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76、三丰师兄 (第1/2页)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正文卷576、三丰师兄而在祠堂供桌留下的法盘、功法尽管也很珍贵,但数代人能有几人有修道天赋,达到他那大哥的接引条件。 他没修过道,却也知道修道之难。 “小重,你试试修炼这功法……” 白怀古以手推着自己的轮椅,走到了供桌旁,拿起了一卷帛书,看了几眼,然后对自己的孙儿道。‘ 尽管希望很渺茫,但总归要试一试。 “是,爷爷。” 小重点头。 在白怀古面前消失,白贵并未着急离开白家公馆。他等白怀古和其孙子离开后,对祠堂的白友德画像上了一捧香。 香和在西岳庙所上之香一样。 法香燃尽,呈金银二色。 “疾!” 白贵捻起一把香灰,当空一撒。 法香的灰烬很快消失不见。 …… 地府,阎罗殿。 “小世界,怎么会有仙力波动?是哪位神仙下界了?”刚判完几个鬼魂的崔判官忽然有所察觉,抬头一看。 紧接着,一把金银色的香灰在他面前显现。香灰写了“白友德”三个大字。 “下官奉上仙之命。” 崔判官起身,恭敬一揖。 按理说,地府由十殿阎罗掌管,判官、鬼差们听奉其令,依照秩序运转。但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蝇营狗苟。相比于天庭天条的森严,地府就宽松的多。 所以时有人求鬼差办事。 只不过这次所求之人的身份大了些,是在世之仙,天庭之官,以至于崔判官也要小心听命,以免出了差错。 “来人,将白友德带来。” 崔判官回座,对手下鬼差吩咐道。 但等他刚说完,又觉不妥,“不,将白友德请来。” 凡人阳寿已尽之后,会被鬼差带到地府,先经判官根据生前得失进行判案,决定六道轮回转生之所。若是生前有大恶,那么先入十八重地狱减除身上所承之孽,然后在打入三恶道,分别为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 而若是生前有大善,现在鬼城中享受完阴寿之后,在投入三善道。三善道,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 至于非阳寿已尽而横死的人,则待在枉死城内将阳寿消磨完之后,再进行审判。 等鬼差离开的空档,崔判官开始翻查生死簿。 他手上的生死簿并非原本,而是生死簿的副本。生死簿副本,每一个判官身上都有。 “这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普通人的一生嘛。” 崔判官摇了摇头,他接着往下看,查找白友德一生与哪个贵人相交际,以至于上仙都跑来给他打招呼。 他看了一会,只觉白友德的大儿子有点可疑。 于是他开始翻找白贵在生死簿上的存在。 可他按图索骥,愣是找不到除了白友德那一页外,关于白贵这个修道人的只言片语。 “他……成仙了。” 找了一会,崔判官自语道。 除了仙人斩断因果,不录入生死簿外,他实在想不到别的理由。而能照顾白友德的,除了他儿子之外,也无旁人了。 “原来如此……” “是乾元道人啊。” 崔判官魂游天外,问了一下他在唯一真界的真身,总算找到了白贵的真实身份。 此处的他,只是一个小世界地府的分身。 不一会,白友德被鬼差带来。 “小人见过判官老爷。” 白友德战战兢兢。 他自从在阳间岁终之后,入了阴世。过的也还算逍遥快和,虽说没法和阳间比,但比起一些鬼魂的惨状,他算是鬼城之中的富贵闲人了。 而这一切,也要归功于他的大儿子。 他儿子在阳间积累的不少善功,再加屡有文绩,所以连带他都得了余荫,享了富贵。 “白友德,你阴寿还有二十三年,可愿转世?” “此次转世不是前往人道,而是前往天人道……” 崔判官放下手中生死簿和判官笔,和颜悦色道。 仙人上一捧香,直接给白友德这个凡魂增加了不少功德,相当于三世善人。 更何况还有他隐隐的猜测……。 让白友德入天道投胎转世再合适不过。 “天人道?” “小人愿意……” 白友德瞬间脸色一喜,连忙躬身答应。 六道轮回,转生天人,这可是无数鬼魂想也不敢想的好事。 转生天人后,不仅有修道天赋,可以攀升仙道。而且有另一个好处,转生天人道的鬼魂不需要喝孟婆汤,直接就可入天界转生,成为天界的一份子。天人虽不至于长生不死,但寿元亦有八百。 只不过天人的名额太过稀缺。 一个地府,可能上百年,数千年,只有一两个人能入六道轮回的天人道。不是地府限制,而是能满足天人道转生的人没有几个……。 白友德没想到这个好运降到了他的头上。 “带白友德入六道轮回。” 崔判官颔首,看向一旁鬼差。 “是,大人。” 鬼差领命,带着白友德就要离去。 “等一下,判官老爷……” 白友德顿了一下步,问道:“小人可是做了什么善事,能转生入天人道?还请判官老爷言明。” 地府对于恶人是十八重地狱,但于好人就没有这么多恐吓了。有阴寿,该吃吃该喝喝,和阳世没什么太大区别。而且鬼差们亦比阳间官府的大人们好相处多了。 他问的也不是什么敏感问题。 而且关切己身的事。 “上面一位仙人的吩咐。” 崔判官认真看了白友德一眼,实话实说道。 只不过关于仙人的身份,他就没透露给白友德了。乾元道人既然没说,那么他自然也不会多提一嘴。 “仙人?” 白友德顿时懵圈了。 他哪里认识什么上界仙人。 不过他也没再接着往下问,再问就犯了忌讳了。 …… 将白友德的事情处理完后。 白贵心念一动,就前往了东瀛的京都。 如今的京都和七十年前的京都相差并不大,街道布置和以前类似,只不过在保存古建筑的同时,增添了一些现代的元素。 不一会,山田家。 山田家是东瀛从幕府时代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