籍,都是华夏传世的底蕴。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着华夏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告诉我们从何而来; 五千年的文明,创造出中华内涵深厚的传世经典,教会我们为何前行; 承先贤之经典,开时代之生面。 各位观众,我是易泽。 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华传世之经典,去品读历史长河中永恒闪耀的不灭光华,用心去感受,来自春秋时期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 诸君,请与我一同,诵读此书!” 易泽拿起一支粉笔,于黑板之上,浓墨重彩。 《论语》! 而讲桌之上,厚重的竹简轻轻翻开,一道人影,自书中,缓缓走来。 …… (改了很多次,确实是比较难写,有写的不好的地方各位见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