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风起云涌 (第1/2页)
“国尉大人,现如今瀛洲府危如累卵,还需呀你我二人与王爷同舟共济!” 来的路上,忠伯已经大概知道了瀛洲的现状。 “世子,英太守放心,情况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唐国虽然没有了,但老臣已经提前一步,将唐王府的财产,转移到他处,不日将会来到瀛洲府!” 这个情况,着实让唐虎大为振奋。 “忠伯,多谢您!”唐虎抱拳,深施一礼。 “世子,万万不可如此,折煞老奴!当年,如果不是老王爷,老奴早已经冻死在野地里!” 忠伯原本名叫赵忠,年轻时,前往京城赶考,半路上遇到风雨,染上恶疾,盘缠花光,被赶出客店,流落街头。 大冬天的,眼看就要被冻死了,遇到带兵出征凯旋归来的唐王,这位唐王就是唐虎的祖父。 唐王救了赵忠一命,经过交谈发现,这个年轻人见识不凡,于是招募赵忠为唐国幕僚。 赵忠感激唐王救命之恩,改姓唐,名义。忠伯的称呼,是因为唐虎的父亲也是唐义带大的,并且唐义对唐国功劳很大,所以忠伯成为了唐王父子对唐义的尊称。伯实际上,也是唐义的爵位。 忠伯虽然是普通人,年纪大了,可却没有丝毫老迈之态,七十好几了,反而是精神奕奕。 “世子,老奴一路上发现,瀛洲府缺少粮食,可上好的土地却不少,只要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世子在瀛洲府站稳脚跟就不是问题!” “目前,首要的问题是盗匪,只要我们给予钱粮土地,大部分盗匪都会安定下来!” 英布暗暗佩服,忠伯不愧是唐王得力臣子,眼光确实独到。 瀛洲府不是瀛洲北部,那边当地土著众多,教化困难。 瀛洲府老百姓,大都是历代囚徒的家属,本就是大秦子民,他们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鬼才愿意当盗匪,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前些天,盗匪混入瀛洲府,除了首恶被英布击毙,其他盗匪全都束手就擒,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当盗匪。 目前,瀛洲匪患严重,主要原因是盗匪,尤其是海盗裹挟形成的。 只要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瀛洲府有了足够财力物力,打造海军,消灭主要的三股海盗,瀛洲就会逐渐安定下来。 银月山的郑将军,私心太重,不肯大力扩军,尤其是将海防废弃,这才导致瀛洲匪患日趋严重。 “银月山迟早要拿下,不过,目前我们需要与对方虚与委蛇,世子有时间了,准备些礼物,让老奴送去,顺便看看那里的情况!” “另外,春城郡主的嫁妆到了,世子也该准备后续的礼仪了,这些交给老奴,老奴自会准备妥当!” 忠伯到了,唐虎脑海中不知所措的感觉,也就消失了。 “有劳忠伯,齐王的臣子还在驿站等消息!” “老奴自会去知会对方,不知世子是否选好在何处建王府?” “忠伯要建王府?”唐虎没想到,忠伯一来,就要搞建设。 “现在建有利有弊,当然也可以缓一缓,但还是要预先找好地方,以免到时候差强人意!” 对此,唐虎深以为然,瀛洲府府城面积并不大,有数的大宅要么是属于当地豪强,要么是废弃的,根本没地方建王府。 至于城外,想都别想,纯粹是去送人头的。就唐虎的三脚猫功夫,几个普通壮汉就能把他拿下,除非英布愿意天天保护他。 “忠伯,可是有了目标?” “从码头来府城的路上,老奴看过地形,码头南边的锦山不错,地势高,有河流经过,还能够掌控码头!” 锦山距离曾经的瀛洲府不远,隔着一条河,官道紧挨着这条河。 占据锦山,唐虎的王府,将会彻底遏制外出的道路。 瀛洲以南部分,能够通行大船的港口,就这么一个,其他港口大船无法靠岸。这也是银月山的郑将军,当初只敢扣住英布,不敢杀了他的原因。 一旦英布死了,郑将军就是谋反,大秦只要封锁港口,不用派兵,银月山的十万大军就得饿死。 所以,忠伯的建议,就是要控制住粮道。占据有利的态势,逼迫郑将军服软。 英布的才能做个将军绰绰有余,担任太守就是强人所难了。 作为武夫,英布并不适合搞内政,尤其是农业方面欠缺的厉害。 被瀛洲府一些豪强忽悠,很多举措实际上都是瞎耽误功夫,白白浪费钱财。 建立关隘,就是其中之一,有些地方,本就是郑将军的银月山负责的,可英布为了争夺控制权,非要自己出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