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63、留下一些念想(求全订) (第2/2页)
,留下一些念想总好过什么也不留。 …… 得知白贵重返长安后,吴怀远和刘明达两人上门邀他赴宴,一叙往日旧情。 白贵帮白怀古cao办蒙养院学籍,不可避免需要动用人脉,而吴家在秦省是手眼通天的人物,稍微注意一些,就能知道白贵在长安的消息。 酒楼。 长安饭庄。 天字号的包厢。 “一别多年,再次看到明达兄和怀先兄,贵心喜之。” 白贵捧酒,一饮而尽,笑道。 虽然因为他赴美留学之后,和吴怀先、刘明达多年未见,但怎么说,他们三人在师范学堂、一高、东大都是同寝关系,关系极为深厚。即使现在稍有些生疏,但过往感情还是有的。 不过在所难免的是,说话没有以往随意。 三人谈天说地,无有不说。 只是在涉及到一些切身之事时,就有些模棱两可、空言虚语。 酒酣饭饱之后。 “不知美和兄什么时候带弟妹出来,我们也带各自的内室,一同聚一聚,互相认个面。” 吴怀先放下酒盏,夹了一口松花鱼鱼rou,问道。 虽说他和白贵在同一天举办婚礼,但事后,他们两人都刚刚成亲,正是和新娘子如漆如胶的时候,哪里顾得上兄弟情谊,所以婚后就并未到各自家中拜访。 再者,他那时刚刚回国,各种事务忙的焦头烂额,抽不出时间。 除了他之外,还有刘明达,刘明达成婚晚于他和白贵,是去年成的亲事。 所以三人的妻室,都还未见过面。 至于熏子,他们两人早就见过,不过这是外室,和真正的妻室不同。 “此事……,好说。” “我最近这一月都在秦省,具体什么时间,你们两人定下,我带秀珠前往就行。” 白贵点了点头,应诺。 这只是一些小事,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过他能从吴怀先、刘明达神色上,看出一丝言不由衷。 或许是真的只为认个面,顾全朋友之谊,但按照白贵所猜测,吴怀先和刘明达的目的应该不仅于此,可能想要借白秀珠这条线,攀上白雄起这个中枢高官……。 这并非什么难以理解之事。 吴府的吴夫人周莹是西太后的干女儿,但现在到了民初,吴府的后台靠山早就垮的垮,倒的倒,虽吴府后来又找到了新靠山,但与以前在前清时相比,难免不如。 自古以来,只言商的商人走不长远,这种只能发点小财,到了一定层次,例如吴府这等秦省巨商,就必须搭上官场这条线,不然生意给你是做,给别人也是做,为什么偏偏要给你。 “那……美和兄说好了,三日后,我仍在此地设宴,咱们一同聚一聚。” 吴怀先紧绷着的脸色一缓,重新挂上一副笑容。 “咱们三人有同窗之情,些许小事而已。” 白贵笑了笑。 白鹿村做葫芦鸡生意就欠了吴府不少人情,他留日,亦是如此,等回国后,又麻烦了吴府不少事情。 欠的人情,得还! 虽吴府没有强制要求他如此,但投桃报李,应有之理。 “怀先兄,明达兄……” “你们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过些日子打算再出国一次,研究历史学。一齐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所以家中之事,就拜托你们二人了。” 喝了几杯酒后,白贵道。 能留日回来后的留学生,混的都不差。 而且眼光和见识基本上都领先国内之人一大截。 国内睁眼看世界的时间,并不长。 现在他既然拿出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吴怀先和刘明达。再让他们二人帮助照顾自己家中,合情合理。 有利益往来的照顾,会更长远。 至于出国,到别的国家,只是白贵认真思索后找的一个借口。 这个理由极为合适。 他是一个历史学的学者,所以前往别的国家进行科研,是极为正常之事,任何人都不会太过怀疑。 而这时,车马慢,书信不多亦在情理之中。 不会有过多的怀疑。 “美和兄,你和我二人都是兄弟,你既然选择相信我们两个,我们两个不会让你失望,你家中的事情,我会帮忙照顾的……” 吴怀先拍着胸脯,保证道。 甭看白贵像是在求他们帮忙照顾,但以白贵现在的名气、身份、地位、人脉,想要帮忙照顾白宅的人多了去,能排满一整个大街,只不过白贵并不放心这些人,更相信他吴怀先和刘明达二人的为人罢了。 再说,照顾一个白宅,能花费什么大的心思。 “我也一样!” 刘明达亦郑重回道。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