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 (第1/3页)
李芘是宋徽宗大观三年的进士,大观三年也就是1109年,做了差不多十九年的官。 他是闽县人,是福州下辖十一县之一。 说白了,现在就在老家做官。 而且这个人一直在地方上做官,本身没什么背景,不过对大宋朝还是一腔热血。 只是勤王这件事,把他整郁闷了。 愿以为可以找籍贯同在福建的老乡李纲帮忙,靠上李纲。 何曾想自己在京城升了官,李纲却被贬出去了,从两浙带到汴梁勤王义军们在生计没有着落。 他还真不如把这批勤王军队带回两浙,至少可以依仗两浙刑狱司属官的身份,把军队安置成为厢军或者把遣散费发了,无奈只能写信给两浙常州的官员,希望他们帮忙安置。 义军回了两浙。 谁知道汴梁也陷落了。 躲过金狗掳掠李芘对大宋朝的官场有些心灰意冷。 跟着其他逃亡同僚一起到了扬州,就跟赵构提出希望回家乡做官。 而赵构继续加强对江南各地的控制,对汴梁出来投奔他的官员又待遇优渥。 于是他成了福建路提点刑狱,路过两浙,还收拢了跟他勤王的数千义军。 加上福州驻扎的厢军,手下三万多人。 半辈子官场生涯都在刑狱司混迹的李芘,真不会打仗。 哪怕兵力比对手多,装备比对手好,据城而守好几天了,就是不敢出击叛军。 眼瞅着来了援军,却是登州的人。 麻烦大了。 正当他举棋不定,不知道是不是该去见郑太后的时候。 传令兵来报。 “福州闽江方向出现巨大船队,其中八九条特别巨大,满载火炮!” “走啊,李刑狱使,太后和李宣抚使的船队到了,贤福长公主带着福州官员,上船面见太后和太妃!” 擒贼先擒王,吴谈能看得出来,李芘手里的兵,对李芘本人还是很忠诚的。 眼看着李芘被硬弩,床驽这么逼着,纷纷围在外围没有撤离。 人还越聚越多。 拖下去极容易擦枪走火。 “善,本官这就去面见太后,众将士回城!” 李芘实在不想跟登州的靖字军对上,也不知道他们来福建干什么,叹了一口气说出这句话以后,吴谈主动的一挥手,举起硬弩的士卒们纷纷放下来。 看着赵金儿带着禁军在前方开路,朝着福州城去了。 毕竟穿过福州城,就可以到闽江码头。 而李敬带着船队,已经停靠在福州城外的闽江码头上。 两宋之间的福州,泉州,都是全国知名的大城市。 每一个城都有二十万的人口。 李芘带着福州知府常江,通判陈无病,穿过福州城到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已经人山人海。 打败了叛军,又来了大宋水师。 福州人都出来看热闹。 地方官们跟着赵金儿,登上了大宋水师旗舰成都舰。 “微臣李芘,携福州知府常江,通判陈无病,刑狱司属官及部分县令,县尉见过太后,两位太妃!” 官员们到了军舰上,就被列队的禁军和舰上的火炮镇住了。 再看着雍容华贵的太后,太妃,漂亮的公主。 一个个小心翼翼,跟着李芘大气都不敢出。 李芘看到柔嘉公主,贤福公主那一刻,就仿佛在两人身上看见了赵桓的影子,赵家皇族开国一百多年的沉淀都在脸上了,一个个拉出来,五官都是那么精致,漂亮。 这群女人国色天香,人间绝色,这么多凑在一起,这怎么可能是假的。 大宋朝除了赵家掌权者,没有一个家族可以如此气派。 “李卿家平身,众卿家平身!” 郑太后没有心思给他们摆姿态,她心里装着建州,在等着吴谈抓捕的匪首,了解建州的情况。 李芘看着雍容华贵的郑太后,两位太妃并没有向吴谈一样对他问责。 相反在在给他们赐座。 松了一口大气。 其实李敬挺瞧不上这家伙的。 刚才靖字厢军已经打听清楚了,造反的建州兵只有四千不到,路上裹挟了一些百姓和庄园兵丁,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 李芘在福州城中的厢军,足足三万。 他却只敢据城而守,不敢出击。 如果说他是福州知州,通判还说得过去,毕竟职责就是保境安民,二十万人口的城市安全是重中之重。 可是他是福建提点刑狱,而福建路没有宣抚司,他就是福建路最高的行政长官。 单单保一个福州,打赢了也是失职。 不过两位太妃对这几个官员挺感兴趣,吩咐赵金儿,给他们泡上李敬做的铁观音茶。 还让他们把自己的做官的评价册子呈上来。 看看这几个地方官的官声。 看完还把册子递给了李敬。 李敬者才注意到,李芘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一直在两浙路的刑狱司任职。 历史上的升迁,都是审案和纠正其他官员错误得到的升迁。 还撰写了一些关于刑狱司的专业文章。 是个专业性人才。 至于常江和陈无病,就有些普通了。 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