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乙字七号别院 (第2/3页)
捕鱼的网,被拉出水面了。 宣和,宣威两条船联动,拉着一张大网,结结实实的拉起了一网小黄鱼。 宣和号上的网,也拉了一些黄鱼,还有一些围着食用黄鱼的其他大鱼也被拉了上来。 第一次用机械的动力,辅助捕鱼。 机械手臂举起了渔网,然后放在甲板上。 别说在场的外地人,就是登州水师的官兵们,也兴奋的在甲板上跳跃。 “以前捕鱼,都是用小船小打小闹,今日有了能远航的蒸汽船,加上这个捕法,我们登州人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大宋的沿海,土地都相对比较贫瘠。 又容易受到风云影响,顺风顺水的年头很少。 捕鱼当仁不让的成了第二职业。 不仅渔民在下海,水师,船厂的工人也在下海。 登州州衙堂而皇之的在码头收起了海产鱼税。 “就是,再来这么几网,我们不仅可以满足登州自己人吃鱼,我们还可以往外卖!” “这些小黄鱼,味道极好,这些远海的其他鱼在登州售卖也能卖出高价,真是发大财了!” “发个屁的财,这么多鱼,怎么可能卖到高价!” “靖武两军加上水师,在登州城外光兵就是十万人,这点鱼怎么够吃。” 士卒们一边兴奋的呼喊,一边去把渔网打开。 围观的人群兴奋的嗷嗷叫。 几条船都在欢呼。 “李敬,李敬,我可以去抓鱼吗?” 机械手臂把渔网里的鱼倒在了甲板上。 鱼儿在船甲板上活蹦乱跳,赵柔嘉疯狂的挥舞着手臂。 “不行,鱼儿有刺,这些鱼还很杂,万一划伤了就划不来了!” 听完李敬的话,刘锜立刻下令,让禁军把孩子们抱着。 就看看水师官兵们分拣鱼获就好了。 “李敬,李敬,我要吃鱼,小黄鱼真的好美味,你要马上给我做!” 别说老兵们喜欢这位小公主,连水师官兵也很喜欢赵柔嘉。 负责宣武号的林正风立刻对着几个小头目下令,让他们马上挑出一些好吃的鱼,清理出来。 “李宣抚使,可否让娘娘,太后,今夜在海上休息!” 李敬不知道的是,他让几个统制找鱼,这个临时增加的科目,影响了三条船编队的返航。 登州码头到了晚上,光靠着燃起的火堆,火把,光线很暗。 几个人生怕船速太快,今夜月色不好,摸黑靠岸时候发生事故。 “你们选择一个安全的海域,我不希望发生任何意外!” 宋代的海船,已经有了抛锚的概念。 改造的宣武号,把绑在一起当锚的石头给扔了,换了新的铁锚。 他还有些庆幸,让人把四辆皇后,太后,太妃车架上的被褥搬到了船上,船上指挥的居所也算是宽敞。 至于其他人,委屈一晚上也无所谓,大部分都是随军一路从河东走来的。 “要不,我们再下几网,晚上比白天更好捕鱼!” 只捕一网,怎么能过瘾。 林正风和韩羽已经商量好了,今夜彻夜捕鱼,明日到了港口,在换一帮人出海试航,适应新船。 “我记得船上还是有很多火把的,你们可以放条小船在中间,在小船四周插上火把,燃起火把引鱼!” 李敬倒是记得黄海出产乌贼,墨鱼等趋光的鱼类。 可惜他发明不了点灯。 不过他倒是觉得,现在黄海的海产数量及其庞大,哪怕用火把,也会有很大收获。 赵柔嘉要吃活鱼。 李敬顾不上那么多,带着亲卫和火头兵,就去占领了船上的厨房。 一番煎炒烹炸,在厨房忙活到天黑。 热腾腾的海鲜,就端上了船上的餐桌。 “李敬,不管是葱烧的,还是油炸的,这小黄鱼都好好吃!” 这一个月,在登州赶海,加上采买的,皮皮虾和螃蟹,成了小公主的最爱。 海里的鱼品类太多,她都没怎么吃过。 今天朱琏让人专门帮她挑刺,小公主吃的可高兴了。 捉住朱琏和太后的手,让她们摸摸吃饱的小肚子。 李敬只是有些惋惜船上的作料不够,士卒们只能品尝蒸煮出来的海鱼。 不过看样子,这些士兵们碗里端着鱼,都很满意。 若不是朱琏让大公主赵玉盘拽着他出来吃饭,恐怕李敬会等到整船人的饭菜做好才会出来。 “喜欢吃,小公主就多吃点,等我们大船造好以后,开去南边,哪里有更多的海鲜等着你呢!” “太好了,先说好,船队远航,可不能丢下我,你去河东打仗,我可想你了!” “今晚,他们还要捕鱼,我们住在船上好不好?” “太好了,海上升明月,天下共此时,说的就是晚上在海上看月亮吗?” 今夜海上未必有月亮,李敬望着朱琏似乎在回想描写此刻的诗词,笑着摇头。 也许大船来海上,乡念满征衫的诗句,更合适朱琏此刻的心情。 三条船和中间的小船灯火通明。 在呜咽的汽笛声中,李敬和皇后,帝姬们看着一网网的鱼获被吊上了甲板。 趋光的鱿鱼,大虾,在甲板上活蹦乱跳。 李敬都没想到,这个没有过度捕捞,没有环境污染的时代,海里的鱼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网下去,都能满载而回。 水师船员的配合也越来越娴熟。 到半夜,船上的鱼舱都堆满了。 各种篮子,箱子被腾出来,继续捕鱼。 李敬大手一挥,加餐。 本来吃饱的小公主,又跟着加餐,品尝鱼汤,吃着白灼的鲜虾,才沉沉的睡去。 船上拥挤,李敬累了一天,也扛不住了,拉着顾无双,陈书倩,就找了一个宽敞的船厂抱着睡觉去了。 她们两身边一群侍女,也拿毛皮和毯子扑在地板上,横七竖八的睡了一地。 陈过庭,张叔夜,黄灿他们何曾见过这等捕捞场面。 包括种彦鸿在内,一群朝廷大员红着眼睛,看着一网网鱼获上船。 从水师官兵的口中他们已经知道了。 眼看着用李敬这种用火把引来的鱼获都是值钱的贵货。 晒干以后可以运到各地,还能卖大价钱。 在他们的督促下,几个水军统领彻底变成了渔船老大,忙活了整整一个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