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向发售 (第2/3页)
。 这么能干,漂亮的女人,居然不愿意做自己侍妾。 李敬还是挺郁闷的。 走出船舱,吹着海风透了一口气。 第一批新船下水剩下的事情,第二批船只的打造,他已经拜托给了乔海父女。 陈仁俊,李云易,李易峰几个人按部就班的执行各种训练科目。 军队上让他cao心的事情也不多。 他还挺想顾无双的,这出去这么长时间,吃的好不好,有没有c。 种彦鸿出征之前,让重光号去日照给她带了信,说新船下水会去那边接她回来。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在海边等着。 “李宣抚使,娘娘请你过去!” 济南舰上,李敬住的船舱肯定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已经给皇后和太后了。 只有一个白天的航行时间,李敬也没有把朝臣,帝姬们疏散到其他战舰。 晚上若是要住到船上,到了日照再说。 李清照他们跟李敬一样,都在普通的船舱,没有窗户对着大海,毕竟是战舰,最好的炮位都是火炮。 朱琏住的船舱,可是指挥使的船舱。 三面都对着大海,背后靠着船指挥室。 “李敬,李敬,让指挥室下网好不好,我要看着他们捕鱼!” 小帝姬看着李敬身影在船舱门口出现,就扑上去让他抱。 李敬抱起小公主,笑着答应她。 “好啊,等到了日照,晚上我们出海捕鱼!” “要晚上啊?可是刚才我看见海里有鱼哎?”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海洋生物实在太丰富了。 不止是赵柔嘉看见有鱼,连朱琏,郑太后他们也看见海里有鱼了。 五条舰船沿着海岸线不远的地方行驶。 李敬还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看见过江豚。 李敬正在犹豫要不要下大网拉起来做午餐,刘雨亭忽然在门外请示了。 “娘娘,太后,海面上有大鱼!” 赵柔嘉连忙在李敬怀中挣扎着要下去看。 李敬连忙抱着她,转身走出船舱去。 特娘的,哪里是大鱼,眼瞎了,外面一群虎鲸,黑白相间的颜色那么明显,好大一群,至少四五十只,在海面翻滚,跳跃。 “好漂亮的鱼,好大!” “李敬,李敬,我们把它捉回登州去好不好!” 别说赵柔嘉,朱琏,郑太后和一群帝姬都没有见过鲸鱼。 一个个好奇的很。 很快在船舷边上,就聚集了一大群人。 不仅临海居住的宗姬,族姬,连李纲,陈过庭,李清照,赵明诚,李远他们也出来看鱼了。 “李敬,能不能撒网把他捕了,这鱼这么漂亮,看上去就很好吃!” 长公主赵玉盘这话,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 到了登州,李敬给他们吃了好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鲍鱼,蛤蜊,海参,海胆,藤壶。 更别说鱼虾了。 一个个眼里放光。 “不准吃,大鱼这么漂亮,这么可爱,还给我们追过来了,李敬不准她们吃!” 这群虎鲸似乎不怎么怕人,看着战舰越过自己,又游了上来追逐起来。 济南舰上一片惊呼声。 “小公主放心,他们想吃也吃不了,我们船上没有捕捉大鱼的渔网!” 赵柔嘉点了点头,旁边的刘雨亭有些不甘心。 “李宣抚使,要捕杀这些大鱼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敬当然知道他要干什么,船上几百门大小火炮很大部分都能打实弹,不是吃素的。 瞪了他一眼,刘雨亭盯着身边的舵手,一手就给他脑袋拍下去。 要你逞聪明,李宣抚船只都能打造出来,岂能不知道可以用炮火击杀虎鲸。 这家伙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连忙溜了。 郑太后也笑了笑,猜想李敬不愿意让鲜血横流的场面放在自己等人的眼前。 “李敬,这可是鲸?” 《尔雅。翼》中就有这么一段描述:鲸,海中大鱼也。其大横海吞舟,xue处海底。出xue则水溢,谓之鲸潮,或曰出则潮上,入则潮下;其出入有节,故鲸潮有时。 郑太后的博学,还是很让李敬佩服的。 连鲸鱼的记载都知道。 他笑着点了点头。 “虎鲸,鲸鱼的一种,在鲸鱼中不算是个头大的,却是很凶猛,很漂亮的鲸鱼!” “李敬。李敬,这些虎鲸看起来一点都不凶,好可爱!” “它们游的好快,比我们船还快!” 这群虎鲸一直伴随着五条战舰游了半个时辰才离去。 听说虎鲸是很聪明的,柔嘉公主还兴奋的跟它们挥手告别。 大家回到船舱里,还在谈论刚才的虎鲸。 谁知道,继续航行没到一个时辰,在胶州湾外海,又碰见鱼群了。 鲐鱼又叫青占鱼、青花鱼、日本鲭或白腹鲭,是一种分别范围非常广的中上层洄游性鱼类。 因为跟鲅鱼长的像,经常会把鲐鱼和鲅鱼搞在一起,叫鲐鲅鱼,其实跟鲅鱼相比,鲐鱼跟金枪鱼的亲缘关系更近。 “下网咯,下网咯!” 看着刘雨亭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旗,传令兵在舰艇上升起信号器。 指挥几条船配合下网。 赵柔嘉兴奋的拍着手叫起来。 不一会,济南舰就单独起网了。 李敬上去拿了几只看了看,上下颚没有牙齿,还真是鲐鱼。 这种鱼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优质的海鲜,除了优质蛋白质,鲐鱼还富含多种优质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商家吹捧银鳕鱼、三文鱼和长寿鱼等高端海鱼时的标配营养物: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最大的缺点,保鲜期太短,死后喜欢自溶。 冰鲜都不能保存。 更别说现在这个没有冰箱的时代。 火药都不够,拿硝石化冰,那得多蠢的人才这么干。 “雨亭,给其他几条战舰发信号,这网捕完,不要下网了,鲐鱼不保鲜,除了立刻吃掉比较好吃,做鱼干都不好吃!” “喏!” 刘雨亭在大海上飘了十几年,岂能不知道这个鱼带回海岸就不好吃了。 给李敬竖起了大拇指,就举起了手上的信号旗。 不过做鱼的时候,李敬还是觉得叫停的太晚。 他们已经捕了太多鱼。 船上带的调料,作料都不够了。 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