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明末游戏_第4章 发大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发大水 (第4/5页)

自成的分析,他更加不认为是什么“神通”。

    这种本事将帅谋臣多有,根据敌我形势就能推断出来。算不得稀奇。

    不过由此也可见大统领本事,王文耀心悦诚服。革命军有前途,今日这一步走对了。

    高一功也谈了谈陕北各地情况,又说了说自己在米脂的事情。

    他只是偶尔带“团练”去县城防守,没啥要紧事。

    米脂山寨屯粮不多,还拿出大部分跟蒙鞑换了五千多斤牛rou干。这次一并都带来了。

    一头牛取好rou风干压缩成三十斤rou干,能装到一个牛膀胱里。rou干贼难吃,却是优秀军粮。成吉思汗的大军西征时等于一个士兵带着两三头牛出战。

    李自成也研究了些军粮,炒面自然有,还装备了一种压缩饼干。

    玉米面、大豆面、芝麻碎、小麦粉等混在一起炒香了,再依次加入猪油、麦芽糖、盐,全部东西搅和在一起。

    再把他们放进模具里使劲压,一直到压不动为止。取出切块,简易版压缩饼干就成了。

    给军官们配发的要更好一些,全白面的,还加了rou松。

    压缩饼干暂时只在李自成的“御林军”有装备,其他驻外各军就尝个鲜,没有上规模配发。毕竟这玩意儿成本有些高。

    还有一种糖块。把麦芽糖加热,沾上炒熟的玉米面反复拉伸,凉了以后用剪刀剪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硬玉米饴糖就成了。也能做软糖。

    北方糖精贵,麦芽糖又耗费粮食,李自成舍不得多弄,只有军官才有配给。

    高一功加入革命军后几乎没打过仗,李自成当场拍板,安排刘宗敏出一哨把他调换到吕梁。再给米脂补充一批粮草。

    正事说完,高一功又扭扭捏捏提起韩金儿跟一个账房小伙儿走的挺近,问大统领要不要解决一下。

    “就你多事!”李自成牙疼的直拍桌子。

    他喷了高一功几句,转头又敲打刘宗敏,“将来妾纳个两三房就行,切记绝对不能强迫良家。你们一个个的都给我警醒点。”

    不能盲目的推行一夫一妻无妾制。

    古代近乎九成九的女性无生活来源,她们必须要考虑父母不在后的吃饭问题。

    妾尽管没啥地位,好歹有碗饭吃,而且小日子还不错。也比后世的小三强,妾起码有官方认证。

    再一个战乱之后青壮死的多,女人没个依靠咋行,总不能都当女光棍。

    另外,大明士绅们也并不是个个“三妻四妾”,只一妻无妾的不在少数。还有些人是因为没儿子才不得不纳妾。比如戚继光。

    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传统观念,至少在几十年内革命军要允许纳妾。不过相当于多妻制,妾和妻的地位要平齐,不偏不倚。

    刘宗敏嘿嘿一笑,“婆姨都没有呢,说什么妾。我倒是看上一个,还没谈拢。”

    革命军里之前多是老光棍,别说小兵了,连各级军官都没老婆。现在条件稍微好了一些,众人的心思就活了。

    要不是看到大统领还没正式成家,他手下这帮大将早就抱得美人归了。

    李自成再次提醒,“你们这级别的将官,娶妻前要打招呼,对方政审完没问题才能办事。回头我再弄个《婚姻法》。”

    “……”

    众人心说你管的可太宽了,要不要生几个孩子也规定上?

    嘻嘻哈哈扯了会儿闲话,刘宗敏又说起正事。

    “大哥,前头李过、张能剿了太行山九条龙,小弟寻思咱也要独霸吕梁……”

    山西土寇也多,除了九条龙、八爪龙比较出名外,还有三关的王刚,孝义的通天柱等。

    还有些陕西反王,比如神一魁馀党豹五王之臣,过黄河之后在临县附近安营扎寨不走了,变成土寇。

    巧合的是,王之臣同样是个短毛。不知道是不是上次两军在保安县合兵作战时被他学了去。尤其对军人来说,短毛绝对比留长发更适合。可惜观念一时不好转变。

    王之臣麾下剃成短毛的有几百人。反观革命军这边,只有寥寥无几的效仿大统领。真是没道理!

    在吕梁的这些土寇中,最有名的要数交城任亮。

    交城是个好地方,因位处汾水、孔水交汇处得名,地肥水美。位于吕梁山脚下,北距太原百十里。西汉时当地既设有军马场,宋为冶铁重地。时至今日也是藩王牧马地。

    交城在明代还是皮货加工集散地,素有“交皮甲天下”之称。还有琉璃等产业。

    “磁石,即吸铁石出交城”,以后可以试着搞个发电机玩。

    任亮是交城县横岭村人,算老资格反王,天启六年就在葫芦山一带落草,绰号“葫芦王”。

    他和贺宗汉、王堇英、郭彦、王全、巴山虎等大小寨主占据了交城西北群山。

    这帮寨主多是本地人,熟地形,得民心,又跟交城驻防兵有勾连,官军几次围剿均失败。

    任亮没啥大志向,一辈子死死地钉在交城做土霸王。

    原历史线到满清入关,北方大势已去,交山农民军半数跟随李自成撤往陕西。任亮、郭彦、王全等几人降清,被派去山东剿匪。

    三年后,他们老家交城爆发反清起义,任亮又潜逃回来当了老大。

    交山军一直坚持斗争到康熙十年,直到六十多岁的任亮被俘杀才平息。

    李自成暂没工夫解决王之臣、任亮等人,再让他们潇洒一段时间,安顿刘宗敏多拉关系,最好能招降。有了他们入伙,吕梁一带基本就稳了。

    眨眼就到了三月份。

    汾州防将刘光祚与游击王尚义率军由静乐南下,准备围剿土寇。

    驻扎在娄烦的胡茂祯将官军击溃于半路。他又一路追至临县附近,联合王之臣大战官军。

    官军缺食乏饷,哗变。胡茂祯大胜。

    消息传来,李自成也就不担心吕梁这边了。

    他又找士兵委员会座谈一番,了解一下军内情况,都还好,没啥大问题。

    李自成最后又婆婆mama的叮嘱刘宗敏一通,让他灵活机动,该软就软,该撤就撤,千万别跟官军对耗。

    “那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哪怕你能用一百人耗掉他一千人,最后先抗不住的一定是你。”

    李自成细细叮嘱完,率队原路出山。

    一路马不停蹄,三月十八日,革命军抵达绛县,就地修整。

    之前王文耀部有不愿投李自成的散去一两千,再经裁汰后剩下六百多兵,还有三百多家属。他们以及沿路招来的新兵回历山接受整编;刘芳亮返回中条山。

    李自成则准备去抢救黄泛区,顺便去吃烩面。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