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朱二百五 (第2/2页)
” 众人想笑又不敢笑。 李自成扫了一圈,“王怀鞠在不在?” 跪地学生抢答,“王御史原在京,年初听说巡按山东了。” 李自成点点头,“有跟他交好的提醒一声,孔有德要叛,巡抚余大成不顶事。贼日以抚愚人,一抚而六城陷,再抚而登州亡,三抚而黄县失,四抚而莱州被围。”② 这说的是什么几把话?众人惊诧莫名。 李自成虚抬手,“起来吧。革命军倡导人人平等,无分贵贱,不兴跪拜。” 张兴教谢过后不敢起身,仍然跪着。 李自成大怒,“不许跪!谁他妈都不许跪!跪天跪地跪父母,余者没人值得你跪!老子也不值得你跪!”” 张兴教冷汗直冒,一咬牙,站了起来。 李自成又开口道:“我来蒲城只办三件事!” “公平!” “公平!” “……” 众士子一想,这短毛还是个磕巴子。 张兴教又跪下高呼:“青天大老爷!” 李自成狂怒,“站起来!不准跪!” 张兴教哆嗦着站起,被吓唬的也不敢求老爷伸冤了。 “哎,这就对了。”李自成点点头。 “让你一打岔,我都忘了要说啥。这样,王怀鞠曾上书向陕北饥民放赈,虽然没啥用吧。算他良心未泯,本帅特赠银一百两。” 众人不敢接话。 李自成又道:“秦钦邻是哪位?” 张兴教再答:“秦公,不肯……奉诏。” 李自成冷哼一声,“算他有骨气!卸任了就好好养老,赠银一百两。” 一众士绅闻听此言不知该喜该忧,这一趟不知来错了还是来对了。 “王进德可在?” “王公远在乡下,恐未得传唤。” 李自成又连点了七八个人名,有在的也有未到的。 “蒲城读书人还算不错,赵世英、秦九成今年都能中举,好好学吧。” 还有和鼎、杨集、曹图南等人,将来虽然没抗节死,但也不投鞑。 李自成最后训话道:“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你们可知晓外面老百姓怎么活?陕北人相食!这是要上史书的!” “罪魁祸首是朝廷,是朱由检!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帮凶!” “本帅为何起事?我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吃饱了撑的?不过是吊民伐罪!” “革命军起兵以来秋毫无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行了,跟你们说这些也是对牛弹琴。都散了吧。回家坐在热炕头上好好想一想,什么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几个胆壮的呲溜一下就跑了,大多数人还站在原地不敢动。 李自成懒得搭理他们,继续参观古迹。 过了戟门后为第二院落。 中心建筑物为大成殿,二进五间,宏伟壮丽。殿之内外有红光大柱四十八根,最高者达三丈。 殿内有孔子、四配及十二哲塑像。 “孔老二!成也是你败也是你!”李自成冷哼一声背着手离去。 西廊房内悬挂了不少名人字画。 看罢王进德所书《城隍庙》、《衎神楼》、《百里金汤》三手书,李自成不禁翘起大拇指。 “盖世无双!” 张兴教讨好道:“大统领,这边还有一副董其昌行书。” 李自成看后又赞,“妙不可言!” “这边墙上还有杜甫诗句。” “哦?可是亲书?” “已经不可考了。不过杜少陵妻家在此,数年盘桓,著述颇多。” “笔墨伺候。” 李自成一时手痒,就在白墙上胡写起来—— 怀古: 漫泉东畔是蒲城,春暮南原雨乍晴。 客过官桥迷柳色,僧归烟寺罢钟声。 穆公寨废闲云锁,魏将坟荒宿草盈。 独有宪宗陵寝在,至今华表尚峥嵘。 感时: 伤心痛苦,朱二百五。 名虽天朝,政愈秕腐。 莽莽神州,内忧外侮。 愿我同胞,努力奋武。 戡定大乱,万姓鼓舞。 ———— 提诗罢,有位叫郭典的秀才早已将一吨彩虹屁奉上。 其他跟随的士子也频频点头,贼首笔力苍劲,诗也过得去。 可问题是,你一个反贼感的什么时? 何况朱二百五又狗屁不通,大明国祚明明都两百六十多年了。押韵狂魔吗? 李自成只顾瞎抄乱改,管求那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