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还有没有王法 (第1/3页)
,从靖康开始 广州知州胆子还真大。 灵飞顺济号上的官兵全部被拘押到了广州府大牢。 大牢里囚犯都惊了。 两百多人,还都收拾的那么干净,一个个衣服整齐,鲜亮。 林自然也惊了。 “奶奶个熊,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灵飞顺济号好歹是昔日太上皇出访高丽的神舟,船舷上名字没改,这帮广南东路的官,居然敢把他们判成胡人船?” 看着牢房里还有好多人犯,一个个散发着恶臭,赵羽和其他押正都皱起了眉头。 庆幸的是,广州州衙的厢军们把其他人犯都赶到里面小房间去了,把最大的一个牢舱,给了这些官兵。 “当水师打了一辈子海盗,如今还被人当成海盗关进牢房,真新鲜!” “木马桶也没收拾,这牢房也太臭了,都统,怎么下屁股啊?” 赵羽找了个稍微干净点的地方,一屁股坐下来。 “坐啊,都是当兵的,嫌弃这个就没道理了,战场上什么地方都要能趴的下去,没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了!” 水师官兵虽然巡航和运输的任务重,哪怕没有空闲,李敬也在想方设法抽调时间进行陆上队列,结阵和实战训练。 林自然和其他官兵听赵羽这么一说,也都坐下来。 “你们可知道,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什么地方?” 一群水师官兵都不知道,赵羽把林澹然望着,林澹然当然知道他是要自己解答。 赵羽这招都是跟李敬学的,水师官兵也好,靖字军也好,将领们行军或者行船的闲暇,李敬总是通过聊天的方式,给他们灌输一些各地的风物,特殊情况。 广南两路在来的路上,李敬就给皇后和太妃讲过,几个都统也在场。 “都统,你是不是说,这里是流放官员的地方?” 岭南地处偏僻,路途遥远,气候湿热,环境恶劣,适合流放。 大宋版图有限,不像大唐有西域可以流放,本朝别无流放之地,岭南成为惟一选择。 元右党争,苏门官员成群结队的往岭南流放。 好好的一个岭南,哪怕正式的官员任命,也变成了流放的味道。 到了岭南做官的人,能特么好好做官吗? 这就是士大夫治理天下的水平? 宋朝被贬谪的官员大多有地方官经验,深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们被贬到岭南后,劝告当地百姓耕种纺织,并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教授给百姓。 比如苏轼在海南辗转多地,他劝谕百姓不要杀牛祭祀鬼神,保护耕牛,还将“木秧马”这一先进的插秧工具介绍给当地官员,让他们按照样图试制后进行推广,使得“木秧马”在岭南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这些士大夫恬不知耻的苏轼等有为的官员流放岭南做出的成绩当成他们教化四方的政绩,荒诞到了极点。 “你小子还行,能领悟李宣抚使的一点点想法,等着回登州接收新船吧!” “都统,我们官兵都能去接新船吗?” “来之前,李宣抚使让我做好坐牢受苦的准备,我以为他说笑,如今看来,弟兄们一起受苦也是种历练,不过你们可能要分开,李宣抚使有每逢接新船打乱原有建制的习惯!” “我们也是神舟改装成功以后,才调配到一起的,哪怕分了船,以后咱们也是一条船上混过的弟兄!” 改进的神舟船型有些宽了,看起来就没有新船舒服,跑起来也没新船那么快,更别说船上住宿的条件,抗风浪的稳定性,火炮的密度,强度,都比新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听着能接最新的大船,分散到几条新船上根本不是事。 乐疯了,牢房里两百多官兵都欢呼起来。 牢房的囚犯,看押的士卒全惊了,一个个看着这边大仓,都以为人犯暴动了。 当他们正不知所措的时候,知州来了,提点船舶司来了,还跟着一起来的是广州港的港务长等一群人。 “来人啊,把那个主事的林澹然,给我押上来!” 赵羽笑了笑,看着打开的牢门,准备跨出去,林澹然和几个士卒都在伸手拉着他。 部分士卒还用身体挡在牢房门口。 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灵飞顺济号改造之后跟改造之前是两回事。 蒸汽机船舶改进之后,李宣抚使手把手的白天教授官兵开船,夜晚教授他们维护。 别说放了锅炉的水,拆除了部分传动。 哪怕没有动过手脚。 这些个胡人哪怕在大海里驰骋多年,船摆在他们面前,也别想开走。 最着急的不是广南东路地方官,着急的是那些个负责港口的胡人,眼看着这些士兵阻拦赵羽。 一个个恶狠狠的冲上来,提着弯刀就架在了门口阻拦官兵的脖子上。 眼看着士卒们准备夺刀,赵羽连忙吼起来。 “都住手,你们让我过去!” 赵羽吐了一口气,心里只惦记着李敬说过,随着战船下水,未来每一个大宋水师的官兵都是财富,都是宝贝疙瘩,尤其是这些经历远航,熟悉洋流和水文的兵。 无非就是用刑逼供而已。 有些失算了,他都没想到,这帮胡人这么急切的想知道舰船的秘密。 还能这么快的买通了经略安抚使和船舶司。 赵羽这么正气凌然的一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