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稷下学宫 (第3/3页)
在忙着打造兵器,民用的铁器先把样品做出来。 等大军开拔,铁厂大量的兵器制作会转为民用,至少春耕之前,可以把民用的铁器打造出来。 当即就让三司写出告示。 安排下去。 看着关胜,陈卓等人把李敬的建议一一写成条陈,然后交给皇后过目。 从来没有亲自批阅过奏折的朱琏看的有些心虚,生怕官家说他僭越。 揉了揉额头,又看着山东官员把她当成主心骨的态度,心一横,笑着对李敬说。 “李敬,对三司还有何等谏言,一并说了!” 李敬想说如果二帝真的被掳了,想让朱琏站出来监国,可是这种没发生的事情。 可以猜,可以心照不宣,就是现在不能说出来为争夺权利做准备。 涉及未来宋朝的权利之争的事情,他没法说。 一旦预言传出去,会被人弄一个诅咒官家,就是现在的局面,也可能被南方那伙子指责勤王不尽心,有弑君的嫌疑。 再加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他吃不了兜着走。 眼前的朱琏也未必会高兴。 这种事情,只有既成了事实,到了哪一步,才能动员朱琏以皇后身份监国。 “娘娘,河北来的难民很多,可以试点在两个矿区办一个启蒙的学院,专门针对不识字的孩子,不以科考为目的,为后续三司的技术学院提供备选学子!” “我何德何能,能担任山长治学,女子做先生,学生也不服啊?” “娘娘可以提供资金,雇佣先生,招收学生时候不收学费,给矿工等难民说清楚,只教授账房,冶铁的求生技能,不以科举为目的,当然,成绩优异者,可以考取三司的技术学院,作为三司吏员使用。附近的几个州县,愿意的也可以把孩子送来入学。” 朱琏和李清照都有些明白李敬的意思了。 河北过来的难民很多,真要人家世代做矿工,子孙出头没有一点希望。 这日子也太苦了。 三司在朝廷中枢可是实权部门,三司的吏员对他们这些科举和太学出身的官僚也算是好去处,对这些铁工,矿工的子女而言,简直是一步登天。 “李敬此言可行,一举数得,铁厂真的很缺乏识字的管理!就治国而言,娘娘此举在替官家对河北难民施恩,稳定山东两路。于三司而言,是储备后续的学子,于矿工,铁工而言,免除后顾之忧!也不至于让这些矿工,铁工的儿女满山乱跑,被人拐了去。” “李易安要帮我,你是名满天下的才女!” 看着李清照有些凝重的点头。 李敬心里乐开了花。 等着吧,等着自己回来,看看能不能再弄点钱,弄点人,各种工厂开到哪里,你们的学校就会办到哪里。 你这个千古才女就没时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了。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吃不了饭,救不了大宋。 老老实实当生产队的驴吧。 以后在设法把赵明诚拉下水,姑父做官能力不行,教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让他别研究什么金石了,编撰一些启蒙的书籍给孩子读书。 正在李敬胡思乱想的时候。 门外突然出现了赵家一个老仆。 赵明诚连忙出门。 没走几步,嚎啕大哭起来。 李清照三步并作两步出去。 朱琏也关心的问,出什么事情了。 赵明诚的母亲郭氏,东平人,是郭概之女。 郭概,曾任提点刑狱,善于择婿吗,几个女儿都嫁的好。 包括官居吏部尚书的赵挺之,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都是他的女婿。 黄灿有些不明白,赵挺之两口子都是山东人,赵明诚他母亲怎么死在江宁。 一问之下,才知道郭氏去赵明诚弟弟家暂住没有回来。 历史上,赵明诚南下奔丧,正好撞到了失去朝廷中枢,无人可用的高宗怀里,第一时间就被任命为了江宁知府。 不知兵,懦弱的性格,在一场兵变中暴露无遗。 明明下属提前预警,有准备,并且打赢了,他却翻城墙逃走了。 扬州听闻的李清照愤然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世都认为讽刺高宗的意味更多,赵明诚却羞愧病故。 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赵明诚配不上李清照。 但是作为李清照的侄儿。 李敬心里非常清楚,姑姑年入中年,不是青春岁月的时候,夏日绝句更多带着怒其不争的愤慨,更多的也是在喷南宋无能的君主。 自己这个姑姑还是深爱着赵明诚的。 这是一副残棋,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两口子现在才四十多,还有大好的光阴等着,赵明诚的弱点不暴露,加上他对李清照尊重,敬爱的态度,两口子是可能幸福的走完一生的。 所以,奔丧是不能奔丧的。 江宁不能去。 万一康王称帝,手下正是无人可用,听说后还不立刻给赵明诚任命职务。 自己去河北一趟马上就回山东,有自己和关胜,种彦鸿主官山东军务。 三司在山东重建。 有朱琏坐镇山东,山东官员都有了主心骨。 赵明诚懦弱的性格就不会暴露。 也不至于被李清照写诗讥讽,合适时候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此生活,若平安无忧健康老去倒也不失为美谈,至少自己姑姑晚景绝不会凄凉。 “德甫是否要南下奔丧?” 朱琏尽管舍不得李清照离开,孝道毕竟是人伦大事。 送母亲最后一程,也是理所应当。 赵明诚叹了一口气。 “母亲亡故,儿子不能送最后一程,心如刀绞!” 赵明诚抬头正好碰见李敬的目光,又看着李敬朝着朱琏身上示意。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又望向了朱琏。 “德甫想去就去,予在山东无须多管!” 听见朱琏的话,他陷入了沉思,不去,怕朱琏觉得他不够孝顺,去的话,又怕别人觉得他把皇后扔在自己管辖地域是不忠。 “姑父,我此行河北,派兵南下,让人把令堂棺木运到山东,你可以托付赵家老仆或者在家族中指定一个养子,替你戴孝而行!” 不知道赵明诚心思的李敬,此刻心里在想。 赵明诚啊赵明诚,我以德报怨,都不计较养不熟的恶名了,只能帮到这里了,你不能让我失望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