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只做,不说,不谏 (第1/2页)
相州援军的头目们刚离开。 李敬立刻让人把邢掌柜和魏都头一起叫了过来。 “齐州急需用铁,因为磁州之战耽搁了行程,家里人一定着急了!” “黄大人,宗大人,愿意放我们回去?” 李敬刚开口,魏都头和邢掌柜就诧异的问。 “磁州缺兵,未来还可能南下勤王,除了部分临时征调的精壮,宗大人能派出两万多军南下勤王就不错,所以我走不了!” “二郎,你的意思,让我和魏都头先带部分铁料回去,顺便给家里人报个平安?” 邢掌柜刚开口,魏都头就挠了挠头。 特娘的,陈仁俊,吴谈原本是自己手下,跟着李二郎打了几仗,现在各自掌握一营兵,当初跟着出来的厢军小兵,马帮把头都成为都头押正。 再跟着李二郎打几仗,回到齐州个个成为了顶头上司。 这岂能忍! “二郎,某能不能留在磁州,跟你们一起打仗!” 陈仁俊都给他说了,城外今天帮忙杀贼的部分百姓精壮,都想参加李敬的义军。 他们缴获了部分金狗的财货,不缺钱粮。 更重要的是在磁州创下了偌大的声望。 只要宗泽同意,李敬随时可以编第三营。 “魏都头,你跟关胜,关大人是否熟悉?” 水浒传瞎编,人家关胜历史上明明是镇压宋江起义的,被写成了宋江好汉。 关胜掌管着济南府的厢军。 在对抗起义军劫掠,保境安民时候名震一方。 却说成了反贼。 “因为军务见过多次,关大人应该认识卑职!” 济南府衙,齐州州衙,距离不远。 关胜是现在济南府的厢军都统。 同样是厢军,上下级关系。 没见过才怪了。 “西路金军已经突破了山西,东路绕过磁州,相州南下基本成为定局,磁州兵马随时可能南下勤王,如果算下留守的,能抽调两万余人已经是极限,面临十几万金军兵力严重不足,明日我想让宗大人和黄大人一边通禀朝廷,一边给济南府和济南府各州知州求援,派山东援军到磁州参战!” 魏都头点了点头,明白李二郎的意思了。 齐州厢军马帮中,再也没有比他更加合适跑回去求援的人。 回到齐州,募集一些兵马西调,到时候再找李二郎帮忙装备指挥也能跟随他勤王征战。 “某一定带着马队平安回到齐州,完成二郎嘱托!” 看着魏都头一脸郑重,李敬点点头,又望向了邢掌柜。 “邢掌柜,今夜我会写两封家书,麻烦你带给家父,其中一封信,嘱托家父不仅要把家里的适合从军弟子送来,还要让家父去淄州见我姑姑,尽可能说服姑父跟关胜大人一起,汇合济南府各州兵马,带兵勤王!”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李清照听闻赵明诚在应天府部下兵变,明明提前得到消息,属下也有应对方略,赵明诚却临阵脱逃,义愤所写《夏日绝句》。 对丈夫的失望,对朝廷的愤怒,都在其中。 据说赵明诚看完后羞愧难当,不久后生病郁郁而终。 这些历史的迷雾还没有在李敬面前拉开。 李敬却想着帮姑姑李清照提前试探赵明诚。 娘娘的,给老子一个“养不熟”的绰号,跟着老子好几年,没准会跟一辈子。 带兵勤王,赵明诚未必敢来,会被自家姑姑鄙视一辈子! “此番金军南下,劫掠百姓的惨状,魏都头也要查看清楚,告知杜大人,齐州也好,济南府各州也好,也需要招募乡军,整军备战,目前金军倾巢而出是为了汴京,等打完汴京,明年可能就轮到打济南府了,派出勤王的厢军,能跟金人打几仗,明年保卫乡土时候,也不至于上了阵害怕!” “有道理,可我人微言轻!不如二郎父亲出面!” “我怕家父看完书信会详细询问,邢掌柜,魏都头记住我的意思,别搞错了就行!” 眼看两人都点头同意了。 于是李敬又开始铺排。 两个老铁匠不能走,走了没人帮自己干活。 马帮几个兔崽子长者在李家资格老,自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