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给宋军的勇气 (第1/2页)
,从靖康开始 渡海两个批次的兵,回来了两个批次的缴获舰船都没有装完,还得跑第三次。 装俘虏和缴获回来的时候,李敬才明白宋代跟现代很不一样。 他低估了宋人对靖康之辱的雪耻之心,对金狗滥杀无辜,屠村灭户的恨意,也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冷血。 兴城,盖州,复州,每一个万户聚集点,都构筑了京观。 除了二十五岁以下的女人,包括一些女孩。 部分骑马逃脱的精壮。 什么都没有给金狗留下。 牛羊牲畜,女人,全部都装回了海边,用船拉回登州。 宗泽,刘,种彦鸿,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最血腥的方式,回敬金人在大宋所作所为。 尤其是听说记功官赵福金,一边吐,一边咬着牙命令士卒屠杀。 李敬有些沉默。 毕竟平民是无辜的,可是金国这种全民皆兵,杀的不是士兵也是士兵的家属。 他们在河东,河北,在京畿对妇孺小孩举起屠刀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日屠刀会在他们最亲的人身上落下。 舰队满载而归。 能肯定的是大宋孱弱已经成了金狗眼中的刻板印象,没有意识到大祸临头的金狗铁定会勃然大怒,绝不可能因为辽东被袭击就妥协。 肯定会报复。 他们会怎么报复呢? 难道会把赵佶,赵恒的人头送到山东来? 这两张牌是金狗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应该还是没有到轻易打出来这个地步? 怒火冲顶的金狗,什么愚蠢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皇后朱琏两个meimei,一个堂妹就难说了。 对了,还有去年在汴梁城下替代赵构谈判的王太妃的儿子,被强行掳掠到金国的肃王赵枢。 这几个跟山东有关联的人物,会不会被金狗杀了泄愤,把人头送到济南来? 在揣摩金狗辽东被打击以后,再看着兴奋的王太妃。 回如何回击的李敬彷佛觉得自己跟喜气洋洋的水师官兵和靖武两军押运兵有些格格不入。 身边的王太妃和乔太妃两人看着李敬自从送别了征战的士兵,情绪就不是特别高,有些揪心。 她们都以为李敬上不了战场郁闷。 于是跟女官一起摆开了乐器,一边弹奏。 编组的舰队官兵们,稷下学宫学子们,唱着歌一起朝着登州返航。 王太妃全然不知道李敬有些担心她,盯着窗外的甲板上吹风的李敬提醒乔太妃。 “宝琴,你和李敬的关系,过了!” 乔太妃全然不在意。 “你担心什么?担心李敬和宗泽能迎回赵佶?” “你不信?” 王太妃望着乔太妃似笑非笑的样子,很迷惑。 朱琏可是对迎回赵桓非常有信心。 “且不说救回二圣,比灭金国还难,难若登天,就算是侥幸救回来了,你以为太上和官家,还能如昔日一样在汴梁执政?” 王太妃更湖涂了。 朱琏是皇后监国,如果救回了赵构,理应还政赵构,朱琏根本没有效彷武氏,登临帝位的野心。 “你什么意思?” 看见她不明白,乔太妃也没有跟她解释。 周宁倡导的这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不但是发动民力抗金那么简单。 这种改革是颠覆性的。 政治改良只是批的一层外壳,李敬的支持也不是说说而已,将士们登岸的那一幕,实在太让乔太妃震撼了。 不管是靖字厢军,还是种彦鸿的康字厢军,甚至关胜武字厢军部分,身穿紫袍的李敬一呼万应,根本不需要兵符和授权就可以掌权。 卧久者行必远,伏久者飞必高。 在大宋人都喜欢把知名将领部下看做家将的时候。 章丘李家阻止别人叫李家军,绝不是李敬怕了你赵氏皇族。 在临海居住的日子,不止是皇后,太妃以及太后知道李敬有文臣之能,更知道李敬随军练兵的时间有多长,跟将士们关系有多好。 赵佶也好,赵桓也好,虽然年富力强,还没有隐退的年龄,可是他们都过时了。 可是他们父子的能力再想要执政,不太可能了。 登州推动的一股强宋之风,不可逆转,所有朝臣都见过王太妃绘制的堪舆图。 也把为华夏族争夺生存空间作为使命。 李敬也好,宗泽也好,关胜也好,甚至陈过庭,张叔夜,刘k,黄灿这些忠臣,也不会让他们胡作非为,打断大宋国运。 宗泽看起来跟李敬分歧很大。 傻子都能看的出来,他把李敬看做了自己继任者。 二圣迎回来自觉的高高挂起或者还能留一些颜面。 真要把自个当个掌权者,跟靖康初年汴梁解围时候一样争权夺利,等着两人的就是山东的众叛亲离。 “没有迎回二圣之前,这个太妃的位置可以支持李家和朱琏,我就做,如果真的迎回了太上和官家,我就向他们请辞,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如昔日汴梁城放出的宫女一样,回归民间!” “你这样做不合适。” 王太妃有些恼怒,堂堂大宋的皇太妃,还要不要脸,太妃都不做了,要去民间,你干脆说你想跟着李敬算了。 这李敬也是个混球,怎么跟曹孟德一个德行。 放着清清白白的小女孩不纳,也没有圆房,偏偏喜欢人妻。 搞的皇太妃都心猿意马。 “有什么不合适,你以为赵佶回来,就能放任我去编撰报纸,他也有那个心胸让你去水师和船舶学校做绘图先生?” 登州的生活很让人憧憬。 跟深宫是天壤之别。 乔太妃编撰报纸,连载话本,已经上瘾。 自己也很喜欢给学生授课的感觉。 王太妃顿时发现自己想歪了,噗嗤就笑起来。 “我以为你要跟李敬呢!” “王太妃也是空旷之身,就不想春风一度?” 乔太妃离经叛道的耳边低语让王太妃又惊又怒,举起身边竹笛,就跟乔太妃敲去。 乔太妃连忙闪身躲避。 两人在船舱里追逐,恍若回到了年少芳华。 好不容易摁住乔太妃,她也只能在耳边低语。 “我没你那么厚脸皮,知道这小子好人妻,还凑上去跟人家拉拉扯扯!” “那小子色胆太小,他敢要我,不嫌弃我老,我就跟!” “你还真真是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郑太后知道不撕烂你的嘴!” “郑太后可比你清醒多了,李敬这样的人,万年难遇,只能笼络,不能得罪,大宋皇族都这幅德行了,到山东吃李敬的,喝李敬的,派兵复仇也要靠李敬。除了拿女人笼络李敬,还有什么拿的出手?李敬也不是傻子,二十多个侍女把自己包裹起来,太后都很难下手。”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登州临海居这么多优秀的女人聚集在一起。 平复了伤口,才有心思抬头望向江湖,施展七窍玲珑的心思,皇室的家事也是国事,被人两句话惊醒的王太妃看向了大海,看来又会风起云涌了。 船队到岸边,李敬,李清照跟太妃,学子一起登岸的时候,朱琏和郑太后已经到了。 朱琏大手一挥,让水师将领们一起到临海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