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攒劲节目 (第2/2页)
老弱,青壮已窜入山林。 文工营出动,宣传革命军不杀人,不放火,不jianian银,不宰耕牛,不抢财货。 各队又分出一些人帮老乡挑水、扫院子,遇到困难户还给送点口粮。村民陆续回归。 吃饭时,李自成把马世耀、辛思忠、张能三人招来谈了谈,随后让他们去找李过报道。 午后,新入伙的三支队伍里有十多人不愿干革命,每人发五两银子盘缠,打发离开。 一看到真给钱,那帮人里又有五六十个要退出。 马世耀、辛思忠、张能三人脸拉的老长,李自成干脆把他们圈到一起,让李过去各队再次调查。 马、辛二人心里开始打退堂鼓。 张能劝道:“老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你看看大统领的队伍,再想想神一魁那帮人……” 一通唾沫横飞,那二人才安下心。 最后总共有一百多人不愿留下,还有几十个不适合当兵,一概给银遣散。 但是马不能牵走,给原主折钱。 反正李土豪银子多,但是粮草只够一个月了。 下面往哪去?理清头绪才好做决定。 等到二月份时,神一魁约了蒙古人击退明军。 但蒙鞑子进保安城后会“大掠而去”,神一魁只能弃城突围。 所有蒙人的军纪都不行,不单是河套蒙人。 己巳之变,皇太极入关时就知道喀喇沁和土默特军纪不好,所以特地说:“尔等随我出征,遇明人拒我者当诛之,有杀明降民掠其衣服者,乃我之敌也,必斩无疑!” 然后打到遵化时,皇太极发现喀喇沁实在难以约束,把他们撵回了老家。人家在路上继续抢,搞得皇太极怒的不行,“此不诛何为?!” 毕竟是盟友么,哪能全诛呢,意思下再赶走就行了。 …… 此时留在陕西的农民军有十几部,但不沾泥张存孟势最大,拥众上万。他麾下七支队伍在中部(黄陵)、洛川一带游走。 所以李自成要去投靠他。 一来自己兵力不足,合伙好办事;二来过去继续挖墙脚。 革命军修整一天,启程南下。 苑攀龙派出侦骑尾随,被地雷炸翻两人后知难而退。 钢轮压火击发雷引爆率有限,李自成埋了五颗,只炸了一颗。 二月初,革命军绕过延安府,抵达洛川。 驴入的张存孟已经跑了。 李自成在附近找了两户土豪“乐”捐,又在山里整队半个月。 沿路招兵买马,这时革命军已有近两千人,李自成荣升营长。 刘宗敏、谷可成各辖一哨,马世耀、张能出任哨副。 刘芳亮、袁宗第、李自甲、辛思忠合为一哨,暂归李自成亲掌。 李过的新兵营还有三百多人;孩儿营、妇女营也各收拢了数十人。 张鼐当了孩子王,邢秀娘统管妇联。高桂英是她副手,分管孩儿营。 二月十八,侦骑打探到张存孟下落,李自成率队伍出山。 在白水县附近的苜蓿沟,李自成先跟李友接上了头。 两人在米脂时就相识。 李自成出任里长后对百姓多有照顾,早从贼的李友还专门去拜访了一回。 “哥!大恩不言谢,小弟略备水酒,以表敬意。” “兄弟客气了。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二队队长点灯子赵胜也赶来了,招呼热情。 “恭候多时了。早听李友说起兄弟,今日一见,果然一表非俗,风采照人。” 赵胜是青涧县人,穷秀才,之前每天埋头熬夜点灯看书。 没想到衙役不敢惹真流寇,于是污蔑他是效仿“黄巢点灯”,要造反。 赵胜不愿束手就擒,被迫于解家沟花芽寺聚众起义,干脆以“点灯子”自号。 “赵大哥军纪严明,一路走来百姓交口称赞,实乃我辈楷模。” 二人互相吹捧一顿,攀谈甚欢。 吃罢接风宴,赵胜带李自成前往老营面见掌盘。 张存孟更热情,立即大摆筵席欢迎新兄弟入伙。又传令各队头目前来相会。 一队,钱眼儿钱三五; 二队,点灯子赵胜; 三队,李晋王李武威; 四队,蝎子块拓养坤; 五队,老张飞张文朝; 六队,乱世王郭应聘; 七队,夜不收王文耀。 每队人马各有一两千不等,加上张存孟本部,总人数近两万。 张存孟打仗水平一般,笼络人心是好手。麾下将来出了不少厉害人物。 革命军顺理成章被编为八队。 众人胡吃海喝完毕,开始欣赏攒劲节目。 一时丑态百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