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宣抚使的诗 (第3/3页)
还做出一副弹奏琵琶的样子。 这动作行云流水,很舒展,一看就是从小练起来的。 柔美的身段显露无疑。 在场的士卒纷纷叫好。 “跳舞,奏乐的技艺做到极致,谋生倒是简单了,生活不仅要诗和远方,还需要歌舞相随,你们不要担心,京东两路的人虽然土,可是还是很向往看见歌舞大家!” 陈书倩从长凳上收身起来,端坐在李敬前面,红着脸开口。 “将军,你能养我们继续跳舞吗?我很喜欢听军中将士唱你流传出来的歌,我也想把知否编成舞蹈。” 李敬还没开口。 旁边就有女孩接话了。 “陈书倩,你怕不止想到李将军府上去跳舞,更想做李将军小妾。” 这下子,不仅在场士卒,周围上百个女人一起笑起来。 陈书倩傲娇的抬头。 “当然,能伺候李将军,肯定是我陈家祖坟冒青烟了,只要李将军点头,我今夜就给他暖床!” 堂屋里顿时发出巨大的哄笑声。 传出去好远,远处没有睡下的士卒,工匠,都望向了这边。 李敬也没想到,这年代还有这么大胆的女孩。 “陈书倩,我记住你了,我先交给你一件事,你能办好,我考虑收你做小妾?” “真的?什么事,别说意见,就是十件,刀山火海我也愿意!” 看着陈书倩猴急的样子。 屋里的女孩再次哄笑起来。 “做我的眼线,帮我看着,路上如果有士卒欺负你们这些民女,到济南如果被人逼迫,给你们不公正的对待,随时来找我,替她们告状!” “这条件也太简单了,李将军看我行不行!” “将军,我保证可以全心全意伺候你!” “将军,你看我行不行?” 突然间跳出来一个女孩,彷佛捅了马蜂窝,一连跳出来十几个抢活的,还都长的几分姿色,陈书倩都有些傻。 长大了嘴巴看着这些人。 若非李敬摆手及时,蠢蠢欲动的更多。 要知道,顾无双的经历行军队列里都传遍了。 这样一个大宋朝的战神,还这么疼女人,汴梁城那些王侯将相,连女人都保护不了,比起李敬就是渣 一群对未来路途恐惧的女人,行军尚且艰难,落脚还不知如何,能给李敬做妾,彷佛掉进了蜜罐里。 眼看着李敬摆手,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希望你们遭遇金军的苦难成为过去,也希望你们未来过的更好,我知道陈书倩不是你们之中最漂亮的,但是她直率的性格我喜欢,我也需要她帮我看着你们在山东不受人欺负,日子幸福!” 陈书倩听到李敬的肯定,难以置信流下了眼泪。 平日一些较好的姐妹都围上来。 其他女孩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陈书倩。 “傅南,跟我回府衙,牵一匹马回来给陈书倩!” 说完的李敬又回头跟问陈书倩。 “你要跟着大队行军,还有什么要求?” “能再给我们两辆马车吗?分给我们马车都给病号了,姐妹们难免有不方便走路的日子!” 说完的陈书倩看着李敬似笑非笑,忽然间彷佛失去进门时候自荐枕席的勇气。 “虽然马车比较紧张,但是挤一挤还是可以出来的!你没有其他要求了吗?” “我一定把将军吩咐的事情办好!” 李敬哈哈大笑,对陈书倩竖起一个大拇指,转身离去。 殊不知,他这个举动。 第二天行军大队一出发,就在军中疯传。 陈书倩一夜飞上了枝头,被李敬看上,还让她帮忙照顾金军中救出来的民女。 还没有到晚上宿营地地方,人尽皆知。 连郑太后听完以后,也吃了一惊,打定主意,晚上让人把这个女孩子叫到身边看看。 蔡虎直言不讳的跟李敬开着玩笑。 “李宣抚使,你这样可不对,那些民女是我们的目标,你可不能抢食啊!” “宗帅早就定了纪律,你们看上谁,自己去说,使银子,金子都可以,欺负人不行!” “钱不是还没分嘛?” “可以口头承诺嘛!” “都是一群苦难中走过来的女人,人家信你空手套白狼?” 蔡虎有些郁闷,长相,口才,都不是他的优势。 钢铁直男跟军中大老爷们他倒是能说笑,碰上女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反而是段七安这小子,好像都搞定了两个漂亮的女人。 要不是行军不准睡女人,恐怕早就把该干的事情干了。 李敬才不管他这么多,这段路来的时候他走过。 这里还有个废弃的小镇,镇上很多人都在金狗南下时候遇难了。 再往前走,途经的村庄都很小,大军大部分都需要在野地里宿营了。 干脆提早准备宿营。 让将士们吃完饭烧点热水,能洗澡的洗澡,uu看书不能的洗给脚解乏。 看着刘k,李邈跟蔡虎他们安排宿营。 李敬亲自带着兵在周围巡视起来。 这是个风景很美的小镇,四周都是平原,东南方向是树林,清澈的河水从镇中流过。 河边的树木已经冒出嫩芽。 一切是那么安静。 可是就是没有人烟。 不由的让人感慨。 “三三两两几处房,再无声声唤儿郎。炊烟鸟鸟无处有,房前屋后尽沧桑。” 李敬刚刚有感而发说念了两句,身边亲卫也跟着学起来。 就注意到转角郑太后来了。 “这是李宣抚使作的诗?水平很高嘛,契合此景!” 李敬摇头,这诗是后世打工者回家所写,如今拿来形容被金狗劫掠过的村庄正合适。 剽窃他没有罪恶感,可是他喜欢用武将面目给人看。 “我怎么没有听过?” “我师父所做,没有流传于世!” 郑太后点点头,她也听军中将领说起,李敬有个很厉害的师父乃是不出世的高人。 “李宣抚使可有诗作” “小时候写了两首,师父说我没有做诗的天赋?” “予倒想听听李宣抚使的诗!” “那我献丑了,《咏泰山》,远看泰山黑湖湖,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听着李敬一本正经的念张宗昌诗。 一向沉稳庄重的郑太后一愣。 旷世高人教了这么个徒弟,气都气死。 想起那个场面。 郑太后差点笑岔了气,身边乔太妃,王太妃,赵玉盘更是笑的蹲在地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