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6.潜龙在渊 (第2/2页)
。 文锋看到大家已经就位,通过传令兵命令道:“全艇注意,主机启动,慢速前进!” 话音刚落,文锋感到脚下的潜艇,微微抖动了一下,柴油机启动了,低沉的咚咚声轰鸣而来,打破了这寂静的海面。 艇尾泛起白色的浪花,混杂着柴油机排出的烟气,潜艇仿佛一条巨大的抹香鲸,在海面上伸了伸懒腰,推开深黑色的海水,慢慢前行。 “航向270,前进二!”文锋继续下达着口令。 柴油机的声音逐渐提高,潜艇微微转向,航速加快。水滴形艇首时而钻入水面,时而激起浪花,开始破浪前进。 这时,内舱开始陆续上报运行情况: “柴油机运转正常!” “蓄电池充电正常!” “航速8节!”…… 为了与海军传统相一致,从这次潜艇海试开始,东方舰队的航速单位改为“节”,即海里每小时。航速8节,相当于15公里每小时。 文锋指挥着潜艇在海面上转了几个圈,检验潜艇的水面航行性能。 过了约么一个小时,动力和cao纵系统运行稳定,文锋命令全艇加速到“前进三”,接着又切换到“全速前进!” 柴油机开始全速运行,声如闷雷,舱内的噪音从脚下传来,潜艇开始在海面上冲刺。白色的浪花已经完全覆盖了艇首,甚至有水花飞溅到距离海面七八米高的指挥塔上。虽然海面上漆黑一片,但迎面而来的甲板风开始加强,借助着“镇远号”的探照灯亮光,文锋明显感到潜艇的速度。 内舱传令兵大喊着报送着口令: “柴油机全功率运行!” “航速18节!” 文锋低头看看指挥塔上的仪表,航速指针果然稳定指在18节稍过一点的位置,达到了设计指标。在1896年,这个速度基本达到了同时期主流战列舰的最高速度。 文锋从指挥塔舱口,顺着垂直梯下到指挥室。这里各个战位的艇员正严阵以待,吴子谦紧盯着各个仪表,佛朗不在,估计是在机舱值守。 文锋扫了一眼时钟,凌晨4点整。再过一会太阳就会升起。这里已经远离冲绳,正处在公海海域,文锋不想让试验中的潜艇完全暴露在国际航线上。 于是,他和吴子谦交换了一下眼神,命令道:“全艇注意,准备下潜!” 命令下达后,各舱室的红色下潜状态指示灯亮起,同时警笛鸣响三声,艇内灯光从水面状态的白光切换为水下状态的红光。全艇艇员一片忙碌。 先是,耳边轰鸣作响的柴油机咆哮声嘎然而止,一切重归寂静。 各个战位的报告口令陆续传来: “指挥塔围壳舱口关闭!” “全艇舱口关闭!” “柴油机关闭!” “主电机启动!慢车!” “主水柜注水!” 文锋走到cao纵战位命令:“首上10,尾下5!”意思是首升降舵向上10度,围升降舵向下5度,让潜艇保持头下尾上的下潜状态。 文锋脚下的地板慢慢向前倾斜,借助航速,潜艇开始向水下下潜。两侧艇壁上传来哗哗的水流声音,主水柜很快注水完毕。 一切是那么的安静,似乎只能听到机舱电机运行轻微的嗡嗡声。大家屏住呼吸,十几双眼睛紧张地盯着cao纵战位上深度指示表。 红色的指针慢慢开始动了,从0向下移动着。cao纵兵熟练报出深度: “深度5!” 在这个深度上,潜艇艇身没入水中,但高大的指挥塔围壳依然露出水面。 “深度10!” 在这个深度上,整个潜艇包括指挥塔围壳全部都没入水中。文锋想,除了潜艇下潜的漩涡和一点白色的浪花,自己应该已经消失在海面上。 的确,李长昊在“镇远号”上看得清楚,在东方微微的鱼肚白映衬下,海面上形成了几个打转的漩涡,巨大的潜艇已经消失在海面上。艇上情况咋样,不得而知,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 下潜,成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